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体系] help!请教一个关于衡器计量确认的问题

[复制链接]
lingboerlai 发表于 2012-3-9 2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本人是企业一名计量管理人员,因半路出家,学的不是计量专业,故对计量知识的掌握远没有坛子里的大虾们深刻。但因企业建立测量体系的需要,帮助相关单位做了衡器计量要求的导出,发现做得不对,但找不出错在何处,故发布本贴,希望坛子里的高人们指点。

磅房商品煤销售计量要求导出
一、导出测量要求
磅房设计用于称量空车及部分轻量载重汽车。依据顾客要求和销售需要,确定磅房煤炭销售测量要求为(6~40)t,最大允许公差为±120 kg。
二、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1)测量范围
可选择(6~40)t。
(2)最大允许误差
    取最大允差的1/5,为±24 kg。
(3)测量不确定度
根据CP=T/6δ
其中:CP为过程能力指数;δ为标准偏差,即测量不确定度;T为最大允许公差。
        δ= T/6CP(CP取1.1)
         =24/6×1.1
             =3.6kg
(4)分辨力
   分辨力取20 kg。
三、需配备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
(1)测量范围
     需配备汽车衡的测量范围取(0-60)t,量程为60t。
(2)精度等级
     取III级。
(3)分辨力
汽车衡的分辨力取10kg

在另外单独做的汽车衡称量过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得出其合成不确定度为14.9kg,
不确定度进行比较,明显不符合要求,而且差距很大。不知道为什么?
 楼主| lingboerlai 发表于 2012-3-9 20: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是引用的公式不对,还是代的T不对。
模式参考了《现代企业计量工作指导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反应堆的导出案例。
总之是本着“导出测量要求——导出计量要求——导出使用测量设备计量要求——实际配备测量设备计量特性”的思路进行。
zhoujidai 发表于 2012-3-10 1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楼主做得是选择衡器时的要求,计量确认是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即计量器具选配后,在使用过程中,每次周期检定/校准后确认检定/校准结果是否还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如衡器检定结果超过了衡器的最大允许误差,该衡器不合格,但是通过计量确认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可以签发继续使用的通知,不至于将该衡器报废。
个人观点,供参考~~~
烟酒茶 发表于 2012-3-10 13: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磅房商品煤销售计量要求导出
一、导出测量要求
磅房设计用于称量空车及部分轻量载重汽车。依据顾客要求和销售需要,确定磅房煤炭销售测量要求为(6~40)t,最大允许公差为±120 kg。
二、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1)测量范围
可选择(6~40)t。
(2)最大允许误差
    取最大允差的1/5,为±24 kg。
(3)测量不确定度
根据CP=T/6δ
其中:CP为过程能力指数;δ为标准偏差,即测量不确定度;T为最大允许公差。
        δ= T/6CP(CP取1.1)
         =240/6×1.1
             =36kg
(4)分辨力
   分辨力取20 kg。
三、需配备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
(1)测量范围
     需配备汽车衡的测量范围取(0-60)t,量程为60t。
(2)精度等级
     取III级。
(3)分辨力
汽车衡的分辨力取10kg

在另外单独做的汽车衡称量过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得出其合成不确定度为14.9kg,


=================

符合要求。


根据CP=T/6δ
其中:CP为过程能力指数;δ为标准偏差,即测量不确定度;T为最大允许公差(工艺要求)
烟酒茶 发表于 2012-3-10 13: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图:
============
讨厌的15字节限制。
1.JPG
2.JPG
3.JPG
 楼主| lingboerlai 发表于 2012-3-10 17: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zhoujidai
谢谢zhoujidai,您说的很对。
 楼主| lingboerlai 发表于 2012-3-10 17: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烟酒茶


    谢谢烟酒茶。
    我先要说明的是,以前根据对T的理解,我认为应该代入容差240,而且代入后数值正好,通过确认。但研究了《现代企业计量工作指导手册》P337,里面导出的2kPa是用于测量的压力表的最大允许误差,而且在求测量不确定度时,公式里代入的就是2kPa。相对应的,导出书里也应代入24kg。结果不对,就还是按照了240kg计算的,结果上次测量体系外审员就提出不应代240kg,而应代入取1/3~1/10之后的24kg。我迷茫了。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做。
    描述的是否有点啰嗦,希望大虾们能看懂我的意思。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3-10 23: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测量能力指数Mcp用1.1显然是错误的。5楼提供的表是针对生产过程的工艺能力指数提出的指标,测量过程的能力必须高于生产能力,如果不能高于生产能力,生产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将会出现严重的错判和误判。应该根据原国家计量局推荐的测量能力指数指标来评定计量要求导出的正确性。原国家计量局推荐在进行一般精度的质量检验与工艺监控时取Mcp=1.5~2.0达到C级标准,为基本满足测量要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3-10 23: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2-3-11 21:01 编辑

针对楼主的案例,推荐的计量要求导出计算书如下,供大家参考:
         东磅房商品煤销售称量过程计量要求导出计算书
一、识别和确认顾客的计量要求
  依据顾客要求和销售需要,确定东磅房煤炭销售测量要求为(6~40)t,最大允差为(0~120) kg(注:顾客不允许有下偏差,给的量越多越好,而我们自身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并不愿意多给,可以承受的能力是最多多给120kg)。因此,顾客的计量要求是:
  测量范围:(6~40)t;  控制限:T=120-0=120kg。
二、由顾客要求导出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
  1.测量范围:(6~40)t;
  2.测量过程允差:
  按三分之一原则,测量过程的允差应小于等于被测参数控制限的1/3~1/10,其中1/3是顾客的起码要求,1/10是我们的成本最高限制,以顾客的最起码的要求取1/3,
  则:T/3=120÷3=40 kg
三、由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导出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
  1.测量范围:
  上网查询,可知≥40t的衡器而最靠近40t的为测量范围(0~60)t的汽车衡;
  2.最大示值允差:
  一个测量过程由测量人员、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和被测对象五大要素组成,汽车衡为自动显示读数,测量人员影响可以忽略,采用直接测量方法,方法影响也可以忽略,因为安装于自然环境下,本地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10℃~40℃,温度变化对重量称量的影响较小,因此测量设备的准确度是称量不可靠的主要因素,估计约占80%。则:
    40×80%=32kg
四、测量设备的选择
  1.测量范围:
  选择汽车衡测量范围为(0~60)t;
  2.示值误差允许值:
  选择分辨力为10kg的汽车衡。根据检定规程规定,日常使用检定中允许示值误差为2×10=20kg。
五、结论
  选择的汽车衡量程60t,大于被测量的最大值40t,满足测量要求。
  选择的汽车衡最大示值误差允许值20kg,小于导出的计量要求32kg,也满足测量要求。
  如果用测量能力指数Mcp评价本方案的测量能力,则:T=120kg,测量设备示值误差是引入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测量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大小约等于测量设备最大示值误差,
  即:U1≈20kg。
  则:Mcp=T/3U1=120÷(3×20)=2.0
  查原国家计量局推荐的测量能力指数表规定,测量能力指数Mcp=1.5~2.0时,基本满足一般精度的检验与监视测量工作要求。因此选择测量范围(0~60)t,分辨力10kg的汽车衡方案,可以满足东磅房商品煤销售称量过程计量要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3-10 23: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规矩湾锦苑 于 2012-3-10 23:56 编辑

  Mcp=T/6σ=T/2U=T/3U1
  其中σ为标准偏差,U为扩展不确定度,U1为测量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注:是在扩展不确定度U中的分量,不是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日常工作中Mcp=T/6σ因为要求出σ太麻烦而并不常使用。常用的公式是,当知道T和U(或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得到U)计算Mcp时,使用Mcp=T/2U。当未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或不知道不确定度,粗略估计测量结果可靠性时,使用Mcp=T/3U1。当实施测量过程前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时,使用变形的公式U1=T/3Mcp。
  计量要求导出的目的是从顾客的要求导出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从而正确配置测量设备。因此应该使用U1=T/3Mcp,不要使用Mcp=T/6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后判定测量方案是否满足测量要求时,使用Mcp=T/2U,也不要使用Mcp=T/6σ。
LLLWWW 发表于 2012-3-11 14: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称个黑煤嘛,
要求高了,就分辨率1公斤0.1公斤1克,标定就请省院国家院搞,党指挥枪,以称为准,称显示多少就是多少呀
算那样复杂,咋就跟个数学家陈景润似的?
呵呵
可惜陈大数学家死了,中央也没给它修个纪念堂,丘成桐还N次咧嘴笑话哥德巴赫猜想球用没有呢

对楼主没意见
对计量无聊透顶卖弄数学,又不实际解决问题,意见大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3-11 21: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LLLWWW

呵呵,老兄言之差矣。
  “顾客是上帝”不可小视,计量要求导出的目的是确保顾客要求得到满足。离开了顾客的计量要求搞计量,永远没有计量的地位。所以GB/T19022-2003(idt ISO10012:2003)从头至尾每一个大条款无不提及“计量要求”。满足计量要求是计量工作的核心,计量要求贯穿于计量工作的始终,确保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宗旨。离开了计量要求,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就失去了目标,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签订合同之前进行合同评审的目的是识别和确认顾客的计量要求;设计完成进行验证就是要验证计量要求导出是否正确,验证计量导出的结果是否能确保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采购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和测量设备应满足计量要求;生产过程工艺控制要满足计量要求;产品终端检验要满足计量要求;最后还要通过顾客满意度的监视结果证明满足了顾客的计量要求。这就是计量管理工作要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理念。
  物质进出企业的称量是事关企业经济利益大事的计量工作,也是企业关键的和重要的测量过程(需要高度控制的测量过程)。就像每个人购买东西,买菜时我们可以允许一斤菜差一两,因此允许使用案秤称量。可是如果买金首饰和贵金属我们还能允许差一两,允许使用案秤来称量吗,此时不能说秤显示多少我们就认多少。这就是计量要求导出的意义所在。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恕我在本帖中使用了非法定计量单位。
 楼主| lingboerlai 发表于 2012-3-13 08: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规矩湾锦苑


这些天一直在研究,顿悟了。多谢规矩湾。
工作中往往有那么些大家都认为正确的,未必真的是对的。 再谢规矩湾。
lxxxzya 发表于 2019-11-21 15: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2-3-10 23:54
  Mcp=T/6σ=T/2U=T/3U1
  其中σ为标准偏差,U为扩展不确定度,U1为测量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注 ...

请教:①按照“Mcp=T/6σ=T/2U”讲的话,过程(工序)能力指数与检测能力指数(也有称为测量能力指数的)可以理解为是一致的,对否?
          ②“Mcp=T/6σ=T/2U=T/3U1”后半部分的"=T/3U1"是如何推导出了,在网上查找无果,还望赐教。
豆花 发表于 2019-11-21 15: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楼主做得是选择衡器时的要求,计量确认是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即计量器具选配后,在使用过程中,每次周期检定/校准后确认检定/校准结果是否还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如衡器检定结果超过了衡器的最大允许误差,该衡器不合格,但是通过计量确认仍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可以签发继续使用的通知,不至于将该衡器报废。
个人观点,供参考~~~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11-22 0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lxxxzya 发表于 2019-11-21 15:15
请教:①按照“Mcp=T/6σ=T/2U”讲的话,过程(工序)能力指数与检测能力指数(也有称为测量能力指数的 ...

  这是7年多以前的帖子了,现在能够搬出来再讨论,说明这个帖子仍然有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大家认真研究。对于你提出的两个问题,我的答复如下,仅供你参考:
  ①按照“Mcp=T/6σ=T/2U”讲的话,过程(工序)能力指数与检测能力指数(也有称为测量能力指数的)可以理解为是一致的,对否?
  答:我认为你说得对。测量过程是工艺过程的一个特殊过程,能力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确是一致的。但在确定能力指数大小时,还是要分清楚是什么过程的能力指数。测量过程是评价工艺过程或生产过程是否合格,是否受控,是否满足要求的特殊过程,因此测量过程的能力一定要高于工艺过程或生产过程的能力,工艺过程的能力指数只要不小于1即基本满足要求,但测量能力指数要基本满足要求,则必须不得小于1.5。
    ②Mcp=T/6σ=T/2U=T/3U1后半部分的"=T/3U1"是如何推导出的?
  答:不确定度由评估得到,八九不离十即可,所以JJF1059.1规定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有效数字不能超过2个。测量结果或测量过程的扩展不确定度U可分为两个分量,来自所用测量设备计量特性(主要是示值误差)引入的分量U1,和除测量设备外,构成该测量过程的测量人员、测量环境、被测对象不稳定等共同引入的分量U2。其中U的绝大部分来自于U1,统计资料显示一般占90%,少数情况U1、U2各占一半。U1和U2相关性很小,U用方和根的方法合成。为确保测量过程的安全性,以最坏情况U1=U2计算,U≈√2·U1≈1.414U1,则2U≈3U1,因此有:Mcp=T/6σ=T/2U=T/3U1。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11-22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豆花 发表于 2019-11-21 15:36
个人认为,楼主做得是选择衡器时的要求,计量确认是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即计量器具选配后 ...

  你说得很对!楼主的帖子就是讲的因企业建立测量体系的需要,所做的衡器计量要求的导出方法,以及导出的计量要求如何应用于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一句话,相同测量设备对于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个企业用于不同的测量过程,检定合格的不一定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检定不合格的也不一定就不满足预期使用要求,企业计量管理的根本任务还是要落实到本企业自身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对测量工作的实际需要,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才是计量管理的重中之重,这就是“计量确认”概念的本质和重要性所在。除了极少数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之外,对于企业的绝大多数测量设备而言,检定也好,校准也罢,目的就是对测量设备进行“体检”,以确定其“身体健康”状况。和每个人上岗工作一样,测量设备“上岗”,不能凭“检定合格证”、“校准证书”这些“体检证明”,而必须凭“聘书”或“上岗证”(GB/T19022讲的计量确认标识)去“上岗工作”(在指定的测量过程从事测量工作)。
lxxxzya 发表于 2019-11-22 08: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9-11-22 00:23
  这是7年多以前的帖子了,现在能够搬出来再讨论,说明这个帖子仍然有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大家认真研究 ...

感谢您的回复,因刚刚接触计量方面工作,小白阶段好多问题弄不清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19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