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误差范围(U99)的计算—— 测量计量理论与实务探讨(2)

[复制链接]
csln 发表于 2015-11-17 15: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285166790 发表于 2015-11-17 15:01
那个报告表述是正确的,它的测量报告的结果是误差,然后紧跟着是测量误差的不确定度,表述合理。你举得这 ...

建议您仔细看一下measurement results标注在什么地方再下结论
csln 发表于 2015-11-17 15: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7 16:09 编辑
史锦顺 发表于 2015-11-17 11:57
-
         谢谢csln先生的理解和支持。
         我写东西慢。起早就闷头查资料、写回帖。11点半,一看 ...


论坛里两位知名人士对8#如此简单的问题有如此差异的解读

都成先生认为5520A输出1V标准值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是这个1V的不确定度,这同规矩湾先生的不确定度是上游测量结果真值的不确定度倒是一致

njlyx先生认为误差是测量结果,先生也认为如此

所以现在充分理解了先生对不确定度的指责

我们这些天天做测量的草根从来就没有过云端里专家们的困惑,也根本无法理解先生对测量不确定度的不满,按19#的公式谁是测量结果连思考都不用,迄今为止还没有见过一个认为1.006V不是测量结果

好吧,我也认可先生说误差也是测量结果,但怎么测量结果反而就不能是测量结果了呢?误差也是测量结果检定是可以有的,对于校准,若根本就不计算误差,何来误差是测量结果

更正一下,20#的资料看错了,看成330V档的指标了,您给出的13uV是对的,是10mV的近800分之一,是0.003V的200多分之一,0.003V这个不确定度同5520A一分钱的关系也拉不上,都成先生和njlyx先生一致认为:测量不确定度U95=0.003V(是这个1V的不确定度),其中主要来源于5520A,可能还有重复性、分辨力等,很无语

再一次声明,理解了先生对不确定度的不满和指责,但并不赞同先生的观点
285166790 发表于 2015-11-17 16: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csln 发表于 2015-11-17 15:42
建议您仔细看一下measurement results标注在什么地方再下结论

这里它在表述上确实出了一些纰漏,就像我们有时简单写个"测得值“,“示值”什么的,却没说清楚是标准器还是被校仪器的值,从报告内容看,这measurement results显然是指被校仪器的值,它应该表述更清晰一些。从报告的内容排版上看,不确定度紧接在误差一栏后面,表明的他俩的相关性,符合校准结果报告的格式要求。
我们所说的校准结果的测量结果啊、最佳估计值等等的,必须是跟计量标准提供的值有关,这点是定义规定的,目前还没出现过争论。
都成 发表于 2015-11-17 17: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都成 于 2015-11-17 17:09 编辑
csln 发表于 2015-11-17 15:44
论坛里两位知名人士对8#如此简单的问题有如此差异的解读

都成先生认为5520A输出1V标准值是测量结果,不 ...


首先声明这同规矩湾先生的不确定度是上游测量结果真值的不确定度完全不同。

看来您的理解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这么多人提醒您,您还看不出来,只能批评一下您了。

到目前为止,在坛子里发话的只有您认为1.006V是测量结果,我们不管您的举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管5520A的指标是好是坏,您也可以不必提到用5520A,只说用某一标准源即可,就这些数据而言,如果您肯定是在做校准的话,1.006V一定不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0.003V肯定不是1.006V的,它一定属于标准源给出的1V的,该校准点可以求得示值误差为0.006V,该示值误差在校准活动中被看作是测量结果,而且该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也是0.003V,这些观点都对,唯独您的观点是错误的。

检定或校准是用标准来测量被检定或校准对象,被测提供示值,标准给出该示值下的标准值(测量结果),例如校准一个标准电阻,能说电阻的标称值是测量结果吗?砝码、量块、电容、电感等等量具都一样;指示仪器道理也一样,您的举例是用标准源法来校准,输出具有一定准确度的1V让表来测量;如果是用标准表法,则是调整电源让被校表指示1.000V,而后读取标准表的读数,还必须多读一位以备修约,如读数为0.9942V,请问谁是测量结果?再不明白我也没办法了。
csln 发表于 2015-11-17 17: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7 18:09 编辑
都成 发表于 2015-11-17 17:03
首先声明这同规矩湾先生的不确定度是上游测量结果真值的不确定度完全不同。

看来您的理解能力和水平是有 ...


不想对先生观点对错发表见解,也不想对先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发表意见

只想说5520A输出1V直流电压不确定度史先生清楚明白告诉您了,是:1V点的绝对不确定度  U = 11μV + 2μV = 13μV = 0.013mV

也不用做校准,大凡对电学计量有一丁点了解都不可能认为0.003V这个不确定度是5520A输出1V标准电压的,这不是对5520A作计量校准

请问先生,用3458A或8508之类基准级万用表校准5520A同用5520A校准普通电压表,测量结果是一回事吗?不确定度属于谁是一回事吗?

校准一个标准电阻同用这个标准电阻校准电阻表测量结果是一回事吗?不确定度属于谁是一回事吗?

也请先生品鉴一下12#链接的报告,看看到底谁是测量结果
njlyx 发表于 2015-11-17 18: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jlyx 于 2015-11-17 18:29 编辑

有关“U95=0.003V”的“构成”,16#已补充:可能应见史先生22#的分析。

由于对“5520A”缺乏细致了解,16#妄说了【“U95=0.003V”主要来源于5520A,可能还有重复性、分辨力等。】,特此致歉! .....别人给的东西,究竟包含了些什么还是听他说比较靠谱,是为本人该领受的教训。
 楼主| 史锦顺 发表于 2015-11-17 20: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5-11-17 20:38 编辑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1-17 13:36
  恕我直言,我认为史老师的标题就是混淆测量不确定度和误差范围的典型,史老师说:“扩展不确定度U99是 ...

-
-
      【规矩湾观点】
       恕我直言,我认为史老师的标题就是混淆测量不确定度和误差范围的典型,史老师说:“扩展不确定度U99是以99%概率包含真值的区间;误差范围也是以99%的概率包含真值的区间,二者是等同的。”这就更是将“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范围”画了等号。“仅仅是背书”而脱离实际当然不对,但背离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随意对不确定度加以解释更不能说是正确的。
      【史评】
       不确定度理论问世以来,有下列定义与说法:
(1)称不确定度是可信性;(2)称不确定度是分散性(3)VIM3说不确定度是包含真值区间的半宽。
     (1)的说法莫名其妙。不确定度是kσ, 对正态分布,k取2,可信性是95%,k取3可信性是99.73%。就是说k表达可信性的高低,σ取决于仪器性能。kσ是性能的表征,不是可信性。
     (2)测量的质量取决于偏离性与分散性;而主要是偏离性。只讲分散性而不提偏离性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测得值加减不确定度的区间包含真值,这才是要求,是正题。VIM3的不确定度定义很好;但它回归为误差范围。
      含义(3)不是老史的随意解释,是VIM3的规定。网上绝大多数人认同,当然你规矩湾除外
-
      【规矩湾观点】
      ……误差范围有“允许的误差范围”和“实测的误差范围”两种,前者属于“计量要求”,是“规定”;后者属于“计量特性”,是实际情况。计量特性的误差范围满足计量要求的误差范围,被测参数或被检仪器合格,否则不合格。
      【史评】
       表述正确。
-
      【规矩湾观点】
       “不确定度”是评判所使用的误差范围(通过测量获得的计量特性)值不值得采信的参数而不是误差范围。我赞成“误差理论的测量结果是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这个区间中包含真值”的观点,也赞成不确定度U是包含真值的区间半宽,但不确定度理论的“测量结果”不是测得值加减U,测量结果只能是测得值加减实际的测量误差范围Δ。测得值±Δ这个区间一定包含真值,但测得值±U这个区间中可能但不一定就包含真值。U仅仅是估计出来的包含真值的区间半宽,参考值±U一定包含真值,包含真值的区间位置必须由参考值(真值最佳估计值)确定,而不是由测得值确定
       【史评】
       有关误差区间的表述是正确的。
       对不确定度区间的认识,不符合GUM的明确表达。
       到底GUM是怎样规定的?请看前年我写的一篇短文,见附录。
-
----------------------------------
附录

-
关于Y=y±U的原始文献
-
    我在以前的帖子中,曾凭印象说Y=y±U的表达方式是中国的JJF提出的。最近仔细看GUM,方知此说不妥。
    实际上,在GUM中本来就有这种表达方式。并且表达多次。仔细体味,原来Y=y±U的表达方式竟是不确定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且看GUM的条款以及叶德培先生的译文。

-
(一)Y=y±U表示:由“y-U”到“y+U”是一个区间
(A)  GUM原文
6.2.1 ……The result of a measurement is then conveniently expressed as Y = y ± U, which is interpreted to mean that the best estimate of the value attributable to the measurand Y is y, and that y - U to y + U is an interval that may be expected to encompass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values that could reasonably be attributed to Y. Such an interval is also expressed as y-U≤y≤y+U  (引自《JCGM 100:2008》p23)        
(B) 叶德培译文
……测量结果可方便地表示成
         Y = y ± U
意思是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为y,由 y-U 到 y+U 是一个区间,可期望该区间包含了能合理赋予的Y值的分布的大部分。这样一个区间也可以表示成 y-U≤y≤y+U  (引自叶德培:《测量不确定度》p53)

-
(二)Y=y±U表示测量结果
(A) GUM原文
7.2.3 When reporting the result of a measurement, and when the measure of uncertainty is the expanded uncertainty U = kuc(y), one should
a) give a full description of how the measurand Y is defined;
b) state the result of the measurement as Y = y ± U and give the units of y and U;
c) include the relative expanded uncertainty U/│y│, │y│(此处应为不等号,不等于 0), when appropriate;
d) give the value of k used to obtain U;
e) give the approximate level of confidence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val y ± U and state how it was determined;
(引自《JCGM 100:2008》p25)
(B) 叶德培译文
    7.2.3 当用扩展不确定度U = kuc(y)报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应做到:
    (1)给出对被测量Y如何定义的充分描述;
    (2)说明测量结果为Y = y ± U ,并给出y和U的单位;
    (3)必要时,可给出相对扩张不确定度 U/│y│, │y│不等于0;
    (4)给出获得U时所用的k值;
    (5)给出与区间 y ± U 有关的近似的置信水平,并说明是如何确定的。
(引自叶德培:《测量不确定度》p55)

-
(三)Y=y±U表示测量结果的实例
(A) GUM原文
7.2.4 When the measure of uncertainty is U, it is preferable, for maximum clarity, to state the numerical result of the measurement as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
      “ms= (100,021 47 ± 0,000 79) g ……
(引自《JCGM 100:2008》p26)
(B) 叶德培译文
    7.2.4 当不确定度用U度量时,为清楚明了起见,说明数字结果的方式如下:
        ms = (100,021 47 ± 0,000 79) g
(引自叶德培:《测量不确定度》p55)

-
(四)史锦顺的几个观点
    1 测量结果,包括测得值与测得值的质量表征这两方面的内容。测得值是对被测量的认定值,又称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测量结果中一定包含测得值,这是没争议的。但如何表达测得值的质量,就分别有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理论。
    如何表达测量结果,对任何测量计量理论,都是核心内容。测量结果一定要表明被测量的实际值、测得值、质量表征量三者的关系。
    2 误差理论的测量结果表达为:
          L=M±R                                                                             (1)
    3 不确定度理论的测量结果表达为:
          Y=y±U                                                                              (2)
    4 JJF对GUM的误解
    GUM讲合成不确定度用于测量结果表达,有四种形式;而用扩展不确定度表达测量结果,只有(2)式一种形式。作为原则上照搬GUM的JJF1059.1,在讲合成不确定度用法时,讲四种方法,符合GUM原文;而讲扩展不确定度用法时,也讲四种用法,是不符合GUM强调(2)式的原意的。JJF有权改,但这里改得不好,模糊主次关系。
    5 与叶先生商榷译文
    对±U中的“±”符号,GUM称为“符号”,没说明是加减符号,还是正负符号,不能说是错,但意义含混;叶德培先生把“±符号”译为“正负符号”,这是不妥的。我这里说明:(2)式中的“±”符号,必须解释为:“±”是加减符号,是指操作方法,表明“y”项与“U”项的连接关系;而把“±”说成是正负号,那(2)式就变成了“y”项与“±U”项的乘积,这当然是不对的。
-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1-17 21: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史锦顺 发表于 2015-11-17 20:32
-
-
      【规矩湾观点】

  不确定度理论问世以来,定义与说法按历史发展顺序有多种是正常的。(1)称不确定度是可信性,这是指产生不确定度这个术语的目的,或指不确定度的用处;(2)称不确定度是分散性,这是指不确定度的计量特性,测量不确定度的特性的的确确具有分散性;(3)VIM3说不确定度是包含真值区间的半宽,这是指测量不确定度的本质,人们用测量过程的有用信息估计出来的被测量真值存在区间的半宽就是不确定度。定义之间并无矛盾,只不过有点像瞎子摸象,定义“大象”,不同的人定义了局部一个部分,但都是大象的一部分。不确定度的定义就是需要一个全面的、简捷的定义。
  Y=y±Δ,y是测得值,Δ是误差范围(半宽),意思是由y-Δ到y+Δ是一个区间,这个区间包含了所有测量结果,也包括被测量真值。Y=y±U,如果U表示不确定度,y一定表示被测量真值最佳估计值(又叫参考值),表示由“y-U”到“y+U”是一个区间,这个区间的对称中心y并非测得值,而是被测量真值的最佳估计值,因此被测量(真值)一定会在以真值最佳估计值为中心,不确定度U为半宽的区间内。而Y=y±U,k=2表达方式是分别表示两件事:第一测得值是y,第二y的不确定度(即可信性)是包含因子k=2时为U。虽然使用了同一个符号y,但两个地方的y含义大相径庭。把两个表达方式看成一回事,实际上就是把不确定度U与误差范围(半宽)Δ画了等号。
都成 发表于 2015-11-17 21: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都成 于 2015-11-17 21:46 编辑
csln 发表于 2015-11-17 17:23
不想对先生观点对错发表见解,也不想对先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发表意见

只想说5520A输出1V直流电压不确定 ...


请您再仔细看看自己在8#说了些什么?再去15#和29#看看我是怎么跟您解释的,不要漏掉每一个字,请好好琢磨一下。


您的举例:“1只标称MPEV  1%的直流数字电压表,用5520A校准,测量5520A输出1V直流电压,测量结果为1.006V,测量不确定度U95=0.003V”。且不管5520A的指标如何,就当是一个标准源,您的意思是校准这只电压表,标准源输出1V直流电压,电压表读数为1.006V,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U95=0.003V”如果这样理解没错,那就是您错了。如果愿意我们可以电话沟通。0531-67982775(18日8:30--11:00)
csln 发表于 2015-11-18 08: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8 08:21 编辑
都成 发表于 2015-11-17 21:33
请您再仔细看看自己在8#说了些什么?再去15#和29#看看我是怎么跟您解释的,不要漏掉每一个字,请好好琢磨 ...


谢先生美意,出差赶时间

各自的意思表述很清楚了,您的理解无误,过去从来没有认为这是一问题,引出这个话题很诧异,这几天会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是我错了,会在这里声明,毕竟也算一种杂音
都成 发表于 2015-11-18 08: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csln 发表于 2015-11-18 08:20
谢先生美意,出差赶时间

各自的意思表述很清楚了,您的理解无误,过去从来没有认为这是一问题,引出这个 ...

不着急,我22日~29日出差讲课、评审,这几天在忙着准备。
thearchyhigh 发表于 2015-11-18 09: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hearchyhigh 于 2015-11-18 09:22 编辑
都成 发表于 2015-11-18 08:40
不着急,我22日~29日出差讲课、评审,这几天在忙着准备。


检定或校准是用标准来测量被检定或校准对象,被测提供示值,标准给出该示值下的标准值(测量结果),例如校准一个标准电阻,能说电阻的标称值是测量结果吗?砝码、量块、电容、电感等等量具都一样;指示仪器道理也一样,您的举例是用标准源法来校准,输出具有一定准确度的1V让表来测量;如果是用标准表法,则是调整电源让被校表指示1.000V,而后读取标准表的读数,还必须多读一位以备修约,如读数为0.9942V,请问谁是测量结果?再不明白我也没办法了。

非常赞同都成先生的观点,校准就是要知道被校仪器示值与参考量值的关系,此关系可以是误差、修正值等等,也可以直接给出一个”测得的量值“,注意该测量的量值与参考量值这间是有误差的,同时本身也有分散性。校准是以参考标准为“准”的测量,被校仪器示值或标称值是我多少,在校准这个测量过程中,只是一个”代号“,或者可以说是”测得的量值“,实际测量结果应是参考标准给出的量值。不能因为”人“选择参考标准或被校仪器读取示值就变化”测量结果“。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1-18 12: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是以参考标准(约定真值)为“准”的测量,被校仪器的示值或标称值只是个”代号“,或可以说是”测得的量值“,实际测得值减去参考标准值就是测得值的误差,或称被校仪器的示值误差。
  “1只标称MPEV  1%的直流数字电压表,用5520A校准,测量5520A输出1V直流电压,测量结果为1.006V,测量不确定度U95=0.003V”。意思显然说的是用5520A作为参考标准成了被检仪器1只标称MPEV  1%的直流数字电压表,参考值(标准值)是1V,测得值是1.006V,那么校准结果说明被校仪器的示值误差为0.006V,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得出测得值0.006V的测量不确定度U95=0.003V,相对不确定度Urel=0.3%。如果这样理解没错,0.3%/1%<1/3,满足JJF1094关于U/MPEV≤1/3的要求,说明了本校准方法可靠,校准结果可以采信。现在的校准结果是0.006V,MPEV=1V×1%=0.01V,被检直流数字电压表示值误差检定结果0.006V<0.01V,可判定被检表合格。
  这里需强调的是,不确定度U(不管是U95还是U99)是用来评判校准方法和校准结果是否可采信的参数,不是用来评判被检对象合格与否的参数。不管测得值是多大,如果不能满足U/MPEV≤1/3,哪怕误差小到0,也不能用来评判被检表的合格性。被检表准不准,合格与否要用最大误差(最大示值误差或实测的误差范围)与MPEV(允许的误差范围)相比较。不确定度U与MPEV相比较,即U/MPEV≤1/3,是用来评判校准方法和校准结果的可信性的,这是校准结果能否被用于评判被检仪器合格性的前提条件。业内一些同仁把误差范围(的半宽)Δ与不确定度U不分你我,甚至干脆画了等号,这是不正确的,是概念的混淆。
 楼主| 史锦顺 发表于 2015-11-19 15: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5-11-19 15:49 编辑

-
                                       关于基本概念的争论
-
                                                                                           史锦顺
-
       概念明确,对科技工作很重要。特别是当出现学术是非争论的时候,概念就更要明确。本栏目最近的热烈争论,很有意义。
       本文汇集了已出现的几种观点。也简要地表明了笔者的观点。
       “测量结果”一词的用法,过去的意思是测量得到的结果,一般指测得值。VIM3规定:测得值加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同理,误差理论中,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是测量结果。这个规定,优于往常习惯。应该尽快调整我们应用词语的习惯。在汇总中,把一些作者的“测量结果”改成了“测得值”。
-
(一)观点汇总比较
【题目】
       1只标称MPEV  1%的直流数字电压表,用5520A校准,测量5520A输出1V直流电压,测得值为1.006V,测量不确定度U95=0.003V
-
【观点1】
      测得值:1.006V   
      区间:测得值±U95;区间[1.003V,1.009V]不包含被测量真值(1V)
      观点主人  csln
-
【观点2】
      测得值:1V   
      区间:测得值±U95;区间[0.997V,1.003V]包含被测量真值(1V)
      观点主人:都成、285166790、thearchyhigh  
-
【观点3】
      测得值:系统误差β的测得值是0.006V
      区间:测得值±U95;区间[0.003V,0.009V]包含被测量β的真值
      观点主人:njlyx、史锦顺  
-
【观点4】
       参考值:1V
       区间:参考值±U95;区间[0.997V,1.003V]包含被测量真值(1V)
       观点主人:规矩湾锦苑

(二)对不确定度问题的认识
       自从1993年推行不确定度理论以来,计量中的不确定度评定占不确定评定的绝大多数。计量中的不确定度评定,就是得出题目中的U95(0.003V)来。计量中评定的U95,包括计量标准的误差范围,这是必要的;但又包括了被检仪器的重复性和分辨力等。这有什么意义?正确吗?必要吗?广大计量人员应该明白。理论工作者、计量的规范、规程的制定者更应该彻底搞清楚。不然,昏昏然地干事,费了力,还可能是做负功。不确定度论的一套,对还是不对,值得认真考究。
-
       用5520A 检定电压表,检定的误差由所用标准决定,就是0.013mV.
       检定中,判定合格性条件应该是
                   |Δ| ≤ MPEV – R(标)                                                         (1)
       对本例条件,R(标)=0.013mV,而被检电压表的MPEV=10mV. 标准与被检件误差范围之比约为 q=1/800,可见检定条件十分优越。
-
       现行国家计量规范《JJF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规定的合格性判别条件为
                   |Δ| ≤ MPEV – U95                                                            (2)
       按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如所给出的U95=3mV, 这样q值约为1/3.3,按中国目前的1/3要求还可以;如果按国际通例要求1/4,则检定装置就不符合要求了。那么好的标准,按国际通例,竟然不符合要求,为什么?原来,U95中加进了被检仪器的如重复性、分辨力等特性,这是不合理的。因此JJF1094的判别式(1)是错误的。根据(1)式对检定能力的判断是错误的。
       网上看到,许多检定员为不能达到U95/MPEV≤1/3而困扰。其实这是在检定中不当地应用不确定度U95而产生的。其实,用U95,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是不确定度理论给计量工作造成的麻烦之一。正确的判别式是(1),而不是(2)。
-
       现在的校准,与检定是不同的。如果由校准而提供修正值,要提供确定系统误差时的误差范围,此误差范围包括标准的误差,还要加进被校仪器的重复性与分辨力等随机误差。这里所给出的不确定度3mV,大致就是这个值。
       确定修正值,是计量的一项特殊任务。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的测量(99%以上)是不修正的。计量的主要任务是公证合格性,是量值传递;把修正视为主要任务,不利于合格性管理。奇怪的是如今的“校准”不判断合格性。就是说,挂了“校准证”牌子的测量仪器,可能是不合格的。这是很不利于大生产的管理的。
-
       参照美国安捷伦公司的作法,“校准”必须判别“合格性”。校准了,却没有合格性的判别,极易误事。
-
        那么,有关的不确定度包含不包含真值呢?必然包含真值,此时,第一个真值是标准5520A输出电压的真值。FLUKE 给出的不确定度区间是1000.000mV±0.013mV,该区间内包含FLUKE输出电压的真值。
-
        校准时为给出被检仪器修正值要准确测知被检仪器系统误差的值。这时出现第二个不确定度(所说的3mV,标准的误差加上被校仪器的随机误差),这个不确定度,本质是确定系统误差值时的误差范围。因此,含义为:系统误差的测得值加减U95的区间内,包含有系统误差的真值。即区间[0.003mV,0.009mV]内包含系统误差的真值。
-
        不确定度意义理解上的困难是不确定度定义含混、多变等因素引起的。起初的否定真值可知,后来又不能不说包含真值的区间,扔掉的不得不捡回来。还有那个所谓的“可信性”以及“分散性”“不确定性”等,都是蒙人的,使许多人糊涂。如本网的规矩湾先生至今还坚信 “可信性”的说教。再说也不见效,别人也就不必再费口舌了。不确定度论真害人哪。
-
       用误差理论的语言,极易清楚地说明本案例的问题。
       1 计量的误差(包括检定、校准)就是标准的误差,即为0.013mV。本例计量能力很强。
       2 被检仪器的误差是0.006V,小于指标值0.010V,被检仪器合格。
       3 被校仪器的系统误差为0.006V,确定系统误差时的误差是0.003V。被校仪器的修正值为-0.006V。修正后,减小误差0.006V,却另加入误差0.003V。不修正已合格,可不修正。倘若仪器本来的系统误差变成-0.005V, 修正后的测得值误差为-0.011V,反而超差了。这种情况较少,但不是不可能。马凤鸣、史锦顺等人之所以一辈子不搞修正,原因主要在此。
-
(三)对几种观点的评论
【观点1】
      (1)测得值:1.006V   
      (2)区间:测得值±U95;区间[1.003V,1.009V]不包含被测量真值(1V)
【史评】
       (1)正确
       (2)错误
       测量仪器的指标是1% ,  测量结果为1.006V±0.010V
       真值存在区间为[0.994V,1.016V],区间包含真值1V
       区间不包含真值的观点,错了。错误原因:所评之U95不是“主量值”的误差范围而是系统误差的确定误差范围。
-
【观点2】
       (1)测得值:1V   
       (2)区间:测得值±U95;区间[0.997V,1.003V]包含被测量真值(1V)
【史评】
       (1)错误。
        标准的值是相对真值,不能说是测得值。
       (2)区间不当;包含真值的观点正确。
       标准的指标   不确定度:±0.000013V
       标准的量值区间是[0.999987V,1.000013V] 区间中包含真值1V
-
       区间不当原因:所评之U95不是标准的误差范围而是确定系统误差时的误差范围。
-
       【观点3】本人观点,不重述。
       【观点4】受早期说法“可信性”之毒害,不承认y是测得值;不承认“±”号是加或减,无法构成真值存在的区间;不承认U95是误差范围。无共同语言,没法讨论。
-

285166790 发表于 2015-11-19 16: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准证书的数据结论是:最佳估计值±U。最佳估计值必定来自标准器。不要再提什么测得值了,计量中谁测谁本来就是不一定的,一定要严格按照定义来表述,否则只会造成误导。
thearchyhigh 发表于 2015-11-19 18: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锦顺 发表于 2015-11-19 15:31
-
                                       关于基本概念的争论
-

(2)和(3)都是正确的,我的观点也不止于您的总结。原回复“非常赞同都成先生的观点,校准就是要知道被校仪器示值与参考量值的关系,此关系可以是误差、修正值等等”。现说明:
1、“测量结果”由“测量结果的数值”与不确定度组成,所以对一种参数一次测量只能是一个数值与一个不确定度来表述。
2、校准作为一种特殊的测量,要正确去理解。像楼上的校准例子,换一种说法就没争议了:
             a\现需要测量出电压表示值1.006V时的电压是多少?测量结果是标准源的示值1±0.003(这就是(2)的来源)
             b\现需要测量出电压表示值1.006V时的误差是多少?测量结果是0.006±0.003(这是(3)的来源)
             c\现需要测量出电压表示值1.006V时的修正值是多少?测量结果是-0.006±0.003(以上都是正确的)
3、如果以电压表的示值为“准”的测量过程只能是用该表去校“源”,此时B类不确定度分量是考虑表的准确度,而例子中是考虑源的不确定度。就比如你用该电压表去测量一个未知电压,此时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B类分量,是按1%来计算。
njlyx 发表于 2015-11-19 2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史锦顺 发表于 2015-11-19 15:31
-
                                       关于基本概念的争论
-

赞成(三)
csln 发表于 2015-11-19 21: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9 21:32 编辑

回都成先生:

经反复思考,重读JJF 1059.1相关部分,认为8#的观点没有错误,为慎重,分别咨询了8位计量专业人员,分布在全国四个专业计量部门,工作时间3年至27年,其中7人有电学计量经历,2人专业数表计量,1人从事数表计量27年,1人从事无线电计量,8人均认为1.006V为测量结果,8人师从、经历交叉很少,对问题的认识没有置得考虑的相关性

我的观点:1.006V是测量结果没有任何争议,U95=0.003V没有问题

建议都成先生同贵单位、山东省计量院一线从事电学计量,尤其是数表计量技术人员沟通一下,把结果也展示在这里可好?
 楼主| 史锦顺 发表于 2015-11-19 21: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285166790 发表于 2015-11-19 16:35
校准证书的数据结论是:最佳估计值±U。最佳估计值必定来自标准器。不要再提什么测得值了,计量中谁测谁本 ...

-
请看文件:
(一)国际规范:《JCGM 200-2012》(VIM3) 国际通用计量学名词
2.9
measurement result
result of measurement
NOTE 2  A measurement result is generally expressed as a single measured quantity value and a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
(二)中国规范:《JJF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5.1 测量结果
       注2
       测量结果通常表示为单个测得的量值和一个测量不确定度。
-
       看明白了吗?
       测得的量值,就是测得值。
       不确定度理论的说法:测量结果的表达是测得值加减不确定度。
       误差理论的说法:测量结果的表达是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又叫最大允许误差)。
-
        人们用测量仪器测量一个量,要根据任务的需要选用测量仪器,选定仪器时已知仪器的指标误差范围或U95(最近FULUKE仪器,有的已标不确定度)。测量后,得到测得值。于是就可给出测量结果。
        (1)按误差理论,测量结果是:测得值±误差范围
        (2)按不确定度理论,测量结果是:测得值±U95
        注意,(1)(2)之间,必须选一个。二选一,哪个都必须有“测得值”。
-

csln 发表于 2015-11-19 21: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9 22:09 编辑
285166790 发表于 2015-11-19 16:35
校准证书的数据结论是:最佳估计值±U。最佳估计值必定来自标准器。不要再提什么测得值了,计量中谁测谁本 ...


您这观点太离谱(仅对这个问题),我花钱请您给我校准一只万用表,您给我的测量结果是您用的标准器的值+不确定度,我的表的测量结果在什么地方,我花钱是请您耍着玩的吗?
csln 发表于 2015-11-19 22: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史先生:

CNAS有明文规定,误差是不能作为参数申请认证的,所以您的观点3按规则是不可以出现在有CNAS标记的报告中的
何必 发表于 2015-11-19 23: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csln 发表于 2015-11-19 21:10
回都成先生:

经反复思考,重读JJF 1059.1相关部分,认为8#的观点没有错误,为慎重,分别咨询了8位计量专 ...

2014年全国电磁技术委员会审定由中国计量院起草《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来自全国各省级计量院,国防计量站等参会代表,最后在关于标准值,被校示值,示值误差中哪个做为测量结果,争得不可开交,意见各不统一。
2015年11月全国电磁技术委员会审定由中国计量院起草《多功能校准源校准规范》,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大家都有各自的理解!
我不知道您咨询的专家为什么会有如此统一的见解?

何必 发表于 2015-11-20 0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观点3。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5-11-20 00: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史锦顺 发表于 2015-11-19 21:36
-
请看文件:
(一)国际规范:《JCGM 200-2012》(VIM3) 国际通用计量学名词

  JJF1001-2011的5.1条测量结果注2:“测量结果通常表示为单个测得的量值和一个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包括两个信息,测得值和测得值的不确定度,并非是“测量结果的表达是测得值加减不确定度”。
  误差理论的说法:测量结果的表达是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又叫最大允许误差),测得值±误差范围,这都是正确的,其中符号±表示加减。
  按不确定度理论,测量结果可表达为:测得值±U95,后面还需给出包含因子kp,或有效自由度V。测得值±U95中的符号±不表示加减,只是说测得值的扩展不确定度是U95,U永远为正,没有负的可能性,不应该试图将不确定度与误差范围划等号。两种表达方式分别表述测得值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或称可靠性),不能二选一,而是两种表示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含义。
csln 发表于 2015-11-20 06: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史先生普及什么是测量结果!

感谢史先生证明8#正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6-18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