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计量为基础,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施工项目分散,流动性强,现场环境复杂,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为计量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公司一直重视采用先进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多年来,计量工作一直处于系统管理和控制之中,测量设备配备率达到95%以上,检测率达到100%,从公司到项目工地建立了三级计量管理网络,均设立有专兼职计量人员。
一、建立有效的计量检测体系管理网络
公司建立了以总经理为最高管理者,总工程师为管理者代表的计量检测体系组织机构网络,公司技质部为计量主管部门、分公司技术经理、技质科、项目经理部组成计量检测体系的执行组织机构。公司现有专职计量员8名,兼职计量员122名,参加过技术监督局计量内审员培训的65人次,其中参加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版标准培训并取证的共23人,专兼职计量员中有技术职称的占80%以上。
二、结合实际编制测量管理体系文件
公司依据国家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了《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测量管理体系技术文件》及《测量管理体系记录》四个层次文件,采用专用程序对计量器具进行动态管理。在《技术文件》中规定了主要测量设备的操作规程、自检器具的自校方法、作业指导书、量值溯源图、经营、能源、安全的计量检测策划;按工艺过程编制了《计量检测网络图》明确各施工过程中所需配置的计量器具名称、数量、检定周期、精度要求,为施工的过程控制提供了计量保障。项目工程部根据公司文件要求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计量检测体系策划章节。
三、增加测量设备投入,提高测量精度,扩大业务范围
近年来,我公司增大测量设备购置的资金投入。原先现场全部使用光学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仪器受人员、环境、操作水平的影响较大,现在我们针对面积较大,形状复杂的工程增添了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测距仪等精密仪器,提高了测量精度,保证了施工质量。在试验室的试验检测方面也不断增加设备投入,砼分公司随着生产线的增加,及时购置建筑材料的检测设备,如添加了砂的含水率在线检测,建立健全试验室,确保对原材料进行有效的监控,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保证产品质量。
公司中心试验室完善检测手段,积极开拓试验检测新项目。随着国家标准《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颁布,我公司中心试验室为满足社会需求开拓市场,积极进行试验室改造及设备更新。
四、加强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几年来计量检测体系的运行,我们感到采用ISO10012国际标准比计量定级管理的方式更加科学、系统、完善。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提高了一大步,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发现并弥补了企业的一些管理漏洞。
1、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把计量管理融入到企业整体质量管理之中,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性数据,对于加强和改进项目工程实体质量和质量管理工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以前我们的质量管理重点是对分部分项产品质量的检验、分析、纠正,虽然比ISO9000认证以前有较大进步,但基本上是属于事后检验。 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以后,我们加强了工艺过程的检测控制,对提高过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对于标高控制点、轴线控制点的要求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就给予规定,对沉降观测、坍落度检测、混凝土的测温等在日常工作检查中都给予重点关注,公司这几年都没有因标高和放线失误引起质量问题。由于加强了对混凝土坍落度检测、测温检测都保证了100%。
由于计量检测体系和其他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几年来,企业在施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始终保持100%,优良品率连续5年保持80%以上,并创出一批市优、国优的精品工程。
2、促进了生产技术能力的提高。
近两年来,我们相继承揽了一批市政桥梁、道路、地铁车站和平、立面复杂的工程,由于完善了计量检测体系,提高了检测设备的配置,使我们有能力承揽和完成些复杂的工程。
同时为提高测量精度,减弱误差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仪器进场后,测量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熟练掌握测量操作规程和仪器性能; ②选择风力3级以下,呈像清晰的天气和时段进行观测;③观测时启动全站仪系统误差自动补偿系统,有效降低竖轴误差、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误差对观测值的影响;④观测时,温度读至0.1℃,气压读至0.1Pa,输入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⑤水准测量往返测采用上、下午不同时段进行清除大气、折光对读数的影响,前后视距离控制在40m以内。由于措施得力,精心施测,施工后经评定外业观测数据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对测量数据采用天津市测绘院提供的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后最大点位中误差±1.32mm,最大点间误差±1.28mm,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达到1/180000。取得了建设、监理单位的好评。
3、有利的保障了项目工程制造成本的降低。
由于强化了现场物资材料、水电消耗的计量管理和考核,有效地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消耗浪费,堵住了效益流失的漏洞。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后,项目上加强了对进料、耗料的计量管理,进料时计量考核验收,耗料按图纸和定额计量发放,避免进料损失和耗料的漏洞。
由于强化了现场物资材料、水电消耗的计量管理和考核,有效地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消耗浪费,堵住了效益流失的漏洞。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后,项目上加强了对进料、耗料的计量管理,进料时计量考核验收,耗料按图纸和定额计量发放,避免进料损失和耗料的漏洞。
4、促进了现场管理和安全防护水平的提高。
由于近年来公司在施项目向高、大、难、深发展,传统的安全检查已不适应发展需要。公司要求对各项目部的超高架子、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用仪器进行计量检测。有效的保障了安全量化的考核,现场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近年来共创建市级文明工地52处,连续两届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长安杯。
5、带动了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的提高。
以强化计量管理为切入点,企业基础性管理得到夯实,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九五”期间,企业总产值连续5年突破10亿元大关,在天津市同行企业中保持了领先水平。2004年企业信誉度明显提高,先后荣获了全国最佳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全国工程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五、企业计量体系的不断完善
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的计量管理体系如果只侧重于对测量设备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国际ISO10012新标准提出了在测量设备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对测量过程的控制体系,加强对测量数据的持续监控,才能达到建立企业计量体系的根本目的。只有把“设备管理”与“数据管理”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得到长期稳定的控制。这也是我们企业在计量管理方面持续改进,不断追求的目标。
[ 本帖最后由 cansey 于 2008-12-5 14:16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