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四届中日韩计量测试研讨会在韩国召开

 关闭 [复制链接]
duomeiti 发表于 2007-4-9 11: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届中日韩计量测试研讨会在韩国召开
  应韩国计量测定协会的邀请,以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宣湘司长为团长的中国计量代表团一行10人,于2007年3月7日-13日赴韩国参加了第四届中日韩计量测试合作研讨会,会后顺访了韩国产业技术试验院(KTL)及韩国计量测定协会(KASTO)。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日韩计量测试研讨会创建于2004年,由韩国计量测定协会发起。第一届于2004年在韩国召开,第二届于2005年在日本召开,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第三届,此次是第四届。举办中日韩计量测试研讨会的宗旨是,加强中日韩三国计量测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推动中日韩三国间经济贸易的往来。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一是交流中日韩三国未来计量发展的基本思路;二是交流与会各国预包装商品计量监管现状;三是交流能源计量工作发展情况;四是交流远程校准技术的发展;五是交流各国计量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宣湘司长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计量发展现状”的主题演讲,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中国计量法规体系建设、量传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开展法制计量、工程计量、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会上,中国代表团还就“中国C-MARK制度及现状”(所谓C-MARK制度,就是我国在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推行的加强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管理的一种自愿性管理制度。我国推行C-MARK制度始于2001年,在亚太地区是最早的国家,曾于2003年应亚太法制计量论坛邀请,在越南会上作了专题报告。此后,韩国、日本在我国的带动下,也相继开始在本国推行K-MARK制度和J-MARK制度。据悉,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将于2009年在成员国之间推行IQ-MARK制度。)、“能源计量与测量管理体系”、“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以及“中国计量科学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等议题作了大会发言。
  韩国代表团就韩国的计量制度、定量包装商品自我合格声明确认制度、国际标准动态和韩国的国家标准体系等议题作了大会发言。
  日本代表团就电子溯源(e-trace)系统(以下统称远程校准)的技术发展、日本计量机器工业联合会概要、定量包装商品自动组合秤的现状及发展等议题作了大会发言。
  会后,中国计量代表团先后访问了韩国产业技术试验院和韩国计量测定协会。在韩国产业技术试验院,我们与该院院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韩国产业技术试验院隶属于韩国产业资源部,该院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韩国产品的试验评价及品质认证,以及对企业设备的技术管理、计量器具、防止环境污染、医疗器械试验等产业现场所需的各种技术支援业务。在韩国计量测定协会,我们参观了协会的培训设施,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该协会的主要任务:一是负责培训韩国计量检定、校准人员并颁发证书;二是(将要)负责韩国定量包装商品K-MARK制度的推行。
  二、会上值得关注的几个议题
  本届会议共有14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其中下列几个议题特别值得关注:
  1.关于计量科研机构要为产业发展服务的议题。本次会议上,韩国国家计量院的代表作了题为“国际标准动态和韩国的国家标准体系”的发言,主要介绍了韩国国家计量院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从这份发言中,我们明显感到,韩国国家计量院虽然作为国家级的计量科研机构,它的任务是建立及维持国家计量标准,研发标准科学技术,以及普及国家测量标准,但他们时刻不忘韩国国家计量院的存在,其最终目标之一就是为韩国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就是要把研发未来产业的主导测量技术作为该院工作的核心。韩国Bearing Poing公司曾于2004年对韩国国家计量院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作了一次统计分析,结果为,对经济的影响(包括间接效果):2003年为8125亿韩元(约合8.6亿美元),近10年通过校准、检测等直接创造的价值为8600亿韩元(约合9.1亿美元)。
  2.关于远程校准技术应用议题。在2001年法国召开的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已有论文将网络的最新发展应用到了远程校准上,即将被校仪器放在客户使用的地方,通过互联网与传递标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远程校准,达到计量器具量值溯源的目的。当时,仅在电学无线电专业有远程校准技术应用的例子。在本次中日韩计量测试研讨会上,日本国家计量院的代表再次就远程校准技术的最新发展作了大会发言。据他介绍,日本国家计量院从2001年起开始,利用最新的信息网络、光通信及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通讯技术,从事远程校准技术的研究,经过6年的工作,目前该技术已经或将要涵盖时间频率、长度、电学辐射、温度、振动、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发展远程校准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因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量值溯源的障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满足计量器具拥有者的需求,从而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便利。
  3.关于定量包装商品自动组合秤的革命性创新议题。本次会上,日本石田和大和制衡株式会社等企业代表就定量包装商品自动组合秤最新技术的发展作了大会发言。发言称,日本石田和大和等企业,针对商品定量包装中的瓶颈问题,即不可分割商品(如苹果、青椒等)实现快速、准确自动定量组合分装问题,进行了多年潜心研究,并推出了新一代的产品,大大提高了不可分割商品的定量包装自动组合分装的效率,特别是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彻底解决了不可分割商品定量包装的瓶颈问题,实现了准确计量,促进了公平交易,可以说是不可分割商品实现定量包装的一场革命。
 楼主| duomeiti 发表于 2007-4-9 11: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体会和建议
  1.计量技术机构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妥善处理好科研、量传和为国家、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关系。这次韩国之行,无论在会上听到韩国国家计量院的发言,还是在会后与韩国产业技术试验院的座谈,我们都明显感到,作为计量技术机构,特别是国家级计量技术机构,除了要做好建立及维持国家计量标准、研究计量标准的最新技术、进行量值传递及完成法制计量工作以外,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即为韩国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也就是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计量科研,并将其成果,最大限度地迅速转变成生产力,以促进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韩国国家计量院在科研工作中始终把未来韩国产业发展的主导测量技术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帮助企业随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测量问题,帮助企业培育测量方面的专业人才。我国现有计量技术机构达四、五千家,其中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约有两千多家,设置这些技术机构的初衷:一是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二是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行政提供技术保证。在当前形势下,做好上述两大块工作是必须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仅仅把上述两块工作作为自己的使命显然是不够的,应当很好地借鉴韩国的经验,要在保证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上来,投入到服务于市场和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上来。计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一定要有的放矢,服务于科技,服务于经济,服务于市场,服务于企业。市场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检测技术,我们就要提供相应的手段。计量技术机构只有与经济、科技、市场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也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计量技术机构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今国际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次会上,日本代表作的远程校准技术的发展的发言,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继实验室检测、现场在线检测后的一次革命。尽管远程校准技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应该是十分光明的,优势是巨大的。我国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应当密切跟踪这一技术的发展,尽快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我国的计量领域,逐步实现计量器具的远程校准、远程维护、远程控制,从而最终实现不出家门、厂门、院门、国门,就可以将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甚至国际基准。
  3.定量包装技术的最新发展,应当引起我国企业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定量包装商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商家和消费者。但是,不可分割的商品如何实现快速准确的定量包装,又是当今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面临的一个致命难题。本次会议上,日本两家企业的发言,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经过他们多年的研究,目前,已彻底攻克了这一难题,创造性地发明了定量包装商品自动组合秤,将不可分割的商品,实现了快速准确的定量包装。这不能不说是定量包装技术领域里的一次革命。这一技术的最新发展,应当引起我国定量包装企业的高度重视。要密切跟踪和认真研究日本的这一最新成果,尽快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我国定量包装领域,以迅速提高我国定量包装的技术水平。(发布时间:2007-4-9
附件1:第四届中日韩计量测试研讨会会议材料一——计量器具校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
附件2:第四届中日韩计量测试研讨会会议材料二——包装商品量的规定
附件3:第四届中日韩计量测试研讨会会议材料三——日本的计量制度和日本计量振兴协会(JAMP)的构成


[ 本帖最后由 duomeiti 于 2007-4-9 11:39 编辑 ]

abbr_eaa955392fc01efe5e236a1dc72a69fe.rar

15.85 KB, 下载次数: 95

abbr_660fc2aa210a16151f44487f79d6ac66.rar

48.45 KB, 下载次数: 88

abbr_c655b9fa4bb6594349af0a9112fd1180.rar

938.77 KB, 下载次数: 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2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