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81|回复: 16

小弟刚从事计量工作,有几点问题想搞清楚,望论坛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4 17: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公司领导让小弟编写数字万用表企业内部校准规范,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一时理不清头绪

1.为什么不按产品规格书校准,非要按校准规范校准?
2.编写企业内部校准规范的依据?
3.按照不同产品说明书,找出共性误差范围,能包含两种产品的误差范围作为最大误差这种做法合理否?
4.新产品的验收是按说明书的误差来,还是按检定规程上的来?

谢了!
发表于 2016-6-5 07: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产品的验收是按说明书的误差来,编写企业内部校准规范,不用给出被校仪器的误差指标
发表于 2016-6-5 13: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内的校准可以使用,但是要高于国家校准规范,要不你卖出来,客户如何验收?
关于误差的定义现在解释很多种
有90天和365天
具体你可以参考一下其它公司的误差给出的列表
发表于 2016-6-7 15: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照你这样说,每一个工作都可以搞一个企业内部校准,如果你们开展20个项目,就可以有20个内部校准,那还要有国家校准,检定规范规程来干什么?真不知道你们领导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如果可以搞,那么每个企业都这样做,每个事业单位,计量所都这样搞,那得有多少校准规范,我的确想问问有何意义?谁可以给我回复一下。
发表于 2016-6-7 17: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产品验收一般会按签订的合同及技术协议来进行,JJG或JJF提供了验收可采用的方法,比如示值误差如何检,至于你的仪器精度则是按该方法进行检定或校准后的结果来评定产品是否满足合同及技术协议要求。楼主的公司肯定是不具备开展数字万用表检定工作的条件,所以退而求其次采用内部校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允许的,也是企业自主开展计量管理的需要。
发表于 2016-6-8 08: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领导是不是让你写内部作业指导书呀?
校准规范哪能随便编写呢?
发表于 2016-6-8 08: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1.为什么不按产品规格书校准,非要按校准规范校准?
   ----不管是公司的内部校准,还是国家的校准检定,都是优先使用国家的检定规程(JJG)或校准规范(JJF)的相关内容去写。
        如果你需要做内校的这个仪器没有对应的国家规程或规范,你可以根据使用说明书,或者自己公司使用的项目,方法去写。
        这个主要是你写的内部校准规范要求依据,要符合你们公司使用的项目。
2.编写企业内部校准规范的依据?
    -----国家的检定规程(JJG)或校准规范(JJF),仪器设备说明书,公司使用情况综合考虑
3.按照不同产品说明书,找出共性误差范围,能包含两种产品的误差范围作为最大误差这种做法合理否?
    ----同一类设备可以,但你找到的最大误差必须是可以满足你们公司的技术要求的。
4.新产品的验收是按说明书的误差来,还是按检定规程上的来?
    ----按仪器本身的误差要求来验收!  以及你们公司对该设备所使用项目的误差要求来验收!
发表于 2016-6-8 17: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校准和检定不同,你们单位领导要你编数字万用表的校准规范是因为你们单位所使用的数字万用表都不属于强制检定的,可以用校准对待。我回答你的问题如下:1、校准比检定在程序上简单一些。有些不需要校准的项目,可根据现实情况取舍;2、校准当然要校准依椐,这就需要编写校准规范,作为内部作业指导书;3、编者按写校准规范可依椐的文件有:多功能数字表检定规程、数字万用表产品说明书等。
发表于 2016-6-10 13: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line 发表于 2016-6-7 15:35
照你这样说,每一个工作都可以搞一个企业内部校准,如果你们开展20个项目,就可以有20个内部校准,那还要有 ...

个人认为国家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是各类仪表通用的技术要求,为了在计量器具制造者和使用者的供需要求之间达到平衡而制定的基本条款要求。但是从计量器具使用方的角度来看,包括强制检定在内的计量器具,国家乃至行业层面的要求不一定能切合企业实际的特定需求,企业为达到自身产品所要求的质量水平,需要进一步将规程规范中对计量器具的计量属性要求进行细化、具化、严化,这可能就是企业内部校准规范产生的基本原因吧。
发表于 2016-6-12 15: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leottiger 发表于 2016-6-10 13:20
个人认为国家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是各类仪表通用的技术要求,为了在计量器具制造者和使用者的供需要求之间 ...

我觉得楼上正解,可以搞作业指导书。如果非要搞内部校准规范的话,可以全部摘抄JJG和JJF,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写一个校准规范有没有意义,你内部校准了作数吗,行政部门认可吗,既然能送行政部门送检为何还要自己搞内部校准?最多自己搞个期间核查就行了。如果你写了一个校准规范,比如天平校准规范出来,里面的允差、温湿度标准等指标比天平本身的检定规程要求的要小或者要大很多,又有什么必要?再说你写个不确定度评定来判断是不是符合要求了吗?你里面得到的数据是不是经过科学验证过,你自己规定的允差是不是经过验证,如果没有经过验证又有何意义。还有你的所有标准器是不是都是送检的,比如你的天平就只有一台,你要送检一盒标准砝码,这个费用比天平检定本身要贵很多,完全没有必要。我在计量所10多年,从来没有要求写内部校准规范,只是每年都要做期间核查,当然期间核查在单位的程序文件里面有规定。

建议:1、如楼上所说的,搞作业指导书;2、做期间核查;3、如果要写内部校准规范,建议规范里面的指标全部参照JJG和JJF来做。4、如果内部校准规范的指标不符合JJG和JJF要求,可以作出详细说明,比如天平允许误差0.5mg,你们要搞1mg或者0.1mg,不管有没有意义,说明是必须的。5、如果国家没有标准的,参考地方标准,实在没有的,才自行编辑。
发表于 2016-6-16 20: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line 发表于 2016-6-12 15:54
我觉得楼上正解,可以搞作业指导书。如果非要搞内部校准规范的话,可以全部摘抄JJG和JJF,因为我不知道自 ...

1."搞内部校准规范的话,可以全部摘抄JJG和JJF,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写一个校准规范有没有意义,"
   --我也同意您的看法,我见过的内校规范一般都参考JJG或JJF,没有全部摘抄的。
2.“你内部校准了作数吗,行政部门认可吗”
   --对于非强检计量器具,企业完全有权自主决定计量溯源的途径。内部校准规范一般规定的要素有标准器溯源、校准条件、校准流程、校准人员上岗资质和接受标准并经企业批准生效后严格执行,行政部门不认可的理由是什么?
3.“既然能送行政部门送检为何还要自己搞内部校准?”
   --都送行政部门送检,行政部门会不会太忙碌呢?开个玩笑,个人在企业中待得时间较长,和您对于计量工作落地的看法不太一样,总的来说开展内校是企业追求自身实力提高和持续改进质量的必然结果。
4.“如果你写了一个校准规范,比如天平校准规范出来,里面的允差、温湿度标准等指标比天平本身的检定规程要求的要小或者要大很多,又有什么必要?再说你写个不确定度评定来判断是不是符合要求了吗?你里面得到的数据是不是经过科学验证过,你自己规定的允差是不是经过验证,如果没有经过验证又有何意义。”
   ---天平在检定时要求在0≤m≤5×10000段内的最大允许误差±0.5e,确实无法满足企业在最小秤量时的允差要求,(中国药典要求称量精度至少达到所称重量的千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允差无法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对于企业也没有何意义。。。
5.“还有你的所有标准器是不是都是送检的,比如你的天平就只有一台,你要送检一盒标准砝码,这个费用比天平检定本身要贵很多,完全没有必要。”
   ---标准器当然要溯源至国家基准,这是内校开展的根基。企业内部实验室用到的I级2级天平都不少,车间的秤就更多了。而且所有天平在每天使用前都会进行日校的呀,未经过外部检定的天平企业不能用,未经过内部校准的天平企业也不敢用,这个钱不能省。
发表于 2016-6-20 15: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leottiger 发表于 2016-6-16 20:04
1."搞内部校准规范的话,可以全部摘抄JJG和JJF,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写一个校准规范有没有意义,"
   --我也 ...

可能我们处的角度不同,理解的也不同,当然我不会说我说的全对,我的认知也有比较狭隘的地方,我所处的地方是个县级市,企业当对比较少,规模也很小,我们这里的企业搞内部校准的很少,只有两个取得了考核证书,但是行政没有给社公证书。这两个取得的是因为他们各有一种比较多的设备,其余设备均没有取证,都送的质监局进行检定。
搞内部校准当然可以,我考虑的只是实用性和必要性,比如天平,质监部门一年检定一次,这是国家规定的,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一年没有问题,企业在使用的时候一般是使用中检验,误差可以放大一倍,平时使用的时候可以让化验室负责人用砝码自己称一下看是不是准确就行,高精度的天平都配备自校功能,不配备的用天平自带的标准砝码标定一下即可,其实天平稳定性都很好,一个月做一次稳定性考核就够了,顺便标定一下天平,这些事情化验室负责人就可以做了。当然如果你觉得标定一下天平,需要建立一个内校部门,搞一个内校规程,买一套标准砝码,然后请几个人负责管理,设一个部门主管,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事情,然后一个天平太少,就把台秤、分光计、压力机、滴定管、玻璃量具等等这些数量很少甚至只有一台设备的也搞一个内校规程来,不然这么一个部门这么多人不是没什么用了吗。然后每年到期还要送检标准器,还要请质监局的来检定设备。这些成本都是多出来的。而且很多设备根本不用内校,比如台秤这种粗放型的设备。
我觉得从实际一点来说,如果是一个普通企业,就算了。如果是一个很大型的企业,上市公司什么的,可以选几个数量很多,检定费用很高的设备来建标,降低企业成本比较实际,毕竟从企业出发,建立一个部门是为了盈利而不是为了花钱。质量很重要,但不代表一定要搞内校。
发表于 2016-6-23 0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line 发表于 2016-6-20 15:11
可能我们处的角度不同,理解的也不同,当然我不会说我说的全对,我的认知也有比较狭隘的地方,我所处的地 ...

老师在上面提到的都是建设性意见,句句中肯。讲到的也大都是现行计量体制下的实际情况,但是还是有几点不敢苟同。

“搞内部校准当然可以,我考虑的只是实用性和必要性,比如天平,质监部门一年检定一次,这是国家规定的,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一年没有问题,企业在使用的时候一般是使用中检验,误差可以放大一倍,平时使用的时候可以让化验室负责人用砝码自己称一下看是不是准确就行,高精度的天平都配备自校功能,不配备的用天平自带的标准砝码标定一下即可,其实天平稳定性都很好,一个月做一次稳定性考核就够了,顺便标定一下天平,这些事情化验室负责人就可以做了。”
--我考虑的或者说搞内校的企业考虑的也是内校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如果一项工作在企业内既不实用也没必要,早就被lean掉了不是吗。

“比如天平,质监部门一年检定一次,这是国家规定的,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一年没有问题,”
--纠正一下,JJG1036-2008的原文是“天平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这个说法和一年检定一次是有区别的,这里不说了。个人觉得检定校准都只针对当时仪器的状态进行测试判定,扩展一点可以说仪器在两次检定或校准期间是合格的出具的数据有效,至于检定后一年内仪器的性能发生哪些变化,仪器的性能怎么保证,是您提到的部门负责保证吗?换句话说,企业遇到的都是一般情况吗,不见得,如果出现了特殊情况自己连检测手段都没有咋办?

“当然如果你觉得标定一下天平,需要建立一个内校部门,搞一个内校规程,买一套标准砝码,然后请几个人负责管理,设一个部门主管,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事情,然后一个天平太少,就把台秤、分光计、压力机、滴定管、玻璃量具等等这些数量很少甚至只有一台设备的也搞一个内校规程来,不然这么一个部门这么多人不是没什么用了吗。”
--这段恕我不作回应了,没什么实际探讨意义。

“然后每年到期还要送检标准器,还要请质监局的来检定设备。这些成本都是多出来的。而且很多设备根本不用内校,比如台秤这种粗放型的设备。”
--非常赞同,强制检定怎么收费确实一直是热题,国家发改委不也在强调要逐步实施低收费、免收费吗。

“我觉得从实际一点来说,如果是一个普通企业,就算了。如果是一个很大型的企业,上市公司什么的,可以选几个数量很多,检定费用很高的设备来建标,降低企业成本比较实际,毕竟从企业出发,建立一个部门是为了盈利而不是为了花钱。”
--内校与否是基于仪器参与产品质量与合规性的风险决定的,而不是盈不盈利。当然实施内校也不一定非得整个部门出来。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制造企业来讲貌似只有生产部算盈利,至于按您所说把所有非盈利的部门都省掉,不知道这种企业能不能生存的下去?能否举例一二?

“质量很重要,但不代表一定要搞内校。”
--认同,但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个人觉得内校确实可以提高企业对自身仪器性能的认知程度,科学合理的制定预防性维护方法和频率,降低由设备阶段性可靠度所带来的超标风险,增强企业对仪器和产品的信心。
发表于 2016-6-24 09: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leottiger 发表于 2016-6-23 00:42
老师在上面提到的都是建设性意见,句句中肯。讲到的也大都是现行计量体制下的实际情况,但是还是有几点不 ...

一个优质的企业,是应该要搞内校的,这点我是很肯定的,不然企业内部质量肯定不过关,像当时的三鹿奶粉一样,那已经和质量管理没有关系了,直接就是造假,再怎么管理都没用。内校就像要搞内部管理体制一样,是其中一部分。我没有说不搞内校,也只是提一点个人意见来做参考而已。我前面也说了,如果是一个小企业,产品对质量要求不太高的,搞不搞无所谓,如果是大型企业,肯定要搞,但是没有必要全部都搞,尤其是做什么内校的规程规范,只需要做一个期间核查就行了,这个不需要企业自己设计内校规范出来,省很多事情,而且这种期间核查比较简单,对核查标准要求较低,不会增加多少企业成本,单位做一个程序文件,下放到各个项目负责人就好,也不用增加部门。但是做内校规范的话,要涉及到标准器,有校准资质的人员,而且校准的设备要达到一定数量,否则没有意义,只会增加企业成本(只领工资,事情很少的部门)。这样可以选择企业内部数量相对较多的设备来进行内校,或者自行建标,数量较少的设备搞期间核查(实际上所有设备都要搞期间核查),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内校设备就会比较少,成本增加比较多(因为一个企业数量较多的计量器具始终是少数),当然如果需要内校的计量器具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当然是可以的。
个人建议:可以做一个可行性报告,看下需要内校的设备有多少,需要购买的设备,人员工资,花费时间,需质监部门检定和校准的设备的费用等等和只搞期间核查来做一个对比,就知道有没有必要这样做了,因为我对你们企业的内部情况不了解,我只是就我当地企业的情况做一个阐述。(期间核查不合格的设备可以找质监部门重新检定或者重新购买等等)
PS:我说的内校规程规范是指像检定规程一样的东西,而不是如电子天平说明书里面的校准程序。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20:02: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意见!已搞定!
发表于 2016-6-30 22: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line 发表于 2016-6-24 09:09
一个优质的企业,是应该要搞内校的,这点我是很肯定的,不然企业内部质量肯定不过关,像当时的三鹿奶粉一 ...

可能我确实不知道对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小企业现在的具体做法,这个可能您见得比较多了,我没有发言权,也不关注。但是一个企业几百号人,连个正式的执行文件都没有,具体工作如何去落实呢?比如您提到的期间核查也好,我说的内校也好,不把细节明确规定下来,到时操作起来一人一套标准一人一个样,还不如不做呢,切身体验。至于什么可行性报告,让企业遇到一次质量问题发生大规模召回事件时就知道可行不可行了。
对了,还想请教您一下,您提到了“期间核查不合格的设备可以找质监部门重新检定或者重新购买等等”我想知道的是两点,期间检查不合格了难道质监部门重新检定就能合格吗?如果质监部门检定也不合格咋办?直接重新购买就行啦?那我推测这肯定是对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小企业的做法。
发表于 2016-7-1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leottiger 发表于 2016-6-30 22:48
可能我确实不知道对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小企业现在的具体做法,这个可能您见得比较多了,我没有发言权,也不 ...

我说了,大企业可以搞一些数量比较大,对于精度要求比较高,对企业产品质量有直接相关的设备可以搞内校,否则也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物力人力。

设备期间核查不合格,可以送到质检部门重新核对,因为你们没有取得计量标准考核证,不能对期间核查不合格的设备直接判定是否可以使用,所有可以送质检部门复查,确实不合格,返厂维修也不能解决,才能申请报废处理。或者质检部门直接出不合格通知书作为依据提交到企业申请重新购买。如果你们自己建得有计量标准就不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5-2 16:00 , Processed in 0.03986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