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6-6-12 16:08 编辑
- 同njlyx辩论(1) - 史锦顺 - 【njlyx质疑】 即便不论【r实验j = βj ± 3σ平 ± 3σ 】来历的人为“弯曲”与表达形式的“奇特”,由【r实验j = βj ± 3σ平 ± 3σ 】导出【R实验j = √ [βj²+(3σ平)²+ (3σ)²] 】 也令人费解!……1.为什么要将一个明确已知的“误差”值βj模糊成一个“误差范围”? 2.是什么“数学” 原理支持您这个“误差范围”的“合成式”? - 【史辩】 计量的具体业务就是测定被检仪器的误差范围,以判别仪器的合格性。 我对仪器示值误差的表达为: r实验j = βj± 3σ平 ± 3σ (A) 接着给出仪器误差范围的实验值(计量中的误差范围测得值)为 R实验j = √ [βj²+(3σ平)²+ (3σ)²] (9.6) -
(一)表达式(A)的来历 先生认为(A)式“弯(歪的客气写法)曲”“奇特”。说明先生对这种表达很陌生。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表达。仪器的误差由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构成,第一项是系统误差的测得值,第二项是测量系统误差的误差,第三项是仪器示值的随机误差。 (A)式的来源可以表达为: r实验j = Mj - B (示值误差实验值定义) (1) = EM ±3σ – B (Mj = EM ±3σ 来自σ的定义) (2) = M平 ±3σ平 ± 3σ – B (平均值的测量结果. ∵ M平 = EM ± 3σ平 ∴ EM= M平± 3σ平) (3) =βj + B ± 3σ平 ± 3σ – B (∵βj = M平-B ∴M平=βj+B) (4) =βj ± 3σ平± 3σ
先生看,从(1)到(4)有错误吗?如果先生对这一套不熟悉,应认真想一想,推导一下。老史不是白给的。
- (二)从(A)式到(9.2)式的根据 (A)式表明,示值的误差元,由三项构成:系统误差的测得值βj,测定系统误差的误差范围3σ平,示值的随机误差范围3σ。 误差合成就是由误差元的表达式变成误差范围的表达式。三项误差,有两项是随机误差,先把他们合成起来,自然是取“方和根”,合成结果再与系统误差合成,《交叉系数决定合成法》的原理,推导,明确表明:一项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该取“方和根”。还要什么根据?要什么数学?对“不确定度论”的盲目的一律“方和根”,先生似乎很盲从;而对严格的物理分析、数学推导,同样是方和根,先生却很不以为然,为什么?我不怀疑先生的聪明智慧与学术水平;——障眼的,不过就是不确定度论的那层迷雾! - (三)知道不等于修正 一般测量仪器与计量标准,都有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与随机误差相比较、相区别而定义的,分类学规定:分类后。子项间不相容。随机误差,是可正可负可大可小的误差,是快速改变的、随机的。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单峰性、对称性、抵消性、有界性,统计学叫它随机变量。系统误差是恒值的(至少在N次重复测量中,是恒值)。系统误差可能有慢变化,可能有规,也可能无规。变化量一般不会超过自身的1/3.只有变化量不超过自身1/5时,修正才是有意义的。决不允许变化量超过仪器的误差范围,那样就肯定不合格了。误差既然已经分类,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就不能 相容了。如果系统误差再是随机的,就穿帮了,就不符合逻辑了。- 仪器系统误差的认知,与修正是两回事。现代误差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系统误差分已定系统误差与未定系统误差。说:已定的系统误差就修正了,剩下的误差就都是随机的了。这在具体某项测量工程上是可能的,但不适用于一般的测量仪器与计量标准的研制、计量与使用的绝大多数情况,测量仪器绝大多数99%以上,是不修正的。 在研制者、计量者看来,任何测量仪器的系统误差都是可知的、已知的。计量必须实测并明确认定系统误差的量值,由此才能判别仪器的合格性。 仪器的性能指标,是误差范围,其指标称准确度,凭“准确度”论价,买者凭“准确度”采购,凭“准确度”验收。计量按“准确度”开具合格证。用者凭“准确度”选用并认知直接测量的误差范围。间接测量要凭直接测量的误差范围,计算间接测量的函数的误差范围。系统误差包括在误差范围指标中。没法要求用户“修正”。修正有时是锦上添花,有时是弥补不足。修正相当于补袜子,不能要求人人做。我一辈子搞测量计量,就没修正过一次。给宇航设备测量性能指标,绝不能“修正”。凭的是先进仪器的准确性,厂家的信誉、计量的权威。修正了,谁还信你。在最简单的交易测量中,也不能修正。买50公斤大米,必须秤的指示是50.00kg,如果店主说:这秤的修正值是+100g,给你49.90kg,就够量了,这行吗? 由于多种原因,测量仪器的系统误差(不管是已知的、未知的,凡系统误差都算)是算在仪器的误差范围中的。这就是现实,这也是历史。 把系统误差分成吧“已定”“未定”两类,分法的依据不是客观事物的性质,而是人的认识,对测量者是“未定”,而对计量者、研制者是已定,这种分类法是错误的。这是一错。把“已定”当成已修正是二错。把未定系统误差当成是随机的,是三错。这第三错,等于说“非随机的就是随机的”,自打嘴巴。而把系统误差(未定系统误差也是系统误差)当随机误差处理,则更荒谬,低估误差范围,违背误差量的上限性,是严重错误。我知道,你不承认“误差量的上限性”一说;但你该想一想,为什么有大有小的随机误差,要取3σ?就是体现误差量的上限性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