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通用量具] 讨论一下外径千分尺的大量棒使用管理问题

[复制链接]
真可乐 发表于 2008-10-10 11: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讨论一下300mm以上的大的外径千分尺的量棒管理。问题我公司有30多把大的外径千分尺(300-1000mm),产地为成都量具和青海量具产的,由于大的外径千分尺比较多,所以在用量棒也比较多,由于大的校对量棒的允许尺寸偏差都在正负0.01mm以上,所以量棒之间经常相差0.01mm。导致工人和检验员之间千分尺相差0.01mm-0.015mm。由于工件的尺寸只有0.04mm-0.05mm,有时0.01mm关系到产品是否合格,有什么好办法能将尺寸统一起来,我设想把所有的量棒都收上,只用一套在计量室用作校对尺寸,这样就不会产生尺寸不一样的问题啦!大家有什么好管理方法。
nana 发表于 2008-10-11 10: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一个精度最好的量棒做为标准量棒,所有千分尺都用这个量棒来进行校准,其它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duomeiti + 2 热心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真可乐 发表于 2008-10-12 16: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na 于 2008-10-11 10:48 发表
找一个精度最好的量棒做为标准量棒,所有千分尺都用这个量棒来进行校准,其它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
但是这样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全工厂的千分尺每天在使用前都要到计量室来校对零位。
深圳渔民 发表于 2008-10-13 16: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量棒上标注偏差,修正使用。
 楼主| 真可乐 发表于 2008-10-14 11: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深圳渔民 于 2008-10-13 16:27 发表
在量棒上标注偏差,修正使用。
公司里没有测长机,送检一根300以上的校对棒要100元。为了省费用只送检一套。其它的只能以此比对校验啦。
深圳渔民 发表于 2008-10-14 15: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真可乐 的帖子

动员你们老板,权衡效率、质量和费用的关系。顺便问一下,您是哪里的?什么机构测校对量杆的费用这么高?你总共有多少根?列个清单过来,我给你个报价。
小刚 发表于 2008-12-18 21: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个标准量规,用比较法测量。
菜根谈 发表于 2008-12-18 22: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量具选取存在问题吧。工件0.04mm-0.05mm,量具基准器0.01mm+测量误差,基本上就达到你工件的要求了。测量无意义!!全部改有卡规吧,操作方便,而且精准。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8-12-18 22: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尺寸测量的确是个难题。
  千分尺的量棒各个厂家材质不尽相同。即便是计量室检定合格,给定了实际尺寸,由于现场温度与计量室温度有较大差异,不同材质的量棒哪怕是进行了充分的平衡温度,因为线膨胀系数不同,0.01mm的差异是轻轻松松就会产生的事。
  建议将量棒按材质不同至少分成两组,一组是以普通碳素钢管为主体,两头为工具钢测头的,另一组为实心的工具钢整体量棒。加工一般碳素钢工件时,使用第一组量棒校对千分尺。加工合金钢工件时使用第二组量棒校对千分尺零位。当然充分时间的平衡温度还是必要的。
飞杨 发表于 2008-12-19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产品要求高,配一副八大块,自己在厂里校对千分尺零位,这是最保险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08-12-19 1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加工件的材料是一般碳素钢,用量块校对零位反而产生较大测量误差。20℃时碳素钢的量棒与量块可以校对为尺寸相同,可是到了现场,可能温度是10℃,由于工件和量块材质不同,线膨胀系数就不同,再加上尺寸大(以1000mm为例)误差就大了。用量块还不如用碳素钢的量棒校对零位准确。
jsyzwgh 发表于 2012-3-1 16: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量棒再准,也不能准确校验千分尺,用量棒校验千分尺,需要有相当的技巧。否则是很难对准千分尺的
百得胶 发表于 2012-3-5 07: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用校棒校千分尺时,一次跟一次不同,不知为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3 13: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