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质量控制] 关于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问题

[复制链接]
烟酒茶 发表于 2007-1-29 09: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025中对期间核查的规定,只限于参考标准、传递标准、工作标准

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测量设备都要进行期间核查

问题2:送检仪器的前后是否必须进行核查

问题3:具体的核查方法如何操作


请明白的大侠解答,最好能附上几个具体的范例,多谢
pearl-water 发表于 2007-1-29 09: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所有的测量设备都要,一般是较常用,性能不够稳定,常运到现场检测及恶劣环境下使用的仪器设备才需要进行期间核查.
一般是在两次检定的中间间隔时进行期间核查.
比如精度较高的电子天平,可以用砝码来进行期间核查.
比如万能试验机,可以用测力环,也可以取质量较稳定的国营大厂钢筋试验,再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期间核查.
 楼主| 烟酒茶 发表于 2007-1-29 13: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arl-water 于 2007-1-29 09:37 发表
比如精度较高的电子天平,可以用砝码来进行期间核查.
比如万能试验机,可以用测力环,也可以取质量较稳定的国营大厂钢筋试验,再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期间核查....


这个貌似是重新进行了一次校准啊:'(
评自己的资源就不能进行期间核查吗:L
zyqax 发表于 2007-1-29 13: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测量设备都可以进行期间核查
一、对有配有标准的设备,就比较比如电子天平,可以不定期进行期间核查。
二、对没有现成标准器的设备,可以用一个比较稳定的样品送到别外两家实验室进行测试,然后,与本单位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确定度,这是期间核查的另一种形式。
scshwy 发表于 2007-1-29 16: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1、一般来讲,只对本部门最高标准才进行期间核查,简单地说,就是外送溯源的测量设备需要进行溯源,如果是在本部门内部进行溯源的话,期间核查可以由溯源时使用的测量设备对其进行检/校.
2、期间核查一般是取溯源时间间隔的一半时间进行核查。原则上在一个溯源间隔时间内只做一次期间核查,但当对数据有怀疑时,应适当增加频次,特别是发生过故障的仪器,在修理后的第一个周期内应加大频次,以后视情况而定。送检前后可以选择某一个相对稳定的被测物做实验进行数据比对,以确保溯源期间设备异常的及时发现(如运输过程中,因抖动等原因造成的仪器故障)。且应在体系文件中对运输过程进行控制,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3、核查方法:可参考结果质量的保证和JJF1033对不确定度的验证等相关内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chamer + 1

查看全部评分

淡如水 发表于 2007-1-29 2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核查对象的选择和频次
1  新建立的计量标准装置(器组),新购的测量设备及首次使用的标准物质应适当增加核查频次。
2  需携带到现场进行检定、校准和检测的设备,在携出前和返回后都应进行核查。
3  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可疑现象发生时。
4  被本所其它部门或外单位借用的设备,在借出前和返回后应进行核查。
5  其它需利用期间核查维持设备校准状态可信度的情况。

二、核查方法多种多样,有参照检定/校准的方法,也有一般测试的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是能体现出被核查设备示值或所复现量值的变化趋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chamer + 1

查看全部评分

hanshunbo 发表于 2007-1-31 16: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期间核查的具体工作中需考虑的是哪些设备或标准进行期间核查、采用的核查办法和核查的频次。开展中间核查的测量设备应由实验室在体系文件中做出原则性规定,例如使用频繁的,稳定性差的。
实验室应针对具体的设备或标准的各自特点,从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期间核查方法。期间核查的方法有多种,使用技术手段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常见的有4种,即参加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校准、与另一个设备或几个设备的量值进行比较以及对保留样品的量值重新测定(即利用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其中第四种方法又包括利用设备或测试核查标准的平均值和利用设备或测试核查标准的重复性两种方法。
不同实验室所拥有的计量标准和测量设备的数量和技术性能是不同的,不同计量标准和测量设备在不同的检测/校准活动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实验室需要从质量活动的成本和风险、设备和标准的重要程度以及实验室资源和能力等因素考虑,确定设备和标准期间核查的频率,各专业项目都应针对具体项目制定每一项中间核查的操作方法和程序。
s771a 发表于 2007-2-1 12: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所用仪器中进行抽检,抽检量为所有在用仪器的20%,送检后回来的仪器不用核查,详见计量管理实施准则第四章
三板斧 发表于 2007-2-1 13: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仪器设备

大型的、精密的仪器设备需要期间核查。期间核查需要制定方法。
三板斧 发表于 2007-2-1 13: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间核查的方法

期间核查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比对、自备标准器校准、能力验证等等。具体到不同的计量设备有不同的方法。
三板斧 发表于 2007-2-1 13: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份管理评审报告,请行家指正

管 理 评 审 报 告
编号:                                         
评审时间:2006.11.21
评审目的:为保证我单位建立的质量体系符合准则的要求和我单位的实际情况,使质量体系能够持续、适宜、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对现有的质量体系安排必要的改进或调整,为外审工作做好准备。
评审依据:1.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评审内容:1.质量负责人介绍质量体系首次内审的情况,以及各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2.听取监督员对检测监督情况的报告;3.听取质量负责人关于实验室间的比对结果的分析总结;4.听取办公室负责人关于人员培训的实施情况介绍;  5.听取授权签字人对检测报告质量说明;  6.外审准备要求;  7.其他需要重申和强调的问题。
评审决议:1.目前影响认证的主要因素已经在内审中做了阐述,截止管理评审时,大部分纠正活动已经完成。2.人员的培训要在下一年度继续加强,培训的重点:计算机的使用,检测能力的提高,此项工作由办公室负责。3.外审结束后,要依据考核组的意见和建议,查找自己的不足,在考核组要求的时间内尽快地完善质量体系地运行情况,满足评审准则地要求。
参加评审人员:
主任(签字):                                      日期:
管 理 评 审 报 告
编号:                                         
管理评审报告:   本次管理评审按照日程,有质量负责人司银奎同志作了总体报告,各室负责人就本室实际情况分别作了补充报告,主人韩卫东东对质量体系运行作了总体评价,与会评审组成员经过评审讨论达成共识,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整改措施,具体评审结果如下:1.目前影响认证的主要因素已经在内审中做了阐述,截止管理评审时,大部分纠正活动已经完成。2.人员的培训要在下一年度继续加强,培训的重点:计算机的使用,检测能力的提高,此项工作由办公室负责。3.外审结束后,要依据考核组的意见和建议,查找自己的不足,在考核组要求的时间内尽快地完善质量体系地运行情况,满足评审准则地要求。   通过以上评审结果的可以认为我单位所建立的质量体系符合本单位的管理要求,适应当前标准要求,并持续有效的运行;组织机构、人员合资源配置满足检测需要;纠正合预防措施得到了有效实施;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目标高于市场及用户的普遍要求,并得到了有效实施。
 楼主| 烟酒茶 发表于 2007-2-2 13: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771a 于 2007-2-1 12:41 发表
在所用仪器中进行抽检,抽检量为所有在用仪器的20%,送检后回来的仪器不用核查,详见计量管理实施准则第四章


MS与主题不相符
代文 发表于 2007-4-11 09: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所有的都要做
opensea 发表于 2014-4-18 15: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抽象的。。。
lingboerlai 发表于 2014-4-22 09: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单位最高计量标准、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的关键测量过程使用的测量设备需要进行期间核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31 18: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