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05|回复: 0

[频率/时间] 时间计量 在历法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4 11: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在历法中的作用

□ 卢敬叁

2014年的农历年闰九月,按照民俗,闰月和正九月是一个不同的概念。但闰九月确实很稀罕,上一个闰九月在1832年,下一个则要等到2109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里涉及到物候学的计量精确计算。

时间计量在历法中的重要意义

在历史发展中,大自然的寒来暑往是人类最直接的感受。从通过感觉器官来判断季节变化,到学会用数来记录月亮圆缺,经过计算得出30个昼夜,进而发展为研究太阳和月亮、星星移动位置规律等,逐步形成了最初的天文历法知识,即年岁、季节和物候月,开始了种植活动。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日出、日落、月亮和星辰推算一年的长度等天文现象,从氏族社会起就有记载。其后,黄帝创立了度量衡及里、数五个量。黄帝的继承者尧、舜又有发展。尧命羲和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来制定历法,把一年定为366日。由于一年的长度与月的长度不是整数倍,就采用置闰月加以调整。舜时对各部族的历法和度量衡作了协调统一。计量与历法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具有相互作用的深远意义。

在我国,年历记载历史悠久,出土的原始社会陶器残片上绘制了日、月、山,日出、日没,以及把太阳在星空背景上绕一周的图行均匀分成12等份的图案,以此分析,我国历法起源于远古的时期,到3000多年前的殷代、春秋已有四季的记载。从先秦的天古历到太平天国的天历,约出现过100种历法,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天体研究和时间计量的先进科学方法。而且历代历法要素的准确度在当时都具有极高的水平,已成为我国历代人民创造的巨大文化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开始编辑年历,1964年完成。1958年又编算完成200年年历(1821年至2020年),内容包括公历、农历对照表、节气和日食、月食等内容,为我国出版印刷日历提供了正确的资料,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参考书。

我国古代历法的制定和时间测量

什么叫历法?简单说:就是人们为了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创立的长时间的记时系统,也就是对年月日的安排。

时间计量单位和长度、重量一样是人为规定的。但是实践证明,利用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自然现象变化规律,作为天然的时间单位尺度,对计量时间会带来及大的便利。因此,时间计量与历法相结合,便形成了一套自然的计量单位。如“日周月天,一寒一暑,四时备成,渭之岁”,四时即四季。“月一盈渭之月”,“凡日出没渭之一日”。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的自然时间单位“日”,但以日计时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便出现了将日分成10小时、12小时和15小时。

中国古代普遍采用的是一日12小时的计时制度。而且又把12小时分成时辰。当时的计时器是漏刻,早在史前时期开始萌生,至西周已形成制度了。漏刻以百刻分昼夜,冬至漏40刻,夜刻60刻。夏至昼漏60刻,夜刻40刻,春秋各50刻。漏刻与圭表计时相结台,直接促成了日用计时和科学计时体制的建立。圭表是最古老、结构最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古人很早就观察到直立的标杆,影长不断地随着太阳的位置不同而变化。观察日影方位的变化,就可以逆推太阳的空间方位,从而得知相应的时刻。用杆影测定中午的时刻其精度很高,是古代用来校准漏刻记时的主要方法。这种想法的实施,导致日晷计时的诞生。

马年年历为何同20年前相似

农历甲午马年,为“闰年”,多了—个稀罕的“闰九月”,即两个农历九月。第一个农历九月在9月24日出现,第二个在10月24日出现。现在我们使用的历法大体归纳为3种,阳历(公历)、阴历(农历)、阴阳历(公历和农历的结合)。阳历是根据太阳和地球运行规律计算出来的,阴历是根据月亮和地球运行规律计算出的。因此用闰月的办法来使历法适应天气变化周期,就像我们将阴历和阳历结合使用,这就不是单纯的阴历,而是阴阳合历了,也就是我们现在实际使用的“阴历”,因加有24节气,就是阴阳合历,也就是我国目前使用的农历。为了与节气合拍,每逢闰年增加—个月,每2至3年置1闰,19年有7闰。今年的闰月出现在九月,所以称为“闰九月”,这是对时间测量的安排的结果。

2014年和20年前的1986年为何有些日子相同,比如,1986年和今年的1月1日都是星期三,12月31日也都是星期三,全年的公历日期和星期数也是一致的。今年“五一”、“十—”等公历假期与1986年同样—致。是否1986年的日历今年也能用呢?不是的,虽然历法有回归现象,但不是完全相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7 18:48 , Processed in 0.0275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