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绝不能退缩”,“哪里任务重,哪里有困难,哪里就应该有我们的身影”……闪亮的检徽下,一线的口岸上,一张张凝重的面孔,一个个紧握的拳头,这些质朴铿锵的心声就是云南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云南局)工作人员在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时,内心最为强大、最为执著的坚定信念。 任务艰巨
云南省边境线长4061公里,山水相连,无天然屏障,口岸和通道众多,疫情通过漫长边境线传入云南的风险极高,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这一严峻的疫情形势,云南检验检疫局迅速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控措施,在全省各口岸按时启动填报入境健康申明卡制度、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了体温监测和排查病人一个不漏。同时,各单位对主动申报或现场查验发现有发热或流感症状的人员还进行了仔细排查,及时移送指定医院诊治,并及时进行信息追踪,不断细化和落实工作方案,在全省各口岸铺开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网,使各项防控工作得以迅速、有序、顺利、全面地开展。
为了有力应对并且形成防控合力,疫情发生两个月以来,云南局从组织培训到防控演练,从支援一线到连续作战,从物资准备到疫情宣传,始终要求坚守在云南各边境口岸的检验检疫人员:“积极贯彻落实防控流感的规定和要求,不断加强和修改完善各项工作措施,切实有效,严防严控”。而面对着每一个入境航班、每一位入境旅客,每个检验检疫人员都深知,疫情的防控对自己来说不仅是艰巨光荣的使命,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才能从严、从紧、从细地防控疫情。
有效防控
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工作,不仅是对云南局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大考验,更是对该局的“疫情疫病联防联控‘3+1’合作机制”的一大检验。
疫情疫病联防联控“3+1”防线,是云南局在长期的疫情防控工作实际中探索并完善的构筑云南省边境地区疫情疫病联防联控体制机制的一大新思路,即:第一道防线是口岸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在云南边境13个国家一类口岸、7个国家二类口岸实施的卫生检疫及动植物检疫措施;第二道防线是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形成的多部门协作的联防防控措施;第三道防线是由边境居民及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控措施;境外(+1)防线是有效利用双边协议,与毗邻三个国家边境地区政府及卫生、农业等机构的沟通、联系及防控合作。
为切实有效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确保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有效运转和防控措施得到落实,云南局积极向有关部门宣传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举全局之力进一步推进“3+1”防线建设进程,充分发挥“3+1”防线机制作用,严防流感疫情传入。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云南局就全面加强了与云南省卫生厅、云南机场集团、昆明机场联检单位、各航空公司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进一步落实了与海关、边防、卫生、外事等多个部门的联防联控工作合作,充分动员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稳步推进了口岸疫情疫病联防联控“3+1”防线机制建设。河口、西双版纳、德宏等口岸分支机构也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加强与卫生、农业、海关、边防、口岸管理部门和外方沟通联系,建立起疫情防控合作机制,做到工作有方案、方案有流程、流程能顺畅运作。
破解难点
针对昆明国际机场防控工作任务繁重和云南边境地区存在甲型H1N1流感传入风险大的形势,如何攻破一个个难题,如何解决一个个困难,成为了检验检疫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思考和逐步探索的前进目标和强大动力。
针对昆明机场口岸入境通道高峰时段旅客拥堵问题,他们采取了中国公民和外籍入境人员分类查验、查验点前移、查验通道改造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通关速度,采取措施前查验1个航班的人员需要1小时40分钟,采取措施后查验1个航班人员只需40分钟,此举得到了出入境人员和航空公司的好评。结合云南航线和周边国家面向东南亚的实际,他们做到以人为本,在昆明机场和其他主要陆路、水路口岸制作了中老、中越、中缅、中泰、中韩等语种的“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入境填写指南。为了对入境人员有效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健康提示,他们制作了多语种的“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在加强与周边国家相关机构的联系中,他们及时掌握其疫情动态及防控情况,建立完善境内外信息沟通、防控合作机制。
一个个难题、一个个困难迎刃而解,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只要对防控疫情有成效,吃再多的苦也值得,受再多的累也欣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