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60|回复: 12

企业能源计量问题分析及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6 19: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企业能源计量问题分析及对策

山西省计量监督检定测试所  韩建书

    能源计量作为有效利用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技术手段,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工业生产领域,从原材料采集、运输、物料交接、生产过程控制到成品出厂,都需要通过测量数据控制能源的使用。能源计量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但是,从占山西省200家重点节能企业节能目标80%的130家企业能源计量与节能调查结果中发现,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对能源计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对能源计量引起足够重视;二是能源计量组织机构不健全,计量职能不到位;三是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和检测率低,管理水平落后;四是企业能源计量最高标准建立少,装备水平低;五是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应用差;六是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
   
一、原因分析
    1.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计量的定位不准确
    《计量法》颁布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的情形是:国民经济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缓慢。现代化生产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技术落后。对计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缺少充分认识,没有充分的实践经验与成果为计量的正确定位提供科学依据,只是将量值统一、准确、可靠作为计量的定位,《计量法》实际上是“器具法”,只是对计量器具的依法管理,计量的真正作用未体现出来。能源计量作为计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计量不仅是节能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一个具有视觉功能的生产一线操作手,计量的数据直接指挥和控制着生产,具有生产力的特性。因此,需对计量重新进行准确定位。
    新近通过的《节约能源法》对“能源计量”的定位还是“对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对能源计量器具产生的数据的管理和应用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未能真正体现出能源计量在节能工作中的基础保障作用。
    目前,节能计量技术法规和标准共有100多种,只有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提到了能源计量,但只是对能源计量器具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对能源计量的概念、内容、范围仍无规定。能源计量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能源计量工作开展力度不够,从而造成节能工作效果差。另外,在其他的节能标准中本来是能源计量的内容却人为地放在了节能监测工作中,造成真正的能源计量工作却变成了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能源计量的本来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实践证明,用节能监测手段来达到节能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目标是不可行的。再者,会造成对能源计量理解不统一、工作不到位、应有的效果不明显,节能的基础地位得不到真正体现。
    2.企业能源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操作性差
    据统计,目前我国能源计量有两部法律:《计量法》和《节约能源法》,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及标准约有100多部。虽然从数量上不算少,但从法律法规的内容上看,很不适应目前能源计量工作与节能工作提出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没有形成系统的、比较全面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推进节能工作的能源计量法律法规体系,难以指导和规范目前我国的能源计量工作和节能工作实际。同时,由于过于原则和笼统,具体运用起来难以操作,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3.企业能源计量与节能管理体制不顺
    此次调查的130家企业的能源计量与节能管理体制显示:企业内部计量与节能管理85%以上是两个部门管理,职责界定不清。计量管理部门只注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至于节能与否不关注,将计量产生的数据束之高阁;而节能管理部门只负责节能项目和节能技术的应用,不关注节能效果,致使对能源计量产生的数据不理会、不收集,根本谈不上数据分析。再加上两部门各自为政、互不协调,双方不清楚对方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能源计量数据得不到实时应用,发挥不出真正的功效,从而造成企业领导看不到能源计量带来的效益,导致对能源计量工作不重视,计量投入不到位。
    4.企业法制意识淡薄,企业领导的作用力弱
    笔者发现,在调查的130户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不同程度存在不清楚有哪些与本企业有关的能源计量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问题,存在收集不全或不收集的现象,对能源计量与节能管理要求知之甚少甚至不清楚,从而造成能源计量和节能工作法制管理出现空白区。再加上政府宣传不到位和监督管理不力,企业领导法制意识淡薄,不能依法行事,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计量产生的数据未能真正使用、管理粗放、节能效果失真。
    5.政府对企业能源计量的考核评价体系缺失,监督力弱
    一方面,国家未建立对企业能源计量的考核评价体系,未明确政府、企业各自在能源计量中的职责和要求,对企业实施能源计量考核缺乏法律依据;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对能源计量与节能考核存在消极思想,害怕通过考核使得对本地区财政收入贡献大的一些高耗能企业受到关停,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所以对能源计量与节能考核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我国虽然颁布了100多种能源计量与节能的技术标准,但由于其大多数为推荐性的,属于企业的自愿行为,政府只有引导的义务。因此,造成政府对企业能源计量的监督力弱甚至没有,这些技术法规形同虚设,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6.计量技术发展滞后,不能适应能源计量工作要求
    计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源计量工作的质量,影响到节能效果。通过对130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调查,笔者发现,由于目前我省建立的检测标准只能进行计量设备的静态检测,动态检测标准因在线检测技术落后没有建立,设备耗能测试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测试评价标准,致使很多能源计量器具特别是在线监控设备、动态检测设备因没标准而无法检测,周检率低,主要耗能设备的耗能指标无法准确得出。另外,我国多数企业在用的能源计量产品计量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造成了检测准确度低,从而影响了能源计量工作质量。
    7.计量人员准入门槛低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计量人员的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的占绝大多数,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并且大多数人员对能源计量概念不清,不会应用能源计量数据指导生产,综合素质较差,对企业尽快实现能源计量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企业对这类人员的再教育工作不重视;另一方面,国家对这类人员设置的准入门槛较低,造成什么人员都可以从事计量工作,甚至有一些企业将计量岗位作为照顾关系的一个途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tony + 2 好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9: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对策建议

    解决企业能源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企业应发挥好主体作用,充分认识能源计量与节能的关系,严格依法办事,运用好能源计量这一技术手段,提高能源计量服务节能工作的有效性;其次,政府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围绕构建能源计量三大体系,即政策法规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执行力,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依法行事,做好能源计量工作,实现节能目标。
    1.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完善现行的能源计量与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形成宏观、微观、管理、技术相配套,可操作、实用性强的法规体系
    尽快修订《计量法》,出台与新近通过的《节约能源法》相配套的部门规章或地方法规,对能源计量工作在国民经济和节能活动中的作用准确定位。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强制性要求、能源计量与节能评价准入制规定、能源计量与能平衡监察机构设置规定,明确各类计量人员、节能监测人员上岗资质注册规定。
    完善、修订过去已出台的100多种能源计量与节能技术标准,采取撤销一批、完善一批、修订一批的办法,做到实用、可操作。能源计量标准主要应包括不同类型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细则;能源计量在线自动监测、监控标准;水、电、煤、气等能源的监测标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与应用规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体系评价准则等。
    (2)出台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
    立法只能解决用能单位应该达到的能源计量与节能最低要求的问题,起到一个基本调节和规范市场的作用。为调动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与节能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其工作效果,还应配套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以弥补法律法规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问题。应出台四种主要政策:能源价格调控政策、贷款优惠政策、减免税政策、专项基金政策。
    (3)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的主体、对象、内容、要求和奖惩措施
    省级质监部门应根据辖区内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状况、耗能状况,分类建立包括企业能源计量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能源计量数据应用与管理、数据采集、工艺监控、节能效果等内容的考核办法。申请纳入政府对企业的节能考核目标当中,由省局牵头,市、县局配合,组织专家组成考评组,定期对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实施量化考核和节能评价,实行奖惩和市场准入。
    2.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理顺企业能源计量与节能管理体制,明确各自职责,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
    企业内部计量与节能管理部门最好由一个部门来管理,管理层由一位领导主管,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这样有利于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同节能工作有机结合,使计量产生的数据与节能项目、节能技术的应用,以及节能效果的好坏形成三位一体的局面,致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有效的节能管理体系,计量的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发挥。
    (2)采用信息技术,提升能源计量管理水平
    建立企业能源计量信息实时管理网络。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采用信息技术对能源计量产生的节能信息、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对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对用能设备与系统进行优化管理,实现实时动态监控,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不断发现工艺缺陷、管理漏洞,从而挖掘技术潜力,实时进行改进,充分发挥能源计量数据在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提升能源计量管理水平。
    建立能源计量三级监控管理网络。在省、市、县质监部门分别建立能源计量监控中心,从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点布局、能源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以及数据应用、节能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监控。促进能源计量工作的落实,为节能工作奠定真实、全面的数据基础。
    (3)与国际接轨,在重点耗能企业推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计量管理体制的根本性革命,实现了计量管理从过去的器具管理向过程管理和数据管理转变,真正起到了计量管理在企业生产、工艺运行、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础性地位,是企业加强计量管理的国际通行准则。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认证标准,坚持分类建立的原则,推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建立测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计量意识,进一步规范企业计量行为,使计量在企业生产、经营以及节能减排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能源计量管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促进能源计量与节能工作有效开展。
    (4)加强能源计量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目前,市场上的能源计量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几乎都存在夸大计量性能与节能效果的现象。为此,一方面,实行能源计量产品许可证管理制度,把好产品质量源头关,规定在能源计量产品铭牌中应明确标注计量准确度和节能效果。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新型能源、资源计量仪表的计量标准、校准装置,扩大能源计量仪表的检定/校准覆盖范围,保证能源计量仪表量值能够溯源,把好市场准入关。再次,应加大对能源计量产品的执法力度,不断规范市场秩序,为社会提供优质能源计量产品。
    3.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建立省、市、县三级能源计量与能平衡监察法定技术机构
    现有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主要开展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和溯源工作,这种单纯的工作结构及多专业分属不同实验室的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能源计量与节能工作的开展。建立省、市、县三级能源计量与能平衡监察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开展日常的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在线监测技术和节能技术的研究、应用、能平衡监测、技术执法、节能指标的考核以及能源计量器具的布局、数据采集、统计、应用的设计、咨询等项工作,为节能管理部门进行节能审计、节能目标考核提供节能监测数据。
    (2)完善企业能源计量与能平衡监测技术机构
    企业能源计量与能平衡监测技术机构是整个技术体系最重要的支撑点,所有的能源计量与节能的数据都源于此。目前,企业能源计量与能平衡监测技术机构设置存在多样化,其真正的作用未能发挥出来。应从以下方面予以解决:
    ①改变多部门管理的现象,实行一个部门管理,以减少管理成本。
    ②明确能源计量和节能监测工作职责,理顺两者的相互关系与工作接合点,达到两者的有机统一和整体功能的发挥。
    ③根据企业实际不需设置机构的,应派专人负责协调其他机构来开展此项工作。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技术能力
    从重点耗能企业的调查中发现,其能源计量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目前能源计量与节能工作的形势和要求,严重制约着能源计量在企业节能和经济效益方面重要作用的发挥,必须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予以解决:第一,严格落实各类计量人员上岗资质注册制度;第二,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各类计量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的再提升培训,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第三,建立人才的流动机制,形成人才的竞争环境,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能源计量工作中来。
    (4)建立能源计量产品的研发中心,加速能源计量产品的研发
    目前,许多能源计量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能满足能源计量与节能工作的需要,严重影响了能源计量与节能的效果。不仅需要对现有能源计量产品性能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保证能源计量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生产工艺控制需要,而且应该加大能源计量产品的研发,填补无法计量的空白,使一些高性能、高质量的能源计量产品应用于能源计量与节能工作。对此,应建立能源计量产品研发中心,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开发能源计量产品,特别是能源计量在线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的研究,以解决目前能源计量无计量检测产品以及现有产品的准确性问题,为节能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使我国的能源计量产品尽快提升水平,以适应节能工作需要。
    综上所述,三大体系相辅相成、彼此关联。政策法规体系是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依据,管理体系是技术体系的保障,技术体系是管理体系的支撑。通过三大体系的建立,推动和促进能源计量工作,不断提高节能有效性,为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xfhwx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6-16 1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内部计量只要相对自己准确就行,可作为考核的标准。有没有达到绝对的精度关系不大。重要的是外购的能源计量要准,比如供电的电能表,供水的水表等。
wuweir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6-19 13: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你,很有深度和操作性,继续发扬
发表于 2009-6-22 16: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能源形势的日益紧张,
能源计量问题会逐步被政府所重视的。
发表于 2009-7-22 16: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源计量工作政府\技术机构应服务指导企业,让企业有主观上\认识上\实际行动上得到实惠.
发表于 2009-7-22 16: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精彩,支持!
发表于 2013-9-3 10: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源计量问题会逐步被政府所重视的.文章很精彩
发表于 2014-7-5 11: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对策建议

    解决企业能源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企业应发挥好主体作用,充分认识能源计量与节 ...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技术能力
    从重点耗能企业的调查中发现,其能源计量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目前能源计量与节能工作的形势和要求,严重制约着能源计量在企业节能和经济效益方面重要作用的发挥,必须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予以解决:第一,严格落实各类计量人员上岗资质注册制度;第二,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各类计量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的再提升培训,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第三,建立人才的流动机制,形成人才的竞争环境,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能源计量工作中来。
aux8180 发表于 2009-5-16 19:50
  赞成,同时还要加一句,能源计量的考核人员需要单独培训,最好是全职。现在情况不允许哦!企业在能源计量中,希望看到的是节能降耗产生的效益,而不单单是投入的人力,物力。
我碰到送检的能源计量电能表,检出误差超,还是原封不动装回去!汗 不是办事的人员不愿买合格的新表,是领导没这意愿,完事交差!
发表于 2017-8-16 15: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很全面,这就是中国计量的现状。
发表于 2017-8-22 1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很到位的,确实是这样,但是关键上层领导也要重视计量工作,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发表于 2019-2-18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inawo69 于 2019-2-18 14:47 编辑

       我是一名企业计量管理人员,我有话要说。
       企业能源计量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能源计量和能源管理是不是一会事。很多企业里面的能源管理和计量工作是由不同的人负责的,但是到底该由计量人员负责还是应该由能源管理人员负责能源计量工作,企业里面有不少分歧。
       现实是很多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的不懂计量,胡乱指挥,而负责计量工作的人员有没有实权去管理能源管网,更管不了能源使用和分配。所以能源计量工作总是不停的推诿扯皮,永远干不好。一个能源管理员如果就是给企业里面做做能源报表,连抄表都不管,如果能做好能源管理工作兼职就是扯淡,企业安排这个能源管理岗位纯粹就是浪费,养个闲人而已。
       从工作性质和具体工作而言,我觉得应该让懂计量、懂给排水、懂电气的人负责能源管理工作最合适,同时负责能源计量工作。
发表于 2019-2-18 14: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名企业计量管理人员,我有话要说。
       企业能源计量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能源管理人员狗屁不懂,节能技术不懂,给排水不懂、电气不懂、能源跑冒滴漏不管,能源利用和分配也不懂,谈什么做好能源管理工作。现场从来不去,能源仪表不认识几个,就会做个报表。这就是现状,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0 19:15 , Processed in 0.07363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