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力值] 关于0.3级标准测力仪CNAS不确定度的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1 15: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需要审核,我还一直发.........醉了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1 17: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1 14:00
老师。那也就代表我也可以选不确定度大于三分之一(前提是他的标准器满足三分之一要求),只要最后的示值 ...

只要最后的示值误差小于MPEV-不确定度

您要说清楚这里的“示值误差”、“MPEV”、“不确定度”三者都是谁的?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1 18:1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1 17:15
只要最后的示值误差小于MPEV-不确定度您要说清楚这里的“示值误差”、“MPEV”、“不确定度”三者都是谁的 ...

老师。那也就代表我也可以选不确定度大于三分之一(前提是他的标准器满足三分之一要求),只要最后的示值误差小于MPEV-不确定度。 示值误差就是上级给我校准证书上面我仪器某个点的示值误差.MPE就是我仪器的允许误差。不确定度就是上级给我该示值误差点的不确定度。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2 10: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1 18:11
老师。那也就代表我也可以选不确定度大于三分之一(前提是他的标准器满足三分之一要求),只要最后的示值 ...

您的意思是,所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实际误差的绝对值|E|与实际误差E的不确定度U之和,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MPEV(即:|E|+UMPEV),对吗?

其实只要|E|+U1/3被校对象的MPEV,就可以开展量传了。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2 13:4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2 10:13
您的意思是,所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实际误差的绝对值|E|与实际误差E的不确定度U之和,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 ...

对。我前面的意思就是。只要符合性判定能过。就代表这个结果可以。我可以使用。理解对吗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2 14: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4-12-12 14:38 编辑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2 13:46
对。我前面的意思就是。只要符合性判定能过。就代表这个结果可以。我可以使用。理解对吗 ...

理解是没问题。但从能力表中是看不出校准机构所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实际误差的,只能看到“校准和测量能力CMC”。

从校准的理念来说,就是做修正测量,系统误差再大,都是可以通过修正的手段给予最大限度的补偿。所以校准通常只关注不确定度。正因为每一级都是修正测量,所以自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到最末一级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都是一致的,只有各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自上而下逐级扩大。这与“检定”的理念完全不同。“检定”通常是不修正测量,所以它要对偏移性的“误差”和离散性的“示值重复性(或示值变动性)”两项主要计量特性指标进行控制。因此,自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到最末一级的测量结果,除了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自上而下逐级扩大,测量结果的误差(准确度)也是逐级扩大的(但总体误差可控)。这就是为什么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是用等级间的不确定度之比作为“量传比”(第6.7条),而第6.8条所说的“三分之一原则”则不是“量传比”的三分之一原则,而是对测量结果进行符合性判定时,是否要考虑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符合性判定的影响的“判定规则”。尽管通常都叫“三分之一原则”,但此三分之一原则非彼三分之一原则,“量传比”与“判定规则”完全不是一码事儿。后者(“判定规则”)的具体应用可参阅JJF 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第5.3.1.4条和第5.3.1.6条。

a.png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2 15:0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2 14:27
理解是没问题。但从能力表中是看不出校准机构所使用的计量标准的实际误差的,只能看到“校准和测量能力CMC ...

路云老师。那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只要对方附表的不确定度比我的mpev小。我就可以找他溯源。因为理论上我仪器的误差可能很少。小到可以满足符合性判定。我这理解是个误区吧?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2 16: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2 15:01
路云老师。那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只要对方附表的不确定度比我的mpev小。我就可以找他溯源。因为理论上我 ...

最好是对方能力表中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1/3你送校的测量仪器的PMEV,这与你送校的测量仪器的实际误差多大没关系,只与你送校的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MPE有关。您送校的测量仪器校准后的实际误差,完全有可能等于零。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11: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2 16:31
最好是对方能力表中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1/3你送校的测量仪器的PMEV,这与你送校的测量仪器的实际误差 ...

111111.png
老师,那这句话是应该近似理解成CMC小于被校的MPEV五分之一,还是理解成标准器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 小于被校的五分之一。看了好多资料很乱.头疼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13: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11:56
老师,那这句话是应该近似理解成CMC小于被校的MPEV五分之一,还是理解成标准器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 小于被 ...

句话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就是整套计量标准装置(包括主标准器与辅助设备)复现量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即:本级校准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中,由“机”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也可以理解为所使用的计量标准的主标准器与辅助设备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扩展。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14: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13:10
句话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就是整套计量标准装置(包括主标准器与辅助设备)复现量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即:本级 ...

就主标和显示器组成,那就是等级引入一个和分辨力引入一个,这两个一合成就完了?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16: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14:09
就主标和显示器组成,那就是等级引入一个和分辨力引入一个,这两个一合成就完了?
...

显示器不属于主标准器的一部分吗?显示器又不是测量设备,它不可能单独作为测量设备的。如果没有其他辅助设备,那计量标准就只有该主标准器构成。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不是用等级和分辨力去套算求得,而是通过校准溯源的方式获得的实际复现量值的不确定度。即由上级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给出的“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它应该已经包含了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顺便问一下,您晒出的截图是哪个校准规范?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16:3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16:22
显示器不属于主标准器的一部分吗?显示器又不是测量设备,它不可能单独作为测量设备的。如果没有其他辅助设 ...

jjf(浙)1144 交流高压试验装置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16:4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16:22
显示器不属于主标准器的一部分吗?显示器又不是测量设备,它不可能单独作为测量设备的。如果没有其他辅助设 ...

老师。要这么理解的话。那这个规程就是要看标准器证书的不确定度来判断能否溯源。而不能看cnas附表来判断。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17: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16:47
老师。要这么理解的话。那这个规程就是要看标准器证书的不确定度来判断能否溯源。而不能看cnas附表来判断 ...

按照这个规范的表述,交流标准分压器测量系统由交流标准分压器和交流标准电压表组成,整套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应该由交流标准电压表的不确定度(由溯源证书提供),和交流标准分压器的分压比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合成得到。我不是从事电磁学计量的,不知道你们这套标准是作为一个整体送校,还是将交流标准电压表和交流标准分压器分别送校。如果是前者,那么校准机构就会给出整套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如果是后者,你们就需要自己评定一下该套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然后将该套计量装置的不确定度,作为你们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的一个分量,去评估你们开展交流高压试验装置校准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最终评出的CMC有多大,就取决于你选择作为“最佳仪器”的被校对象(交流高压试验装置)的性能是否稳定了。如果选择的被校对象的计量性能足够稳定,那么最终评出的CMC应该你们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比较接近。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17: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17:33
按照这个规范的表述,交流标准分压器测量系统由交流标准分压器和交流标准电压表组成,整套标准装置的不确定 ...

老师,可以一起送,也可以分开送, 我是一起送的,一起送,上级机构会给不确定度,比如是0.2.按照这个规程要求五分之一,我就可以检1级设备?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19: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17:58
老师,可以一起送,也可以分开送, 我是一起送的,一起送,上级机构会给不确定度,比如是0.2.按照这个规 ...

如果是一起送的,那上级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的被校器具名称就应该是“交流标准分压器测量系统”,给出的不确定度就是整套装置的不确定度。如果是U0.2 %,满足五分之一要求,就可以检1.0级(最大允差±1.0 %)及以下的被校对象了。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20:2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19:09
如果是一起送的,那上级机构出具的《校准证书》的被校器具名称就应该是“交流标准分压器测量系统”,给出的 ...

到时候我评的cmc肯定大于0.2%。比如到0.4%。我cnas附表也是0.4%。我那我也有检1级的能力。对吧。。这一块我好混乱。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21: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4-12-13 21:12 编辑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3 20:27
到时候我评的cmc肯定大于0.2%。比如到0.4%。我cnas附表也是0.4%。我那我也有检1级的能力。对吧。。这一块 ...

最终评出的CMC大于0.2 %是肯定的,但大了一倍肯定就不正常了。一定是有其他某分量远大于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中,唯一不能由实验室主动把控的,就是被校对象“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都是选择作为“最佳仪器”的被校对象自身性能的短期不稳定(即“示值重复性”差)所致。所以评定CMC时,一定要选择稳定性好的被校对象进行重复性试验。

不过,如果是无法获得性能稳定的被校对象,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评出来是0.4 %,也只能报0.4 %了。今后如果遇到性能更好的被校对象(可以取代现有的“最佳仪器”),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还是可以变更的。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4 22:2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3 21:03
最终评出的CMC大于0.2 %是肯定的,但大了一倍肯定就不正常了。一定是有其他某分量远大于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 ...

总感觉不太合适。这样可能会出现同级检同级的情况。1级设备送检。上级给不确定的0.33……%。那按照这个。我就可以检一级了。或者0.5检一级了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6 10: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4 22:20
总感觉不太合适。这样可能会出现同级检同级的情况。1级设备送检。上级给不确定的0.33……%。那按照这个。 ...

你不能这么去理解。用0.3级的标准测力仪去检1.0级的材料试验机,也有可能遇到被检试验机的示值误差不超过±0.3 %,示值重复性不大于0.5 %的情况。你不能就此下这台被检试验机符合0.5的结论,你仍然只能下1.0级合格的结论。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6 15: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2-16 10:04
你不能这么去理解。用0.3级的标准测力仪去检1.0级的材料试验机,也有可能遇到被检试验机的示值误差不超过± ...

这个我明白,
静心养气 发表于 2024-12-16 16: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4 22:20
总感觉不太合适。这样可能会出现同级检同级的情况。1级设备送检。上级给不确定的0.33……%。那按照这个。 ...

引用溯源的不确定度,你的计量标准就必须根据溯源结果进行修正。不修正的话1级标准是检不了一级的。
 楼主|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6 17: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静心养气 发表于 2024-12-16 16:30
引用溯源的不确定度,你的计量标准就必须根据溯源结果进行修正。不修正的话1级标准是检不了一级的。 ...

老师.只有几个点,如何进行修正?做个表?把没校准的点算出来?
静心养气 发表于 2024-12-17 08: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zl111000 发表于 2024-12-16 17:13
老师.只有几个点,如何进行修正?做个表?把没校准的点算出来?

一般分压器或者高压表,误差基本成线性。EXCEL做个拟合直线。溯源时的点要尽可能覆盖范围大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 19: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