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另个帖子其他小伙伴回复的,总结到位。分享给你:仪器设备的计量确认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确认: 这不是在讲“计量确认”,而是讲“确认”。后者包含了前者,前者只是后者的内容之一。 1、计量技术机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 事先索取检定机构的计量授权证书和开展项目表,校准机构的CNAS资质证书和能力表,对计量技术机构资质进行评估,是否符合要求。 这不是对溯源证书的确认,而是事先构建《计量校准服务合格供应商名录》时必须做的工作。 2、检查检定/校准证书信息是否正确 1)被检定/校准测量设备的信息是否正确,包括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等; 2)校准的参数、量值或测量范围是否满足校准策划的要求; 3)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满足1/3要求; 4)其他信息。 实际严格意义上这4项都不是“计量确认”。第1)、2)项是证书信息是否规范的检查,不是“计量确认”。第3)项究竟满足谁的1/3要求?没有说。再说“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该多大就多大,不能简单地认为不满足1/3要求,“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就是错的。第4)项说了跟没说一样。 3、验证参数(如示值误差)、测量范围是否满足技术文件要求/计量要求。 只有这一项才是真正的“计量确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