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电阻] [原创]有关金属壳密封精密线绕电阻

[复制链接]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3-24 22: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的帖子

这种电感我有一套,木盒装,是工厂淘汰下来的。体积的确如杯子,精度比较低大约5%,是Q表的配件。

校准192电阻必须有更好的标准电阻,同时要知道如何调整。

我在杰诚168 那里买了好几只0.01%的标准电阻。至于这些电阻的电流其实很简单,就是按照额定功率0.1W、最大功率1W计算出来的。
051688 发表于 2008-3-25 0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3-25 22: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51688 于 2008-3-25 00:28 发表
5%的精度,看来要他也没有太大的价值,而且他那里中间几个整数的电感也已经被别人买走了,我想是没有必要要了。
我也在想杰诚那的电阻可能是被楼主收去了,但不明白楼主为什么放过这只100K欧的没收,是不是手里已经有了,或有更好 ...

100k的我也买了一只,他应该有两只吧。
他这些是BZ3,0.01%的,我以前有一套BZ3C是0.002%的,其实基本差不多。
0.01欧的主要是做测量电流的基准(配上毫伏表),比直流分流器要好得多。分流器也就是电流可以做得比较大,国内但很少能见有0.1级或更高的。国外是有好的但价格相当昂贵。
Guildline9230.jpg
051688 发表于 2008-3-26 20: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51688 发表于 2008-3-31 21: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bgqjm 发表于 2008-3-31 2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4-1 01: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丢失了原始检定证书的则价值要狠打折扣,因为历史的阻值和温度系数都没有了。
尽管温度系数可以自己测试,但没有了初始阻值就很难计算出老化。
当然,一般出厂时都调节到10ppm之内,通过编号可以大致了解出厂年代(但估计根本查不到厂家保留的数据),假设过了20年,现在测试误差仍然在10ppm之内,就知道这20年内变化没有超过20ppm,也就是每年不超过1ppm。
如果你有了原始阻值,那么些年的平均年变化可以更准确的计算出来。

那种电感我的也很轻,里面就是一个线圈。电感很难做成高稳定的,购买价值不太大,这东西不是作为标准电感来生产的。
051688 发表于 2008-4-2 2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4-3 19: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这个电容不常见,查资料CH是复合介质电容,一般采用纸膜复合,以铝箔为电极卷饶而成。
051688 发表于 2008-4-3 23: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4-3 23: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的帖子

没见有这样标的,不规范。
从外形上看类似纸介质的。
051688 发表于 2008-4-6 20: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4-6 23: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SPRAGUE电容我不了解,好象只有其电解比较有名吧?而电解电容再怎么好也是比较差(漏电、损耗等)。不知道你想买什么类型的电容?耐压和容量的大致范围?
051688 发表于 2008-4-9 10: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4-9 10: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 的帖子

317的最高允许结温为125度,塑封的从管芯到外壳的热阻是4C/W,因此20W就是80C,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用的,除非你有能力把外壳的温度保持在(125-80)=45度,相应散热片温度不能超过35度。
用TO3金封的就可以,热阻是2.3C/W,因此20W就是46C,只要管壳不超过79度就能正常工作,或者散热片不要高于69度就可以。当然,最好还是留点余量。
另外,如果你不是连续工作,那么温度还可以下来。
051688 发表于 2008-4-9 15: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4-9 21: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的帖子

我感觉如果用TO3问题不大,关键是平板铝外壳散热不太好,一般的散热器都是有很多长齿突出。可以考虑加个风扇强制风冷,至少要在机壳上多开几排小孔,以利于空气对流。电容可以承受一定的温度,但工作温度超过额定值的确影响寿命,降低机壳/散热片的温度是必须的。
另外,可以考虑两段供电,即当输出比较低的时候把输入电压也改低,这样就限制了最大管压从而降低最大功耗。
051688 发表于 2008-4-9 22: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51688 发表于 2008-4-10 09: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51688 发表于 2008-4-10 18: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4-10 19: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也可以不用云母的。无论如何,两面上硅脂,热阻增加可以忽略,TO3的传导面积很大。。
051688 发表于 2008-4-10 22: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4-10 23: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蓝灰色的绝缘导热胶片,不用加硅脂,因为靠压力就可以使得贴紧,常用在塑封管子上。
但云母的就必须加导热硅脂。
051688 发表于 2008-4-17 17: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lymex 发表于 2008-4-17 19: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的帖子

317的输出端不要加大电容,一般用1uF CBB,最多10uF。
大电容反而降低性能和瞬态响应,同时容易损坏3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9-18 0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