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举报
回复 刘彦刚 这种情况我觉得先评定绝对合成不确定度,然后以其与测量值之差作为相对不确定度为好yzjl3420646 发表于 2012-4-9 10:34
EA-4 02 Expression_of_the_Uncertainty_of_Measurement_in_Calibration.pdf
2012-4-9 20:3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74.12 KB, 下载次数: 69, 下载积分: 金币 -1
欧洲协合组织编写的不确定度例子
现在好多资料介绍不确定度评定时,其数学模型基本是个摆设,下面评定的分量与数学模型对应不上。 一个好的数学模型,应该跟你后面分析的分量能够一一对应起来。 何必 发表于 2012-4-10 22:13
扩展不确定度也就是置信区间吧,我是刚进入计量工作的,还不是很懂,情多指点 ... jktesla 发表于 2012-4-12 12:48
回复 刘彦刚 不知你复制的资料源自何处?你说的非常对,对于数学模型δ=[(Vm-Vref)/Vref]×100%的各灵敏系数的计算,这个资料的计算显然是错误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1.对数学模型进行整理和简化后为:δ=Vm/Vref-1 2.分别对Vm和Vref求偏导可得灵敏系数:C(Vm)=1/Vref;C(Vref)=-Vm/(Vref)^2。 3.因为Vm和Vref都与受检点名义值V非常接近,Vm≈Vref≈V,则可近似看作为:C(Vm)=C(Vref)=1/V(注:因为不确定度为非负数,所以灵敏系数的正负号可以省略)。然后将受检点名义值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灵敏系数C(Vm)和C(Vref)的具体大小。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3-3-23 01:08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7-3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