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压力/真空] 压力表检定中标准表选用建议

 关闭 [复制链接]
aux8180 发表于 2009-4-15 21: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压力表检定中标准表选用建议



    JJG52-1999《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只对选用标准器的误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绝对值应不大于被检压力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而对标准表的测量上限未作明确规定。这就造成有些检定机构的压力表检定人员在选择标准表时,通常选择与被检压力表上限相同、准确度等级符合要求的标准压力表作为标准器。这样选择虽然并不违反检定规程的要求,但他们对于压力表低于1/3量程和高于3/4量程的部分对检定结果产生的影响缺乏认识。这就导致精密压力表选择的随意性很大,有的用大量程、低准确度等级的精密压力表检定包括所有准确度等级的一般压力表,有的标准压力表长期在测量上限使用。这种匹配不合理、使用不科学的后果是严重的。
    作为一名从事压力表检定的检定人员,我认为,压力表测量上限值的大小是根据弹簧管的外轮廓尺寸、刚度和非线性条件设计而成的,其测量上限值有1×10n、1.6×10n、2.5×10n、4×10n和6×10n这5种系列(n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且压力表低于1/3量程部分,准确度较低,一般不宜使用,以选用全量程的1/3~2/3为宜,使用范围最多不超过度盘满刻度的3/4,这一规则不但适用于一般压力表,同样也适用于精密压力表;也就是说,标准表的使用范围不得超过满量程的75%,测量上限应比被检表的量程大1/3,因为这一使用范围准确度较高,不但可以保证压力表安全可靠地工作,而且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反之,如果标准压力表长期频繁在上限值处使用,对压力表的安全可靠使用和使用寿命都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建议广大压力表检定人员在选择压力表标准器时,只选用量程和准确度等级均满足使用要求的标准器,遵循“准确度等级只能取小、不能取大,测量上限只能取大、不能取小”的原则,并分三步进行:
    (1)根据被检压力表选定标准表的测量上限,标准表的测量上限应比被检表的量程大1/3,计算公式是:标准表的测量上限=被检表的测量上限+被检表的测量上限/3。如果计算出的数据与标准表量程的测量上限不符,则选用比被检表大一挡量程的标准表,即:标准表的测量范围大于被检压力表的测量范围(高一个系列)。
    (2)求出被检压力表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再将其乘以1/4,得出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将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除以标准器的测量上限,再乘以百分数,得出标准压力表的准确度等级。
    例如:检定1块(0~25)MPa、2.5级的一般压力表,应选择多大上限值和多高准确度等级的精密压力表作标准器?
    (1)根据被检压力表,选定标准器的测量范围。标准表的测量上限=被检表的测量上限+被检表的测量上限/3=25+25/3=33.3(MPa),即标准表的测量范围应略大于被检压力表的测量范围,高一个系列为40MPa。
    (2)求出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25×2.5%×1/4=0.15625MPa
    (3)计算出标准压力表的准确度等级:
    0.15625/40×100%=0.39%
    由于JJG52-1999中规定:精密压力表的准确度等级系列为6个等级:0.06、0.1、0.16、0.25、0.4、0.6,按照检定规程中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被检压力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的要求。因此,应优先选用测量上限为40MPa、准确度等级为0.25级的标准压力表;推荐选用测量上限为40MPa、准确度等级为0.4级的标准压力表。因为测量上限为40MPa、准确度等级为0.25级的标准压力表可以检定1.6级以下的3个系列的一般压力表,而测量上限为40MPa、准确度等级为0.4级的标准压力表只能检定2.5级以下的两个系列的一般压力表。
计量迷 发表于 2009-4-16 16: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不错,但是经济条件差的地区,会考虑经济成本。因为精度高的标准表价格贵,而且检定费也高。
下雨 发表于 2009-4-16 22: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2楼说的情况比较普遍。不是量程选择不合适,就是准确度等级达不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5 17: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