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如何开展测量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陶虹 对于一般大型企业而言,产品制造的测量过程不仅涉及质量检验过程,还涉及安全防护、贸易结算以及能源管理等过程。如何做好测量过程的管理,正确开展测量过程的策划、设计以及控制等活动,使测量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是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测量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工作:
一、测量过程策划 企业可按照对最终产品质量形成影响的重要程度,将测量过程分为关键测量过程和一般测量过程。关键测量过程是指关键或复杂的测量系统,测量结果不准确会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涉及产品和人身安全的测量过程。而排除关键测量过程之外的均可以列为一般测量过程进行管理。使用单位的工艺及技术部门负责生产阶段的测量过程的选择、设计、实施及改进维护工作。
二、测量过程设计 1.一般测量过程设计
主要考虑不同的测量参数,所选择的测量设备选型是否合适,包括其量程和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分辨力以及测量范围等,并设计合适的测量频次和测量环境的要求。测量设备的准确度等级配备可按照如下公式进行:

式中:P——产品公差或工艺参数控制限;a1——测量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a2——环境变化带来的误差;a3——人员操作误差;a4——不同测量方法带来的误差。
测量设备配备比选择原则如下:
(1)一般测量设备配备原则上应满足1/3或以上的配比要求。
(2)计量标准、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用测量设备以及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监测用的测量设备,应保证满足1/6~1/10的配比要求。
(3)配备比可参照同行配备标准进行选择。
2.涉及关键测量过程设计
企业可依据工艺技术文件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识别出质量检验、安全防护、贸易结算以及能源管理等重要测量过程,并针对这些过程制定“关键测量过程设计任务书”。测量过程的设计要素包括如测量参数名称、技术要求、控制方法、环境条件、影响量、核查方法以及测量程序等,具体见如下设计内容:
(1)测量的过程参数名称及技术要求;如压力容器焊接中的电流或电压具体参数内容等。
(2)测量过程参数所配备的测量设备(配备应满足配备比要求),包括其量程和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分辨力以及测量范围等。
(3)规定采用的测量方法,包括测量程序和测量频次。
(4)进行测量的人员的资格和技能要求。
(5)进行测量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6)明确测量过程的监视方法及测量过程不合格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三、关键测量过程的设计确认 关键测量过程的设计结果在试运行阶段应进行确认,并编制“关键测量过程设计确认表”进行确认。关键测量过程确认的参加人员和确认方法如表1所示。

<CTSM> 表1 关键测量过程确认的参加人员和确认方法</CTSM>
当测量过程设计确认结果符合“关键测量过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时,证明该测量过程可行,可正常开展后续测量活动;当确认不符合时,则应评审相关的测量要素进行重新设计。同时应对所设计的关键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若测量过程采用相同方法的,可以只对该类方法的某个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四、测量过程控制方法的选择 关键测量过程和一般测量过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选择如表2所示。

<CTSM> 表2 关键测量过程和一般测量过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选择</CTSM>
关键测量过程的控制方法的选择如表3所示。

<CTSM> 表3 关键测量过程的控制方法的选择</CT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