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压力/真空] 关于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的测量不确定评定

[复制链接]
richard.zhao 发表于 2007-2-27 11: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的测量不确定评定

各位大虾

我仔细阅读了张丽霞的文章(http://www.gfjl.org/viewthread.php?tid=2918&highlight=%E5%8E%8B%E5%8A%9B%E8%A1%A8),发现以下疑问需要你们的帮助

1. 3.2 为什么要按照分度值的1/5进行估算,为什么认定该误差属于正态分布,为什么估计20%的不可信度?

2. 3.3 为什么认定该误差属于正态分布,为什么估计10%的不可信度?

3. 3.4 为什么认定该误差属于均值分布,为什么估计20%的不可信度?

4. 3.5   为什么认定该误差属于正态分布,为什么估计20%的不可信度?

5.   3.6   为什么认定该误差属于均值分布,该如何估计该类误差的不可信度?

6. 5.3 计算的相对不确定度为3.0%,而在 6中却变为1.5%?

请务必指明相应的缘由和依据,不胜感激!
上帝 发表于 2007-3-2 19: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上班大家都挺忙,就碰上有人问这样理论性这么强的问题

你问的这些东东实际都是规程和不确定分析的理论问题

为什么要按照分度值的1/5进行估算
你看看规程http://www.gfjl.org/viewthread.php?tid=489规程规定的

误差分布的分析
在测量中,要具体确定各种误差分布的规律,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
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结合实际经理和理论分析,对所关心的几种常见测量分别类型给出分析判断。
1.物理来源判断法
根据测量误差产生的来源
如其测量受到至少有三个以上独立的、微小而相近的因素的影响,则可认为它服从或接近正态分布。
又如测量值在某范围内各处出现的机会相等,则可认为它服从均匀分布。
2.图形判断法
就是画图了,呵呵

其它也是理论了,我认为您真要搞懂这些应该看看相关的规程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楼主| richard.zhao 发表于 2007-3-3 08: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版主的指导!

因为我们也需要作不确定度评估,需要决定各项误差到底该定多少的不可信度。

但是找不到相关的依据和出处,是否可以告知?
上帝 发表于 2007-3-3 11: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本书看看,看一个星期我想你就会了
记得好像有一章是置信区间的计算
我算不确定度不算这个的,所以我基本都忽略了
你看看那章

书还是要看的,不能因为厚就不看了
 楼主| richard.zhao 发表于 2007-3-3 13: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应该是关于测量不确定评估的专业书籍,而不是数学方面纯理论的东西。

是否可以推荐一下,如果有免费的电子档就更好了。

有没有人愿意分享的?
上帝 发表于 2007-3-3 23: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书很少哦
也就几本
你可以上卓越网就看看,好像有一本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沙定国写的《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lkw 发表于 2007-3-10 2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20%的不可信度"之类的,你能解释明白吗!请就此举个例子吧!!!!!!!
lkw 发表于 2007-3-10 21: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20%的不可信度"之类的,你能解释明白吗!请就此举个例子吧!!!!!!!
烟酒茶 发表于 2007-3-11 11: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kw 于 2007-3-10 21:40 发表
"估计20%的不可信度"之类的,你能解释明白吗!请就此举个例子吧!!!!!!!

:lol
这个没有谁能解释明白的,不确定度评定,其中很大一块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
你说20%的不可信度,我看还30%的不可信度呢,佛说佛有理,人说人有理,这个没有人跟你计较滴。如果有人问,2字回答:经验:lol

至于分布之说:如果拿不准是什么分布,一律按照均匀分布对待(如果你非要具体的话,还要看JJF1059-1999附录及其他厚厚的几本书了,说句不客气的,看了也没有用,因为你不是研究不确定度的,你是运用的)


注意:不要把测量不确定度看的那么高深,测量不确定度是所谓的学者搞的东西,我们只要会应用、懂得它的评定步骤、原理即可。

最简单的A、B类合成,k=2,就可得扩展不确定度。自由度之流的,一边去:lol 。哪个专家也不能说你评定的不对,他只能说你评定的分量有些简单,有遗漏。你可以回答,俺水平不行,请专家指点,最多再添加几个B类分量即可:lol 。但这个却是企业等应用类最好的评定方式:victory: (专家也这样说的:lol )

[ 本帖最后由 烟酒茶 于 2007-3-11 11:31 编辑 ]
yangyong1977526 发表于 2007-3-11 13: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确定度几点看法

1.任何计算都有其理论基础,不确定度评定也是一样.其理论基础就是概率与数理统计.
2.理论过了关,在加上专业技能的经验.不确定度评定应该不会有太大疑问.
3.关于不确定度评定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也都是因为理论不过硬或者对专业技能经验不足.
4.科学日新月异.理论在实践中是不断更新的.但在更新前,必须要有无数人的实践来验证.但这些人必须先掌握好现有的理论且拥有大量的实践,才有资格对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
5.一般人对自己看懂的理论有兴趣,至于不懂的就人云亦云.或者想当然.这是个弱点,必须克服这个弱点.严于理论学习,挑战自己.这样我们国民素质才能提高,国家技术才能"真正"强大起来.13亿人都这么努力,超越日本,甚至美国指日可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admin + 1 您好 主要是根据威望来升级�

查看全部评分

yangyong1977526 发表于 2007-3-11 13: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工程师烟酒茶提点建议

不知论坛怎么会给个工程师的头衔,作为专业论坛,理论性的探讨应严谨.虽然有些理论目前分歧较大.只是因为理论不够成熟.还有就是我们学习起来不够严禁.也许我们看不懂.但不见得别人看不懂.若大家都是您提到的这种学习工作态度.我们中国计量怎么进步???
  中国计量不进步,制造行业技术怎么提高和超越别人!科技制造岂不永远都是日本和欧美的天下!
巫婆 发表于 2007-3-11 15: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帝 于 2007-3-3 23:33 发表
这种书很少哦
也就几本
你可以上卓越网就看看,好像有一本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沙定国写的《误差分析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这本书我怎感觉那么熟悉,好象我学过.忘了,印象当中那门课期中考试全专业6个班250人左右考试就那么的50人左右及格的而且最高分好象才70分,呵呵.
YUFENG1020 发表于 2007-3-16 1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本书是专门介绍压力计量标准不确定度的。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压力专业委员会组编的《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也许对楼主的问题有点帮助。这个问题理论性太强了,不好弄。
dily2391 发表于 2007-3-16 18: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不确定度啊~考试靠得我都晕死了,就是理论上理解不了它的意思。

而且它又不是一个,好几个不确定度,麻烦!~
dhj0136 发表于 2007-3-17 10: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dily2391 的帖子

我也觉得不确定度会应用就行,不必搞得那么高深
yqsxm 发表于 2007-3-23 09: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

佩服!佩服!还是烟酒茶是老鸟啊!!
dqf10000 发表于 2007-4-5 17: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理论如此  实际不同
guangying_761 发表于 2007-4-9 16: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高深哦,看不懂
仙人球 发表于 2007-4-9 17: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看书是有点难懂,要经常运用才行,我就是建一个标准才又看一下书,这样多容易理解一点,再不懂就问一下前辈们,总有人会告诉你的!
denky 发表于 2007-4-14 21: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资料
zoushuwen 发表于 2007-4-18 15: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lol我需要写自校规程,好烦哟
wjfirst 发表于 2007-4-18 15: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这正是我所需要的。
dgtg16061 发表于 2007-4-23 16: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收获颇深!!
kalitydl 发表于 2007-4-26 09: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那篇文章能不能共享出来啊~!:$
jsntw 发表于 2007-4-27 10: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确定度PINGDINGUHAOG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4 1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