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1.1测量方法:参照JJG795-2004《耐电压测试仪检定规程》
1.2测量环境:温度20±10℃ 相对湿度 ≤ 75%
1.3测量标准:耐压测试仪校准装置
主要技术指标:数字高压表 0~20kV(DC/AC)
泄漏电流测试仪 0~200mA (DC/AC)
最大允许误差均为±(1.0%读数+1个字)
1.4 被测对象:输出电压0~20kV以内的耐电压测试仪
1.5 测量过程:采用直接测量法,3000V以下的按500V递增取校准点,3000V以上的按1000V递增取校准点。按升压和降压方式分别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2.数学模型
V = V0
式中 V — 被测耐压仪输出电压实际值
V0 — 标准装置上所显示的值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V0有两个不确定分量,分别为耐压仪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u1和被测耐压测试仪输出电压的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u2。
3.1标准不确定度u1的评定(B类)
按仪器说明书的技术要求,该装置测量误差为±1.0%,即不确定度区间为±1.0%,则半宽度a=1.0%,在区间内可以认为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 ,所以
3.2标准不确定度u2的评定(A类)
u2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被测耐压测试仪的输出电压重复性,可通过连续测量得到。对一台耐压测试仪按最小校准点进行连续测量10次,得到:1005、999、1003、1008、1010、1003、1004、1008、1013、1011(V)
实际测量情况,按升压和降压方式分别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所以
3.3输入量V0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 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 V=V0
灵敏系数
4.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包含因子k=2,扩展不确定度为
Urel= k×ucrel= 2×0.62% = 1.3%
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耐压测试仪输出电压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1000V Urel=1.3% k=2
(二) 报警电流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1.概述
1.1测量方法:参照JJG795-2004《耐电压测试仪检定规程》
1.2测量环境:温度20±10℃ 相对湿度 ≤ 75%
1.3测量标准:耐压测试仪校准装置
主要技术指标:数字高压表 0~20kV(DC/AC)
泄漏电流测试仪 0~200mA (DC/AC)
最大允许误差均为±(1.0%读数+1个字)
1.4 被测对象:输出电压0~20kV以内的耐电压测试仪
1.5 测量过程:击穿或报警电流的设定值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设置,由小到大缓慢调整电阻箱的阻值,直至耐电压测试仪发生报警或切断输出电压,记下此刻的电流值作为被测结果。
2.数学模型
I = I0
式中 I — 被测耐压仪的电流设定值
I0 — 标准装置上所显示的平均值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I0有两个不确定分量,分别为耐压仪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u1和被测耐压测试仪电流报警值或切断值的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u2。
3.1标准不确定度u1的评定(B类)
按仪器说明书的技术要求,该装置测量误差为±1.0%,即不确定度区间为±1.0%,则半宽度a=1.0%,在区间内可以认为服从均匀分布,包含因子 ,所以
3.2标准不确定度u2的评定(A类)
u2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被测耐压测试仪切断电流测量重复性,可通过连续测量得到。对一台耐压仪报警电流1mA点进行连续测量10次,
得到:1.002、0.994、0.996、1.001、1.005、1.003、0.997、1.005、1.009、0.998mA
3.3 输入量I0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 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 I=I0
灵敏系数
4.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5.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包含因子k=2, 扩展不确定度为
Urel = k×ucrel = 2×0.75% =1.5%
6.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耐压测试仪报警或击穿电流切断值的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
1mA Urel=1.5% k=2 |
-
-
不确定度1.rar
14.45 KB, 下载次数: 274, 下载积分: 金币 -1
耐电压测试仪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