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压力/真空] 关于 0.05mm卡尺来否定不确定度的讨论

[复制链接]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08: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afk0212 发表于 2018-12-13 09: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aa 我也慌了
盘锦悟道 发表于 2018-12-13 09: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没有意义了,马上改革计量单位制,误差可以忽略不记。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0: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罗罗诺亚索隆 发表于 2018-12-13 11: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3 12: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1:36
这么简单明了都看不懂?

0.05mm分度值的卡尺,用 50mm的量块,测得结果是 50.05mm,   结果合格。

一般认为卡尺是不需要估读的,但在检定过程中,游标卡尺有时也需要估读。检定用的标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要小于被检的最大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0.05mm分度值的卡尺测量实际尺寸49.99mm的量块,读数50.05mm,误差已经超过最大允许误差0.05mm,判不合格没问题。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2: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3 14: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2:20
那用50mm量块去测0.05mm的卡尺,数据又合格了
这个你怎么解释?
难道还规定,检 卡尺只能是 50mm的量块, ...

检卡尺要求是三级或者五等量块,检定点也是选取的整0.1mm(比如41.2、81.6(81.5)、121.8),这样就不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使用中,卡尺只能给出整数分度值的读数,合格的卡尺测量,实际尺寸都应该在允差范围内,也就是说合格的卡尺,测量49.99mm的量块应该只能得出49.95或者50.00读数。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4: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3 14: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因为不同人读数,也不应该在测量41.11mm的量块时,读到41.20或者41.05。读成这样,说明操作者没掌握测量方法。
测量41.16~41.19mm,合格的读数只能是41.15、41.20。测量41.20mm,合格的读数可以有41.15、41.20、41.25
还不现原形 发表于 2018-12-13 14: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检定规程允许误差定的太离谱,一个分度值的允许误差,完全不考虑实际测量工作。计量是测量的一部分工作,往大了,检测也可以评定不确定度。计量的定义没记错就是一种测量。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5: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csln 发表于 2018-12-13 15: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8-12-13 15:27 编辑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5:22
你完全看不懂我在说什么,却孜孜不倦的回复的起劲
一把卡尺谁不会读数?
请你看清楚,我说的情况再回复行 ...


同样的感觉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5: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3 15: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5:27
这种情况多了,比如数显千分尺(0~25)mm,允差是2μm
当你用 偏差+0.5μm的量块测得结果是 25.002mm,则 ...

首先,千分尺检定规程规定的允许误差最小也是4um,没有你说的2um。
其次,用五等量块检定千分尺时一般用量块的名义尺寸,不用量块修正值,所以也不会有0.X um这样的读数。不考虑量块的尺寸偏差,直接判断合格与不合格会有一定的误判率。想降低误判率,可以修正后再判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6: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12-13 16: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6:01
(0~25)mm数显千分尺的允差是4μm ?你确定不是 2μm ?!!!!!!!!!!

我疏忽了,没留意数到显千分尺与外径千分尺的允差有不同。不过刚看了一下 JJG 21-2008,检定数显千分尺是用的四等专用量块,并没有要求用三等量块。规程后面附录B数显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有指明用的是四等量块。
还不现原形 发表于 2018-12-13 16: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规程定的允许误差是否合理,有没有人问过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3 16: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还不现原形 发表于 2018-12-13 19:2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卡尺由于读数不再细分,对于50mm的标准值来说,理论上不是卡尺实际间隔从49.926到50.074都非常大可能被读数成49.95到50.05,从而如果以最大允许误差±0.05mm来说,实际±0.074都可以算合格,那这个最大允许误差到底是多少呢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4 07: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椒星计量 发表于 2018-12-14 08: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4 07:44
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很多长度类计量器具都是估读到1/10,谁有这本事,还是每次用的时候都带个 带刻线的放 ...

理解万岁,喜欢夸大,百分之后是给你广大的想象空间........
史锦顺 发表于 2018-12-17 08: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8-12-17 08:40 编辑

卡尺读法1.bmp

      卡尺读法2.bmp


【237……27质疑】
之前 有 论坛老专家 “用 欧洲 0.05mm卡尺的不确定度评定 来否定 不确定”,看到 很多坛友 各抒己见,我感觉都没有 说到点子上,
      我现在 举2个例子 来 说明,为什么需要 不确定度 。
-
【史辩】
         njlyx、csln都说那是明显的错误。你能用此例说明“为什么需要不确定度”,这才是真正的笑话。关于游标卡尺的规格,中国的世界的标准,大体相同,都是:分辨力0.05mm的量程为150mm的卡尺,允差是0.05mm,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测量范围小,系统误差仅仅为9μm(主尺制造误差)。给出的尺的允差是有余量的。

【237……27质疑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拿0.05mm的卡尺来说,
如果现在 用 50mm的 量块 来测 这把0.05mm的卡尺,结果为 50.05mm 。 结果为合格。 没问题吧?

【史辩】
      测量50mm量块,按卡尺允许绝对值的范围(允许误差)按误差公式计算:
           ±(40+0.06L)= ±(40+0.06×150)μm = ±(40+9)μm
               =±49μm
读数与真值(以量块标称值代替,代替误差0.8μ,可略)因为读数的分格为50μm,不进行估读,只认读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点,此时读数应为50.00mm.读成50.00mm,当然合格。即使读成50.05,也是允许的,判为合格。
其他点,要读好数,不能乱编数据。要实际做实验。如果读数正确不会出现你编的那种数据。
       下面是从网上查得的几张卡尺认读示意图,是中学水平的 ,不会认错。
     
1 主尺读数。读取副尺刻度的0点在主尺刻度的数值。

卡尺读法.bmp      

2  副尺读数  主尺刻度和副尺刻度成一条直线处。

图在开头

3
图在开头

这把游标卡尺的读数为36.35mm。

【237……27】
       那现在卡尺 用 49.99mm的量块来测 同样的这把0.05mm的卡尺,结果还是 为 50.05mm, 结果显而易见 , 不合格。

【史辩】
      如果是正常的、合格的卡尺,读数50.00mm是正确的,误差0.01mm,当然合格。读数49.05,误差-0.04mm也可能,仍判为合格。但正常卡尺,不可能读成50.05.游标卡尺的物理机制原理不允许。

【327……27】      
再用 49.96mm的量块 来测 同样的这把0.05mm的卡尺 ,结果 可能为 50.05mm ,也有可能50.00mm, 为什么?
怎么办? 到底是 合格还是不合格?
-
【史辩】
        用这把尺量49.96的量块,合格的卡尺,读数为49.95,误差为-0.10mm,也可能读成50.00mm,误差为+0.04mm,当然合格。不可能读成50.05,(误差为0.09mm).有人不会读卡尺读数,那就没资格讨论卡尺误差问题。
       欧洲的样板评定,给出的实验结果是:
本评定的最后结果是被检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为(0.10±0.06)mm,
就是说,此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的可能值是0.04mm到0.16mm。也就是说,此卡尺示值误差的最大可能值为0.16mm。而我国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都规定,此类卡尺的允许误差是±0.05mm。可见,这种不确定度的评定,是不符合实际的,是胡编。

【……27】   
为什么用同样 精度的量块 来测 ,会出现3种不同的情况?按理说,量块的误差肯定比卡尺的小的多,为什么测量结果会不一样啊?
我有点慌。

【史评】
       你的水平不至于这么低。我认识的只有小学文化的老工人,卡尺都读得很正确。你是被不确定度的说教骗得晕头转向了,慌什么,知道不确定度体系害人,就心理正常了。

【327……27】
       反之, 再举个例子 ,用 0.05mm的卡尺来测 50mm量块,偏差为 1μm (假定)得结果 50.00mm;  再用 0.05mm的卡尺来测50mm量块,偏差为 0.1μm (假定)结果还是50.00mm;最后用 0.05mm的卡尺来测 国际基准50mm,不确定度为0.0001纳米(假定)结果还是50.00mm 。 得出结论, 该卡尺的精度 为 国际基准 级别,为什么 ?因为该卡尺与 国际基准 测量结果 一致。误差为0mm
这下,我完全慌了。
怎么办,,。,。。。。。

【史辩】
       误差理论讲的允差,指的是误差绝对值的最大可能值。至于个别卡尺误差很小,那又何妨?各个卡尺(例如取100把卡尺测量同一个量块),误差呈正态分布,小误差的卡尺比例大,有些误差几乎为零,正是正常现象。高斯在二百年前就给出了这种情况的概率的计算法。在本栏目我已介绍几次。请注意:经典的误差理论(以高斯、贝塞尔为代表)是正确的,已被近代的工业的成功所证实。但都是常量测量。现代测量出现大量随机量,那就要有新理论。美国人阿仑,在1966年提出“阿仑方差”1971年被推荐。我于1980年在计量学会会议(杭州)对其提出置疑,由于错用贝塞尔公式,多出一个根号2,使其物理意义费解 。但总比不确定度好。不确定度对随机分散性的表达,除以根号N,对测频来说,即把性能夸张10倍(测短稳要求测量100次)。是极其严重的错误。
       本人提出的《史法测量计量学》,实现了概念的法则化和理论的公式化,是严格、简单、方便于应用的。你要批驳老史,当然可以,但要自己先把学术问题搞清楚。否则就不值得别人去讨论了。
-------------------------------------
下面是我几年前些的文章,本网发表过。复印如下,供比较参考。

游标卡尺不确定度评定置疑
               ——计量中不确定度评定的弊病(2
)
-
    说明:本文所引材料,出自《校准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提出者是中国合格性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既是“指南”,那就有规定的色彩。鉴于提出者(实际是引用者)中国合格性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崇高地位,有些话说得重些。一是表明学术观点,同时也是向国家权威部门提意见与申述,也可以叫“告状”,国家如此庄然、权威的机构,必须对自己的文件的正误负责、对在全国的实际计量工作的作用负责。
(一)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游标卡尺
    中国合格性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编译《校准领域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CNAS-GL09:2008)p42;倪育才:《实用不确定度评定》p150)实例 游标卡尺的校准(根据欧洲认可合作组织提供的实例改写)

    CNAS-GL09:2008)p42(倪书《实用不确定度评定》p150)摘抄
    一、测量原理
    用一级钢量块作为工作标准校准游标卡尺。主尺的测量范围为150mm,主尺的分度间隔为1mm,游标的分度间隔为1/20mm,故读数分辨力是0.005mm.
    用标称长度在(0.5--150)内不同长度的量块作为参考标准来校准卡尺的不同测量点,例如0mm,50mm,和150mm.但所选量块长度应使它们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游标刻度,例如0.0mm,0.3mm,0.6mm和0.9mm。
    本实例对用于外径测量的游标卡尺校准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校准点位150mm。-
    二、数学模型
    卡尺的示值误差Ex可表示为:
           Ex=Lix-Ls+δLix+δLM+温度项
式中:
    Lix——卡尺的示值
    Ls——量块的长度
    δLis——卡尺有限分辨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δLM——机械效应,如测量力、阿贝误差、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误差等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三、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和不确定度分量
    (1)测量Lix
    进行了若干次重复测量,未发现测量结果有任何发散,故读数并不引入任何有意义的不确定度分量。对于150mm量块的测量结果为150.10mm.于是其示值误差Ex以及读数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Ex=150.10mm-150mm=0.10mm
         u(Lix)=0
对应的不确定度分量-
         u1(Ex)=0
    (2)工作标准Ls
    作为工作的量块长度及其扩展不确定度由校准证书给出。由于在计算中使用量块的标称长度而不是实际长度,并且量块的校准证书符合一级量块的要求,故其中心长度的偏差应在±0.8μm范围内,并假定其满足矩形分布。于是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u(Ls)=0.8μm / (√3)=0.462μm
灵敏度系数为1,故对应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u2(Ex)=0.642μm
    (3)温度差(分析略)
         u3(Ex)=1.99μm
    (4)卡尺分辨力δLix
    卡尺刻度间隔为50μm,故可以假设分辨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满足误差限为±25μm的矩形分布,灵敏度系数为1,于是对应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u4(Ex)=25μm / (√3) = 14.4μm
    (5)机械效应δLM
    机械效应包括:测力的影响、阿贝误差        以及动尺与尺身的相互作用等,此外还有量爪测量面的平面度、平行度以及测量面相对于尺身的垂直度等。估计这些影响合计最大为±50μm并假定满足矩形分布。由于灵敏系数为1,于是对应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u5(Ex)=50μm / (√3) = 28.9μm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Ex)=√(0.462^2+1.99^2+14.4^2+28.9^2)=32.4μm
-
     扩展不确定度
     由于最后的合成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而是上、下底之比为β=0.33的梯形分布,而梯形分布的包含因子k95=1.83,于是
         U95(Ex)=1.83 × 32.4μm = 0.06mm
-
     CNAS(原文):结果报告
     在150mm测量点,卡尺的示值误差是 Ex=(0.10±0.06)mm

(二)史锦顺对此评定的评论
    这个评定样板,是欧洲合格性合作组织给出的,又经中国国家合格性认可委员会的推荐为“指南”,因此,权威性很高。倪育才的书也全文引用。吹得很高,实际是个全盘错误、根本错误。方法本身就不对;实际的评定更错。
    1 胡乱估计
    测量、计量是实验技术。测量靠仪器,计量靠标准。一切凭实测数据说话。计量是保证测量准确的社会行为,计量权威的基础,是实验事实、是测量结果。计量是社会公证:第一符合实际,第二符合法律,第三对用户负责,不把不合格的仪器误判成合格,第四对生产厂家负责,不把合格仪器误判为不合格。
    中国合格性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所引用的欧洲合格性合作组织的样板评定,即倪书所引的不确定度评定的上述过程,主要部分δLM,纯属胡乱估计,是瞎编。
    2 离奇的结果
    本评定的最后结果是被检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为(0.10±0.06)mm,就是说,此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的可能值是0.04mm到0.16mm。也就是说,此卡尺示值误差的最大可能值为0.16mm。而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此类卡尺的允许误差是±0.05mm。
    卡尺国标与卡尺检定规程,都规定量程150毫米、分辨力0.05毫米的卡尺,最大允许误差是0.05毫米。而此例的评定结果却是示值误差最大可能为0.16毫米。竟相差3倍多。是产品真的不好,还是评定方法不对?我看是:1 瞎编数据;2 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错误。根本就不能进行此种评定;照此评定法,就不会有任何一把卡尺合格。计量本身的不确定度已是0.06mm,而其误差最大允许值是0.05,二者之差已是负值,已没有合格的通道。
    3 要害问题是抛开实测
    此不确定度评定中,影响最大的项是第5项即机械效应项。
    为什么估计量是±50μm?为什么不估计为10μm?又为什么不估计为100μm?大了小了,都是没有根据的废话。计量工作,居然编造数据,不仅无理,而且荒唐。如此荒唐的编造,竟成为中国国家合格性认可委员会的标准文件的样板,真让人没法说话……。
    4 不合理的重复
    测量的示值离散性、有限的分辨力、卡尺制造中的机械结构的不完善,这些产生误差的因素的作用,必定表现在测量结果的偏离性与分散性上。也就是说被检仪器的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必将体现于它们引入的系统误差上与随机误差上。如果不体现在测量结果上,那就是没有这些因素的作用。虑及误差因素在某些点上可能相互抵消,那就要恰当选点、多选点,使其暴露(更精密的测量仪器要进行重复测量)。总之要靠实测,实测的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就是各种误差因素的最终效果。不能另行评定,第一,不实测而评定是瞎评;第二,另评定是重计。
    抛开实测而讲究评估,是不确定度评定弊病的根源,是根本性的错误。误差理论讲究实测,一切凭数据说话;不确定度评定是评估,是脱离实际、否定个性的作法,能实际测量而不测量,却去空口搞估计,是思想路线的错误,是计量历史的一次大倒退。
    这个评定错误不是中国人的错,评定是欧洲人做的,查不到作者。这是不确定度论本身的错。国家合格性认可委员会不该把它当成好东西向读者推荐,更不该当做“指南”。
    5 归属问题
    检定或校准中,对误差的测量结果,由被检测量仪器与计量标准共同构成。计量者必须分割这二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分割的方法就是预先设计方案,使计量标准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要求计量中必须满足条件:标准的误差范围与被检测量仪器的误差范围的标称值之比小于等于q,q是计量中的等级比,是计量的必备条件。一般q取1/4,时频界取q为1/10。(有些行业取q为1/3,随着技术的发展,该减小此值。)
    测量仪器与计量标准两项共同构成测量结果,其中标准项的影响可略,这就有效的分离了二者,可以认定误差的测量结果是属于被检测量仪器的。更严格的表达是把标准的影响视为误差测量时误差,而表达在合格性判别的公式中,参见上文判别式(4)。
        │Δ│max≤MEPV-R(N)           上文(4)
    本例不确定度的评定,把本属于被检仪器性能的分辨力、机械不良效应,进行另外的计量不确定度中,在判别式中列入右边的项目中,即上文判别式(3)的U95中,这就完全放错了位置。
        │Δ│max≤MEPV-U95                  上文(3)
    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机械效应,客观上已实际体现于左边的│Δ│max中,有多大,是实测时必当表现出来的(操作者选用方法,包括多点测量、重复测量、标准的量值细度设置等)。所评U95中的极小一部分,标准与辅助仪器的误差是该有的、正确的;而其中的主要部分,被检仪器的重复性、分辨力、机械效应项以及温度效应项,评定时放在U95中,又必然在合格性判别中放在右边,那就成了合格性判别的标准项。这里很容易看出,这些项作为对仪器的性能要求已体现在MEPV中(这是规格的要求),检定就是实测性能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左边是实测的性能。左边小于右边则合格。本例游标卡尺的计量,把本应包含在左端的性能,另列出,加在U95中,这就必然减小卡尺的合格性的通道,使大量本来合格的卡尺不能判为合格。造成计量工作的失误。更有甚者,本样板胡乱评估机械效应项,使此种卡尺全部不能判为合格。对计量来说,就是严重的失职,是不可容忍的错误。
    上次,规矩湾先生承认对机械效应项估计过大,是错误的;但他认为估计小些就可以了。我认为此处本不该包括此项,估计大还是小,都是不当的。况且作为规范,可以容忍人们随意去估计大小,这本身就已失去规范的意义。

(三)误差理论下的卡尺检定
    1 明确卡尺的技术性能指标。查看国标《GB/T 21389-2008》、《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JJG 30-2012》此类卡尺的示值误差允许范围是0.05毫米,即MEPV=0.05mm。
    2 选用标准。检定卡尺的标准就是量块。卡尺检定时的计量误差,就是量块的误差范围指标值。各等各级量块的规格,都远远满足卡尺检定的要求。设量块的误差范围是R(N),要求R(N) ≤MEPV/4.
    3 按卡尺检定规程《JJG 30-2012》执行。
    用卡尺测量量块,在六个点上,测得的卡尺示值与量块的标称值的最大示值差为        │Δ│max,只要:
         │Δ│max≤MEPV-R(N)
判卡尺合格;否则不合格。
    2012年的这个规程《JJG 30-2012》,注意这是在推行不确定度论19年之后,竟没受不确定度论的影响,还是按误差理论的惯例办事,好得很!
    老史写文章置疑不确定度评定;检定规程《JJG 30-2012》用行动抵制不确定度评定。好!异曲同工;编者们比老史的贡献大的多。谢谢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编者们,也顺便向批准此项检定规程的国家质检总局致敬。

    CNAS所推荐的权威不确定度评定的“游标卡尺的校准”是个错误的评定,名曰“实例”,实则虚构。要害是评定方法错误,不可实际应用。谁用谁上当。
    这个评定样板说明:计量中的不确定度评定,是画蛇添足,毫无意义。本来简单、规范、明确的计量检定工作,被弄得很复杂、错误。排除不确定度评定的干扰!

-

 楼主| 237358527 发表于 2018-12-17 09: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10-5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