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不确实度评定那题太难了。

  [复制链接]
lol 发表于 2011-6-19 20: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superwolf

没错,就是这样!可惜了,我把公式记错了,忘了相关项里面的灵敏系数了,结果算错了,也不知道可以得多少分
jhabcd 发表于 2011-6-19 21: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级拉开水平的 。
幽兰猫咪 发表于 2011-6-19 21: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偏导算错了,可惜啊,现在看看分析真的不是很难啊。
GZJL_RGS 发表于 2011-6-19 2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偏导都教给老师了,过程错,结果对
何必 发表于 2011-6-19 2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差点还去做分类讨论

用同一台仪器测两个边长,他们之间存在相关性,
但是是正强相关(r=1)
负强相关(r=-1)
还是弱相关(r为介于-1与+1之间)
题中并没有说明,但是根据题意,好像就是考正相关,所以没去分类讨论
不知道要不要分类讨论
记得论坛上有人曾经发过有关类似的计量不确定度方面的题目,里面的讲解就是有分类讨论的
不知道大家如何作答?
djjwz 发表于 2011-6-19 2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应如下计算:(思路:把l3^2、l2^2、l2^2先作一个整体对待,可避开复杂的偏导计算)
l3^2=l2^2+l1^2                                                        (1)

(uc(l3^2))^2=(uc(l1^2))^2+(uc(l2^2))^2                    (2)

(uc(l3^2))^2=(2l3)^2*(uc(l3))^2                                 (3)

(uc(l2^2))^2=(2l2)^2*(uc(l2))^2                                  (4)

(uc(l1^2))^2=(2l1)^2*(uc(l1))^2                                   (5)

把(3)(4)(5)式代入(2)式就可计出uc(l3)

至于相关性的考虑,案例中没有说明,可不计或分类讨论。
redleaf 发表于 2011-6-20 07: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哎,蒙了,下来半小时,又做出来了,合成应该是14
忘记了,根号的倒数,也是指数啊
郁闷透顶
午夜雪 发表于 2011-6-20 08: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djjwz


   真的跟你握个手,我的思路跟你一样,呵呵
不过我是考虑了正相关的,相关系数+1,结果是14mm
porny 发表于 2011-6-20 08: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臭死了,错把10mm看成1.0mm了。气死我了
djjwz 发表于 2011-6-20 09: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午夜雪


    呵呵,我的QQ:270256902,以后多联系,共同提高。
老土鳖 发表于 2011-6-20 1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蒙着写的 哈哈
jiangjx 发表于 2011-6-20 1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何必


    我就是按弱相关算的,相关系数取的是0.5。
我想虽是用同一台仪器测量测量,但如果用不同测量段,不一定是强相关。不知对不对?
平安福 发表于 2011-6-20 10: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powermo


    是一级的吗?
 楼主| powermo 发表于 2011-6-20 1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owermo


    是一级的吗?
平安福 发表于 2011-6-20 10:04



    是的,二级全是选择题来的.
xfcy01 发表于 2011-6-20 12: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勾股定理,求得AB长为5000mm,
不确定度分量为u1t和u2  相关系数为0 u3^2=u1^2+u2^2=7
U=k*u3=14mm
表达式略
jiangjx 发表于 2011-6-20 1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xfcy01


用同一台仪器测量的两个量,肯定是相关的,相关系数不能为0.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1-6-20 1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1-6-20 12:37 编辑

1数学模型:C=根号[a(2次方)+b(2次方)]
2灵敏系数:这是复合函数的求导问题,设Y(x)=f(u),Y(u)=Φ(x),则:Y′(x)=f′(u)·Φ′(x)
 本例是:C=u(1/2次方),u=a(2次方)+b(2次方)
  所以:Ca=(1/2)[a(2次方)+b(2次方)](-1/2次方)·2a=(1/2)(2×3000mm)/(5000mm)=3/5=0.6;同理Cb=0.8
3求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a=Ca·10÷2=0.6×10÷2=3mm  同理 ub=Cb·10÷2=4mm
4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假设a和b各自独立,则uc=根号[ua(2次方)+ub(2次方)]=5mm
5计算斜边C的长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C=根号[3000(2次方)+4000(2次方)]=5000mm
    因为k=2,所以U=kuc=2×5mm=10mm
答:斜边AB的长为C=5000mm,扩展不确定度U=10mm(k=2)。
  说明:至于有的量友说a、b正强相关,我不知道是否题中给出,如果明确给出正强相关,可认为相关系数为1,uc=3+4=7mm,U=14mm,k=2。如果没有明确规定正强相关,考生假设a、b各自独立也未尝不可。因为虽然使用了同一台测长仪,但是两个直角边的量值不同,测长仪在这两个量值的示值误差不一定相同,不一定测量a的误差大了,测量b也一定大那么多,也许一个大了、正了,另一个却小了、负了,因此a、b不一定就正强相关,假设不相关也是可以的。这种情况在很多测量中都存在,例如用同一台仪器测量形位误差时,就是假设每一个测得值都是独立的,如用水平仪和桥板测量导轨直线度,用自动跟踪仪测量机床导轨垂直度等。
何必 发表于 2011-6-20 12: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规矩湾锦苑


    用同一台仪器测两个边长,他们之间存在相关性,只是不知道相关系数多大

所以,我觉得r的取值应该落在(0,1]区间,不应该包括零,即不会不相关,

所以最后算出的合成不确定度应该落在(5,7]区间,扩展不确定度落在(10,14]区间 (k=2),

我想最终扩展不确定度是不是可以取这个区间的最大值来表示呢??

另外,我觉得这道题的考点应该是考其相关性,只要考虑相关性了,不管相关系数取1或是0.5都应该算正确的

呵呵,纯属个人理解!
jiangjx 发表于 2011-6-20 13: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何必


    同意你的看法。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1-6-20 13: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何必

  说实话,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参数测量是不存在的,至少是在同一个环境条件下,何况使用了同一台仪器。在分析不确定度时,考虑相关还是不相关,还是要看相关性的大小对测量结果的风险有多大的影响。风险影响大必须考虑,影响小考虑就是多余,浪费人力物力。这和舍弃哪些较小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思路是不谋而合的。
  题目虽然没有给出被测斜边的允许公差,但是就两个直角边的测量不确定度看,斜边的公差至少在百分之几,只要题目没有明确给出a、b是正强相关(工作中是标准或者顾客给出规定),至于非强相关的那么一点点的相关性影响,就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追求了。
  另外,对于仪器来说,不同的示值点示值误差并一定不相同,因此对不同大小被测量的影响也不一定就完全相同。所谓正强相关,就是一个参数的误差增大,另一个参数的误差也按相同比例增大。假设两个直角边相等,这就肯定是正强相关了,因为使用了同一个仪器的同一个示值点,a的误差增大,b的误差也一定会增大。换一个示值点,就未必了,比如3000mm时仪器示值误差+2mm,4000mm时仪器示值误差-3mm,这个时候a和b还正相关吗?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1-6-20 13: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1-6-20 13:40 编辑

反过来,如果题目明确告诉我们是正强相关,比如这个时候仪器的示值误差经过检定是(0.5+L/1000)mm,那么3000mm时示值误差为+3.5mm,4000mm时示值误差为+4.5mm。以后随着被测量每增加1000mm,a的误差增加1mm。如果a增加1mm误差,b也一定增加1mm误差,这时a和b就是正强相关了。如果题目并没有告诉我们是正强相关,就完全可能是各自独立,就像我在45楼说的那样,45楼说的情况在常用测量仪器中是常见的情况,大多数检定规程都规定了受检点,每个受检点的示值误差可大可小,可正可负,大小正负完全是随机的,只要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就判定为合格。这种情况下,虽然使用了同一台仪器,由于a、b量值大小不同,它们依旧是可以看作为各自独立。
jhabcd 发表于 2011-6-20 13: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道题目JJF-1059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中没有的类型.比较难,也许是用这来拉分吧.
bbzxks 发表于 2011-6-20 13: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考虑相关性
amanda209 发表于 2011-6-20 13: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昨日之星的观点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1-6-20 13: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再仔细阅读一下JJF1059的6.9条的例,虽然是同一台仪器测量,要注意这是用的同一个量值1kΩ,好比是我在45楼说的,如果是等边直角三角形,就和这个例子一样了,就是题目不告诉我们是正强相关,我们也应该判定它们是正强相关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1 1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