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质量控制] 委外校准后是否还需要计量确认

[复制链接]
LG计量 发表于 2024-3-1 08: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确认,也包括看证书写的信息对不对,文字描述对不对
lqxiaocat绿叶 发表于 2024-3-1 11: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另个帖子其他小伙伴回复的,总结到位。分享给你: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确认:
1、计量技术机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事先索取检定机构的计量授权证书和开展项目表,校准机构的CNAS资质证书和能力表,对计量技术机构资质进行评估,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检定/校准证书信息是否正确
  1)被检定/校准测量设备的信息是否正确,包括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等;     
  2)校准的参数、量值或测量范围是否满足校准策划的要求;     
  3)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满足1/3要求;     
  4)其他信息。
3、验证参数(如示值误差)、测量范围是否满足技术文件要求/计量要求。
wy3237 发表于 2024-4-28 16: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楼请问下各位大佬:我们要求第三方校准机构在校准证书上给出了是否合格的结论,这样针对已经有合格结论的证书我们还需要再专门填写验证记录吗?我们已经在程序文件里规定了给出合格结论的校准证书不需要再填写验证记录,但是又担心这样规定外审时不被认可。
龙腾九万 发表于 2024-4-29 12:4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后需要进行计量确认
ZIERHAO 发表于 2024-5-14 14: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wy3237 发表于 2024-4-28 16:16
借楼请问下各位大佬:我们要求第三方校准机构在校准证书上给出了是否合格的结论,这样针对已经有合格结论的 ...

器具计量合格,并不代表就能满足使用需要。计量确认是要根据器具的具体使用条件来判断是否合格。现在往往很多企业不愿搞计量确认,都要求检定合格或者校准证书给结论,来直接按结果使用。从计量管理上来讲是缺少一道流程的。
大努力 发表于 2024-7-4 15: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x86438751 发表于 2020-9-5 08:51
估计是没看到路云老师前面的讨论,要不要计量确认,是和溯源方式有关的,对于以检定的方式进行溯源的( ...

清晰明了,大神
大努力 发表于 2024-7-4 15: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1-12-23 18:58
对于非强检计量器具是否要以检定方式溯源,是值得大家考虑的。我前面已经说了,究竟是以检定方式溯源,还 ...

一目了然,很专业,也很给力
a864850972 发表于 2024-11-1 17: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237358527 发表于 2020-8-18 07:28
某人又开始 误导人了。

什么叫 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就无需做计量确认了?

其实有个疑问,我们买仪器设备前肯定要评估它能不能满足我们的工艺需求,能满足才买, 既然检定/校准合格,那就证明他是可以用的吧,还需要额外做确认吗
路云 发表于 2024-11-2 09: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lqxiaocat绿叶 发表于 2024-3-1 11:06
之前另个帖子其他小伙伴回复的,总结到位。分享给你: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确认:
1、计量 ...

之前另个帖子其他小伙伴回复的,总结到位。分享给你: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确认:

这不是在讲“计量确认”,而是讲“确认”。后者包含了前者,前者只是后者的内容之一。

1、计量技术机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事先索取检定机构的计量授权证书和开展项目表,校准机构的CNAS资质证书和能力表,对计量技术机构资质进行评估,是否符合要求。

这不是对溯源证书的确认,而是事先构建《计量校准服务合格供应商名录》时必须做的工作。

2、检查检定/校准证书信息是否正确

  1)被检定/校准测量设备的信息是否正确,包括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等;     

  2)校准的参数、量值或测量范围是否满足校准策划的要求;     

  3)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满足1/3要求;     

  4)其他信息。

实际严格意义上这4项都不是“计量确认”。第1)、2)项是证书信息是否规范的检查,不是“计量确认”。第3)项究竟满足谁的1/3要求?没有说。再说“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该多大就多大,不能简单地认为不满足1/3要求,“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就是错的。第4)项说了跟没说一样。

3、验证参数(如示值误差)、测量范围是否满足技术文件要求/计量要求。

只有这一项才是真正的“计量确认”内容。

路云 发表于 2024-11-2 09: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wy3237 发表于 2024-4-28 16:16
借楼请问下各位大佬:我们要求第三方校准机构在校准证书上给出了是否合格的结论,这样针对已经有合格结论的 ...

校准通常是不做符合性判定,不给出合格与否的符合性判定结论的。如果你要求校准机构进行符合性判定,作出合格与否的符合性判定结论,那么你就应该事先向校准机构提供进行符合性判定所依据的技术文件,并在委托合同中以书面方式约定。校准机构在出具的《校准证书》中,注明客户提供的符合性判定所依据的文件即可。这样外审就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a.png

路云 发表于 2024-11-2 09: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a864850972 发表于 2024-11-1 17:26
其实有个疑问,我们买仪器设备前肯定要评估它能不能满足我们的工艺需求,能满足才买, 既然检定/校准合格 ...

检定才有合格与否的符合性判定结论,校准没有。

lqxiaocat绿叶 发表于 2024-11-4 08: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1-2 09:16
之前另个帖子其他小伙伴回复的,总结到位。分享给你: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确认:这不是在 ...

谢谢老师回复
wangls 发表于 2025-8-3 13: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0-8-19 21:23
对于“检定”而言,承检机构已经将检定结果,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进行了验证与确认,给出了合 ...

路老师解答了我在另一个贴子里关于计量确认的疑问,支持!
另外,我感觉现在很多人把设备选型(比如说要确认合格卡尺不能满足应该用千分尺测量的例子)和供应商选择(确认承检机构的资质)以及供应商评价(确认证书是不是有误,是不是符合要求)等内容都纳入计量确认的范围内,实在是让人无语!
wangls 发表于 2025-8-3 13: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x86438751 发表于 2020-8-20 08:21
检定是针对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规定要求而进行的,校准是为了查明测量设备本身的计量特性,知道特性,满足规 ...

这个还是有道理的,支持。但是有一点不太赞同,如果检定合格的设备不满足使用要求,这应该是设备选择(选型)的问题,纳入计量确认似乎不太合理.
wangls 发表于 2025-8-3 13: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云 发表于 2024-11-2 09:16
之前另个帖子其他小伙伴回复的,总结到位。分享给你: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确认:这不是在 ...

这才是说到问题的核心了。支持!
好运常在 发表于 2025-8-21 16: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前我们企业被工厂审核,审厂老师们和我们提出了这个整改问题(当时我们没有做计量确认)。整改后类似19楼的表格填好就可,放到对应的校准证书最后面,形成一份完整的文件、
x86438751 发表于 2025-8-21 17: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ls 发表于 2025-8-3 13:09
这个还是有道理的,支持。但是有一点不太赞同,如果检定合格的设备不满足使用要求,这应该是设备选择(选 ...


之前说了很多,其实是有一个观点的,就是计量确认不是简单的去做一个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记录,讨论计量确认这个问题,个人觉得要站在实施的角度来看,比如一个公司的检验员,早上上班接到检验产品的任务,此时他手上应该有什么?我之前所在的国企我了解的是,基本就是一张产品图纸,检验员需要自己根据产品图纸标示的尺寸和公差,自行选择测量设备,然后就带着测量设备就去了现场,开始测量。我碰到过的一种情况是,这个检验员水平能力很一般,也不是很爱学习钻研的,在没有更合适的测量设备的情况下,他会自己去想些土办法去测量,然后认为公司现在就这个条件(没有合适的测量设备),也不知道怎么去用更好的方法来测量,我不清楚群友的公司会不会也有这个情况,特别是多品种小批量高精度产品多的这种情况。

其实测量管理体系中已经明确计量确认仅仅只是做一个测量设备是否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操作,但在我这种情况下,我仍然很纠结,我认为其实在测量实施前,关于本次测量的策划,就应该形成一个文件,类似生产过程的工艺文件,一个是需要有专业的人来策划,一个是需要得到审批,这个工艺文件中,肯定有关于测量设备选择的内容,这个就是确定了此次测量需要用到什么测量设备,什么级别的测量设备,依此去做计量确认,计量确认的目的性应该是很强的,比如此次测量需要用到一把普通的游标卡尺,为什么要去做这个计量确认?是因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用到它,谁来用它,怎么用它,不是实施测量的人来定的,是这个工艺文件中定的,测量实施人员与管理人员根据工艺,找到校准证书,填好表,确认满足,这时贴上标签,才可以拿到现场去使用。

这大概就是我心中计量确认的样子。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测量过程控制,我看到很多的资料跟记录,基本就是对这个测量设备或测量系统的关注,与我理解的测量过程控制,根本就不一致,这里有个特殊情况,很多企业是有批量的,且属于长期的产品,因此,这个对测量设备或系统 的关注我认为是合适的,但是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企业来讲,是不是更应该关注与当次测量过程有关的一些影响因素?
路云 发表于 2025-8-24 17: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x86438751 发表于 2025-8-21 17:25
之前说了很多,其实是有一个观点的,就是计量确认不是简单的去做一个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记录,讨 ...

您的第一段所描述的情况,实际上是人员培训不到位。

第二段实际上是讲是讲“测量过程”的设计,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测量设备的选型。一个工作点,被测对象可能有多种。尽管被测参量相同(如长度参量),每种被测对象的测量要求(被测对象的合格判据,下同)又各不相同,需要配置哪几种准确度等级的测量设备,是需要进行策划的(即:什么测量设备,用于什么测量要求)。如果你不想针对不同测量要求的被测对象配置不同准确度等级的测量设备,那么就应该选择所有被测对象中的最严测量要求,按照三分之一原则,导出所使用的测量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来选型配置测量设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9-16 2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