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823|回复: 166

[概念] 听老师经常说万分之五标准器最高可以检测千分之几的被...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 10: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听老师经常说万分之五标准器最高可以检测千分之几的被测仪器,求告知。比如我有一个万分之五级的电阻箱,可以检定精度多高的电阻计
发表于 2018-3-7 11: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规氏理伦中的所谓1/3原则,实则就是胡编乱造+瞎臆想出来的歪理邪说,否则就拿出法规性技术文件做依据,即使能拿出技术参考资料做依据也可以,总是动辄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整出些不靠谱的东西,实在是无聊!
发表于 2018-2-24 10: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标准器的精度与被检仪器的精度需要在1/5到1/10吧,之前有过这种说法,只是行业一般采取的简单的方法,并没有依据支持,具体的只有1/3原则有被提及,但也只是针对测量不确定度的,不能直接拿来套用。
发表于 2018-2-24 11: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看检规里面的对标准器的要求啊啊。
发表于 2018-2-24 11: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应该看电阻计检定规程中对标准器准确度等级的要求
发表于 2018-2-24 11: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中对标准器的要求为依据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8-2-27 19: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检定、校准和型式评价的要求应根据JJF1094的规定,按U/MPEV≤1/3确定万分之五标准器最高可以检测千分之几的被测仪器,其中U是检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MPEV是被检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绝对值。
  在进行粗略估计时,可用所用计量标准的最大允差绝对值近似代替U,因此你的计量标准的最大允差绝对值是万分之五,被检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3倍的万分之五,即被检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应≥1.5‰。
  实际工作中应该依据被检测量设备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确定所用计量标准是否满足要求。但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提出要求的依据也是JJF1094,几乎所有的规程/规范都不会违背U/MPEV≤1/3这个判别式。因此,你的万分之五级的电阻箱,可以检定精度不高于(或低于)千分之一点五级的电阻计。
发表于 2018-2-28 16: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言的只是一种大致估算的方法。具体应查看技术规范的要求,楼主所提的问题不够具体,比如电阻箱和被检电阻计的量程是否对应?因为电阻箱每个盘的准确度不一样,如果你没用到第一个盘,那么准确度就达不到万分之五了。
发表于 2018-3-1 19: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自己的问题是基本说清楚了,埋怨楼主没有用。实际测量工作(检定/校准也是测量活动之一)中经常会遇到类似于“万分之五标准器最高可以检测千分之几的被测仪器”,或反过来问“千分之五的被检仪器需要什么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进行检定”、“最大允差绝对值千分之五的被测参数应该使用什么准确度等级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这种问题。
  回答这种问题,一定要根据三分之一原则(检定/校准这种测量活动根据JJF1094的规定要求)进行“计量要求导出”。只有识别和确定了被检参数的测量要求,才能导出所用测量设备(检定活动的测量设备是计量标准)的计量要求。确定了被检参数的测量要求和所用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楼主的提问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迎刃而解了。
发表于 2018-3-1 21: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提出的是一个具体的专业技术问题,拍拍脑袋就提出所谓“1/3原则“解决不了楼主的问题。直流电阻参数具有国家的检定系统,规程规范也比较完备,应当建议楼主依据国家的技术要求判断,这个问题不存在任何难以理解之处。
    在这种问题上,真的不宜不懂装懂,误导别人。
发表于 2018-3-2 0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楼主所提出的是一个具体的专业技术问题,已经具体到“求告知”“万分之五标准器最高可以检测千分之几的被测仪器”,例子更具体到“万分之五级的电阻箱,可以检定精度多高的电阻计”。回答问题者应该明确告知提问者检定的电阻计准确度等级到底有“多高”,本论坛中的量友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知道“依据国家的技术要求判断”,故弄玄虚地“建议楼主依据国家的技术要求判断”,明知道而故意不告诉别人,等于吊人胃口,没有回答。
  的确,“在这种问题上,真的不宜不懂装懂,误导别人”,但故弄玄虚不直接回答别人,对别人的问题回答的玄乎其玄,让人家云里雾里,以彰显自己水平高,也并不是正确的回帖子的方法。我认为回答问题就应该直截了当回答到底多高,或者告诉人家要查的检定规程编号、名称、第几条几款或查第几页第几行及哪一张表格。
  我所回答的是,即便不知道检定规程,或根本就没有检定规程,也可以按JJF1094的规定用计量要求导出的方法自行确定,因为检定规程的要求也就是根据JJF1094的规定确定的。其实用不着查检定规程,一眼就可以粗略估计出万分之五级的电阻箱,可以检定精度不高于(或低于)千分之一点五级的电阻计。这种简易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计量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督巡查,及管理体系内审员、外审员审核现场测量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是否满足测量过程的预期使用要求。这些人在生产现场巡查与审核,没时间查阅各技术领域里的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他们巡查和审核目的也并非仅仅看测量设备有无检定合格证,有检定合格证而不满足测量过程的预期使用要求,照样要开“不符合项报告”,要求其进行整改。
发表于 2018-3-3 12: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主这个问题确实没有具体答案,实在是没办法“直截了当”的回答出来。

        我觉得,在指责其他量友之前,应注意自己参与讨论时的学术风气,起码也应该大致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最基本的常识,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资格去指责别人。
        “用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来近似代替U”这个荒谬绝伦的观点,大家在这个论坛里批驳过很多次了!好像也只有一个人坚持这个观点。凡是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评定过不确定度的人,都知道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这个东西,计量标准引入的只是一个分量,怎么能够近似代替所有的分量呢?!大家自然是不会认同这个荒谬观点的。现在居然来建议“管理人员,内审员,外审员。。。”依据这个荒谬绝伦的东西,来否定计量合格证,开具不符合项。。。。。。。
        建议大家当个笑话,看看笑笑就算了,这种东西实在是不值得一驳。


        回到楼主的问题。众所周知,电阻箱各个盘的最大允许误差并不相同,前面两三个读数盘的准确度最高,后面依次下降。所以,电阻箱可以检定什么等级的电阻计,首先要确定可用到哪个盘;随后还得考虑电阻箱可承受的电压和电流,确保安全使用;最后再查询有关的规程或规范,按规定检定。

看看电阻箱准确度特性吧:
A5A1E394-A12F-4A89-9D8A-27CE9B65A86A.jpeg
发表于 2018-3-3 12: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然,电阻箱的准确度指标处在一个在很宽的范围内,最终达到什么等级,与使用有关。

再看看某人的所谓三分之一原则,是不是站得住脚呢?
E296CE55-B679-4396-9239-AFF8102C69B9.jpeg
发表于 2018-3-3 13: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低阻表,再看看高阻的,三分之一在哪里?
你“一眼就可以粗略估计出”的东西靠谱吗?
7A85E76F-FD24-424E-8117-D547AEAF574B.jpeg
发表于 2018-3-3 19: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知识了,谢谢 。
发表于 2018-3-3 21: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赞成11楼所说“在指责其他量友之前,应注意自己参与讨论时的学术风气”,我觉得在技术讨论中压根就不应该有“指责其他量友”的风气,因此也不存在“之前”或“之后”。我从来都欢迎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无论其意见对错,亦或是大家戏称的菜鸟式的观点,都应该以平等的地位得到尊重。我反对的正式极少数人常常以自己的“地位”、处在“上层建筑的单位”和“专家”的口吻自居,一遇到与己不同的观点就挥舞着大棒和高帽,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专家高大上形象,拿出看家的本领在公众媒体中天天骂街。
  凡是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评定过不确定度的人,都知道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这个东西,计量标准引入的只是一个分量,怎么能够近似代替所有的分量呢?
  答:的确,凡评定过不确定度的人,包括没有评定过而了解不确定的评定的人,都知道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这个东西,计量标准引入的只是一个分量。但所有的人也都知道计量标准特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在所有分量中占据了“大头”,原国家计量局在计量定升级时期做过统计,这个分量与总量的比约为90%,在现场简易评估实施的测量方法是否满足被测参数的测量要求,怎么就不能近似代替总量呢?就连绝大多数的检定规程也都是根据被检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用这个简易方法制定所用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许多检定规程在规定了检定方法后,还不忘加一句允许采用其它满足1/3原则的检定方法,这是不争的事实。
  12和13楼能够接受我在10楼建议的“回答问题就应该直截了当回答到底多高,或者告诉人家要查的检定规程编号、名称、第几条几款或查第几页第几行及哪一张表格”,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以这种正确的态度回答楼主或其他量友提出的问题。需要提醒的是,12和13楼给出的表格规定仍然不会违背JJF1094的规定,只不过在≤1/3的基础上选择了1/4和1/5,说明“一眼就可以粗略估计出”的东西,仍然非常靠谱。在此我再重复1/3原则的含义是:
  测量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可用所使用的测量设备的MPEV近似代替)不得大于被测参数控制限T(注:T是全宽)的1/3。比值越小测量工程越安全,同时测量成本也越大,为踩好安全性和测量成本的钢丝,一般取比值1/3~1/10。被测参数风险性小就向1/3倾斜,风险性大就向1/10倾斜。检定/校准风险性高于一般产品的检验,因此JJF1094取比值为1/6(注:T=2MPEV)。12和13楼给出的两个规程规定了比值为1/8和1/10。只有风险特别巨大的被测参数才会不惜测量成本,选择小于1/10的比值,一般企事业单位基本上不会遇到需选择比1/10小的比值。
发表于 2018-3-4 11: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JJF1094挂在嘴边不停的念叨,竟然连其最基本的内容都理解错误!JJF1094说的1/3是什么含义?,建议去仔细看看,应该不难理解吧?!

        然后就会突然发现,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混为一谈是多么的荒谬。被所谓近似所忽略掉的,恰好是最需要关注的因素,显然就是大家日常进行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按照这种荒谬的观点,还评什么不确定度呀?计量标准的MPEV总是已知的呀?直接近似不就完事了吗?

        知道为什么在上面贴的规程里面没有找到“1/3”吗?因为我没有贴全,那个低阻规程说完对标准器的要求后,下面还有近一步的要求呢!呵呵,还是贴出来吧!
        这样就看清楚了吧?所以,最基本概念一定要搞清楚!
44BFE1E8-E4E4-4359-AA30-5217C8C8C945.jpeg
发表于 2018-3-4 2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3-4 03:46 编辑

不懂装懂是15楼某人一贯的忽悠伎俩,不仅不懂装懂,而且还恶喜好信口开河瞎编臆造。“三分之一原则”似乎成了某人包治百病的一副狗皮膏药,到处都去贴。chuxp量友晒出的检定规程截图证据清清楚楚的表明标准器的允许误差与被测对象的允许误差之比是1/41/5的关系,可这位不懂装懂之人却说:“1213楼给出的表格规定仍然不会违背JJF1094的规定,只不过在≤1/3的基础上选择了1/41/5,说明‘一眼就可以粗略估计出’的东西,仍然非常靠谱。”按照这种逻辑,岂不是说“≤1/2”更靠谱。简直是荒唐透顶。

众所周知,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已经对所使用的计量标准提出了最低要求,如:压力表检定就必须是“≤1/4”原则;液位计的检定,要求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U95(而不是最大允差的绝对值)应不超过被检液位计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41/5。达不到这个要求,或降低计量标准的要求,或提高被校对象的准确度等级,就不能开展检定。因此,“三分之一”原则在这些场合下,本身就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这位干了几十年计量的人,到现在也就干成这种臭水平,将不确定度与误差混为一谈,说出这种不靠谱的话。

发表于 2018-3-5 00: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那么多贬义词讨论技术问题有害无益。JJF1094说的1/3是什么含义,的确不难理解,5.3.1.4条说得再清楚不过:“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U95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 之比,应小于或等于1:3,即U95≤(1/3)MPEV。”。请注意MPEV=T/2,是控制限T的“半宽”,换算成全宽,比值1/3就是1/6,所以JJF1094在应用1/3原则时适当向1/10做了倾斜。
  近似评估设计的测量方案可信性非常简捷和有效,技术主管领导签批新的测量方案时,确认所设计的测量过程有效性是实用的,计量管理人员现场巡查及管理体系审核员现场审核测量过程是否受控,所用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要求时,简便、快捷而有效。但,近似终归是近似,以近似计算否定精确计算必要性是错误的,同样以此否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必要性同样是错误的。通过全面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评判所设计和使用的测量方案可信性,是测量过程设计人员的职责。设计人员给出了所设计的测量方案不确定的评定报告,技术主管领导即可直接用不确定评定结果判定测量方案的可行性,决定是否批准下发实施。如果设计人员没给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技术主管领导可退回设计方案,要求进行不确定的评定,当然也可以按1/3原则并近似确认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决定是否批准和签发。
  为什么在上面贴的规程里面没有找到“1/3”是你的原因造成,只有你自己回答。你承认因为你没有贴全,说“还有近一步的要求”,并将原文补充贴出来,很值得赞许。
  你应该清楚16楼补充的6.1.2.2条讲到“由标准器、辅助设备及环境条件等”给检定方案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一个“等”字包含了“人机料法环”诸要素,这就是测量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而我说的“近似方法”却只有计量标准“一”个占了不确定度的大头,最主要的要素,所以我多次强调“近似”这两个字。
  另外你还应该发现你补充的6.1.2.2条使用的包含因子k=3,而不是大家默认的k=2。根据U95≤(1/3)MPEV和k=3,反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就是uc≤(1/9)MPEV。再按默认k=2,由U=kuc,可得U≤(2/9)MPEV,2/9=4.5,回头再看看你12和13楼给的两张表4,标准器与被检仪器的准确度等级或基本误差之比,是不是在1/4.5左右非1/4即1/5?如果换算成全宽,就是我说的1/8和1/10,仍然符合1/3原则的比值选择在1/3~1/10。
发表于 2018-3-5 11: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说法与JJF1094不符,是你错了还是国家规范错了?按你的说法,仅仅标准器的就占了MPEV的1/3,那么,别的影响因素一点都不能有!显然,这个测量是无法进行的。

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占“大头”???是典型的瞎编乱造,贴得出证据吗?大家整天都评定不确定度,怎么没发现存在这个情况?

关键是,这样荒谬的观点,还要长篇大论的辩解,意义何在?把你自己明显荒谬绝伦的观点说成是“真理”,批驳其他量友都是理解错误了,意义何在?你的观点曾经有人认可过吗?自己不应该反思一下参与技术讨论时的学风吗?
发表于 2018-3-5 12: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检定规程
发表于 2018-3-5 14: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在≤1/3的基础上提出“岂不是说‘≤1/2’更靠谱”,正应了其人所说“简直是荒唐透顶”。众所周知计量学所遵循的是三分之一原则,同样连小学生都知道1/2>1/3,难道说比值1/2比1/3更靠谱吗?那就看此人有没有本事将1/3原则篡改为1/2原则了。
  众所周知,检定规程规定压力表检定时1/3原则的比值必须是1/4,换算为控制限全宽为1/8,这是因为检定过程的风险比一般产品检验的风险大,压力表涉及安全防护,其风险又比一般计量器具风险大,因此在1/3原则的常用比值1/3~1/10选择中向1/10倾斜,选择了1/8。这是1/3原则在压力表检定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有的人却故意混淆是非搞出一个什么“压力表检定就必须是‘≤1/4’原则”来,企图达到“‘三分之一’原则在这些场合下,本身就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否定计量学中最为常用的“三分之一原则”普遍适用性,确实可笑、可悲。
  将“不确定度与误差混为一谈”的,的确大有人在,因为偏离了本主题帖讨论的核心议题,本人不会受楼上转移话题的企图进一步发表意见,我只提醒此人瞪大眼睛看清楚,我从来都反对将“不确定度与误差混为一谈”。在本主题帖中我也一直强调测量过程的扩展不确定度近似等于所用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最大值。“近似等于”指的是量值的大小,概念上仍是天与地之别。即便量值大小“相等”,也是“近似”的,不是“全等”,因为构成测量过程的要素是“人机料法环”,除了“机”还有其它。
发表于 2018-3-5 23: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在≤1/3的基础上提出“岂不是说‘≤1/2’更靠谱”,正应了其人所说“简直是荒唐透顶”。众所周知计量学所遵循的是三分之一原则,同样连小学生都知道1/21/3,难道说比值1/21/3更靠谱吗?那就看此人有没有本事将1/3原则篡改为1/2原则了。

检定规程明明规定1/41/5,某人整出个1/3出来,1/3不大于1/4吗?你1/31/4靠谱,为什么1/2不可以比1/3靠谱呀?同样的逻辑你用就成了真理,别人用就成了谬误是不是?你有本事将chuxp量友晒出的两个检定规程对计量标准的要求改成1/3呀。小学生都知道1/21/3,也就这位“学术流氓”明知1/31/4,还要说1/3原则在要求1/4的场合下“仍然非常靠谱”。

众所周知,检定规程规定压力表检定时1/3原则的比值必须是1/4,换算为控制限全宽为1/8,这是因为检定过程的风险比一般产品检验的风险大,压力表涉及安全防护,其风险又比一般计量器具风险大,因此在1/3原则的常用比值1/3~1/10选择中向1/10倾斜,选择了1/8。这是1/3原则在压力表检定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有的人却故意混淆是非搞出一个什么“压力表检定就必须是‘≤1/4’原则”来,企图达到“‘三分之一’原则在这些场合下,本身就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否定计量学中最为常用的“三分之一原则”普遍适用性,确实可笑、可悲。

所以说此人不懂装懂一点都没有错,现在又东扯西绕扯起安全防护、风险比一般计量器具大。没什么嚼头了吧,压力表都是强检的吗?其他器具就不涉及医疗卫生、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了吗?风险就不大了吗?那数字压力计涉不涉及安全防护呀?看看JJG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对所使用的计量标准是如何要求的吧:

a.png

b.png

是不是这1/2就不靠谱啦?检定规程规定的技术要求不是“必须的”是什么?连检定规程的强制性都不懂还“可笑、可悲”,你自臭不觉吧。

“由标准器、辅助设备及环境条件等”给检定方案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一个“等”字包含了“人机料法环”诸要素,这就是测量方法的扩展不确定度。

这又是一处典型的不懂装懂的忽悠误导之作,将五大要素合成的不确定度说成是其中之一的“法”的不确定度。众所周知,测量过程(即规程所说的“检定方案”)的不确定度由人、机、法、环四大要素构成,唯独不应包括“料(被测对象)”,如果评定过程无法将“料”的影响分离出来单独评定,则应将“料”的影响降至最低。否则就应当称其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占大头的往往不是计量标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而是被测对象“料”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发表于 2018-3-6 00: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自己不明白什么是“三分之一原则”,把“1/3原则”的比值仅看成只能取1/3,似乎取1/4、1/5、1/6、1/8、1/10都是对1/3原则的大逆不道,不知道1/3原则的比值取值范围一般是1/3~1/10,只有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可以不计测量成本取小于1/10的比值,因此在22楼提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检定规程明明规定1/4或1/5,某人整出个1/3出来,1/3不大于1/4吗?你1/3比1/4靠谱,为什么1/2不可以比1/3靠谱呀?”
  需要提醒对三分之一原则很不理解,对帮他指点迷津的人又极不尊重的那个人,三分之一原则在检定/校准领域里应用时,如果遇到当前计量检测技术难于突破≤1/6时(换算为半宽是JJF1094的1/3),允许放宽要求到1/4(换算为半宽是1/2)。例如JJG875对0.05级(含)以上数字压力计检定,以及高等级量块的检定等,比值就选择了半宽的U/MPEV≤1/2。这个≤1/2其实就是U/T≤1/4,仍然属于1/3原则(U/T≤1/3)的具体应用实例。
  我不得不再次告之,1/3原则的比值并非只能取1/3,而是取≤1/3。至于实际应用中该取多大的比值,每个专业领域,以及每个专业领域里被测参数准确度要求高低都会不同。但无论取什么比值,绝不允许违背U/T≤1/3。U/T>1/3的测量方法一定要推翻,给出的检测结果一律无效,检测结果不得用于被测参数的符合性判定,主管测量方案生杀大权的技术主管领导绝不能将这种设计方案批准下发实施,否则酿成的一切后果谁批准谁负责,这个基本原则就是三分之一原则的真谛,只要搞计量检测活动,就不允许越雷池一步。
发表于 2018-3-6 16: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某人不懂装懂纯粹就是在这里搅屎。12楼、13chuxp量友晒出的截图,以及我22楼的截图明明是说计量标准与被校对象两者的最大允差(MPEV)之比,可这位四六不分将误差与不确定度混为一谈,扯到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U与被校对象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之比(U/MPEV1/3)。chuxp量友早已在16楼的截图中给出了这一比值的要求,可这位木鱼的脑袋到现在都还看不明白,还在这里大粪教屎说一大堆屁话。16楼截图中的1/312楼、13楼截图中的1/4、1/5是一回事儿吗?哪部规程规范里规定了0.05%的电阻箱可以检定0.15%的电阻计呀?满足不了规程规定的1/4要求,你1/3还靠什么谱呀?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1/3原则用得着你这种无人敢恭维的臭水平来宣传吗?睁大眼睛去看看清楚,楼主的问题到底是两允差绝对值之比,还是不确定度与允差绝对值之比吧,连不确定度U与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都没有拎清楚,还要没完没了的胡搅蛮缠唠叨个没完。不要把三分之一原则看成是一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在要求更高的国防军工计量和军事计量领域,就要求量传的不确定度比为4:1,三分之一原则在这些领域那就是不靠谱。即便是JJF1094,说的也是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U95与被测对象的MPEV之比,也没有强调必须满足三分之一原则。就凭你这张嘴说“真谛”就是真谛啦,你说“不允许越雷池一步”就不能越啦,狗屁。正如chuxp量友19楼最后一段所言:这样荒谬的观点,还要长篇大论的辩解,意义何在?把你自己明显荒谬绝伦的观点说成是“真理”,批驳其他量友都是理解错误了,意义何在?你的观点曾经有人认可过吗?自己不应该反思一下参与技术讨论时的学风吗

发表于 2018-3-6 18: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1/3原则用得着你这种无人敢恭维的臭水平来宣传吗?如果真的不懂三分之一原则,那就真的放下臭架子认真听一下别人那些被你所污蔑的“无人敢恭维的臭水平宣传”。楼主的问题是:“一个万分之五级的电阻箱,可以检定精度多高的电阻计?”,国家回答这个问题的权威规范是JJF1094的U/MPEV≤1/3,尽管你对这个回答极端反对,但这就是国家规范的权威回答,容不得你“这位木鱼的脑袋到现在都还看不明白,还在这里大粪教屎说一大堆屁话”。
  JJF1094的U/MPEV≤1/3判别式是计量学三分之一原则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型式评价(以下统一简称测量)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其中U是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全称应该是所用计量标准给测量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MPEV是被测对象的最大允差绝对值。请那个“木鱼的脑袋”看清楚,是≤1/3,不是=1/3或≡1/3,三分之一原则的比值一般应选择1/3~1/10,不是只准选1/3,因此16楼截图中的1/3与12楼、13楼截图中的1/4、1/5都是三分之一原则,在三分之一原则方面是“一回事儿”,只不过选择的比值在1/3~1/10范围内大小不同而已。
  关于允差与不确定度,我也多次讲过,判别式U/T≤1/3是三分之一原则的基本式,U/MPEV≤1/3是三分之一原则在检定/校准中的具体应用。U/MPEV≤1/3的U是校准过程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其中U里面的大头是所用计量标准的误差给校准过程或校准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记为U0),因此U0≈U。而这个U0的大小近似与计量标准的最大误差(记为MPEV0)相等,所以U≈U0≈MPEV0。将U≈MPEV0代人U/MPEV≤1/3,可得MPEV0/MPEV≤1/3,翻译成大多数检定规程的语言就是计量检定中所用计量标准的最大误差绝对值与被检计量器具的最大允差绝对值的比值不得大于1/3。
  有人问:这样荒谬的观点,还要长篇大论的辩解,意义何在?把你自己明显荒谬绝伦的观点说成是“真理”,批驳其他量友都是理解错误了,意义何在?你的观点曾经有人认可过吗?
  答:我的回复除了好心告诉你,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向大家提供一个与你不同的观点。你的观点是否“荒谬绝伦”,我不评价,我的观点是否有人认可,我从来也不在意,全由大家自己自由评价,其意义就是防范技术论坛中只见挥舞大棒和高帽子的人“在这里大粪教屎说一大堆屁话”,却阻隔其它新鲜空气的进入。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是哪一个人说错就错了。因此我从不“批驳其他量友都是理解错误了”,也从不认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是“真理”。“屁话”也好,“真理”也罢,我认为应鼓励各种不同观点都平等地充分表达,大家相互切磋,相互帮助,因此我只讲自己的观点。但我绝对反对在技术论坛中大行骂街、骂人之风,大行打棍子、戴帽子、挖苦讽刺之风。请高喊“反思一下参与技术讨论时的学风”的人自己也反思一下参与技术讨论时那种骂街、骂人习气是何学风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3-29 16:41 , Processed in 0.0529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