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概念] 听老师经常说万分之五标准器最高可以检测千分之几的被...

 关闭 [复制链接]
xqbljc 发表于 2018-3-7 11: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规氏理伦中的所谓1/3原则,实则就是胡编乱造+瞎臆想出来的歪理邪说,否则就拿出法规性技术文件做依据,即使能拿出技术参考资料做依据也可以,总是动辄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整出些不靠谱的东西,实在是无聊!
路云 发表于 2018-3-7 14: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1/3原则用得着你这种无人敢恭维的臭水平来宣传吗?如果真的不懂三分之一原则,那就真的放下臭架子认真听一下别人那些被你所污蔑的“无人敢恭维的臭水平宣传”。楼主的问题是:“一个万分之五级的电阻箱,可以检定精度多高的电阻计?”,国家回答这个问题的权威规范是JJF1094U/MPEV1/3,尽管你对这个回答极端反对,但这就是国家规范的权威回答,容不得你“这位木鱼的脑袋到现在都还看不明白,还在这里大粪教屎说一大堆屁话”。

搞搞清楚楼主所说的“万分之五级”到底是不确定度U,还是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MPEV再来插嘴行不行?将计量标准(电阻箱)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万分之五)视为扩展不确定度U,到底谁是木鱼的脑袋,谁在大粪教屎,大家一目了然。

JJF1094U/MPEV1/3判别式是计量学三分之一原则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型式评价(以下统一简称测量)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其中U是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全称应该是所用计量标准给测量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MPEV是被测对象的最大允差绝对值。请那个“木鱼的脑袋”看清楚,是≤1/3,不是=1/3或≡1/3,三分之一原则的比值一般应选择1/3~1/10,不是只准选1/3,因此16楼截图中的1/312楼、13楼截图中的1/4、1/5都是三分之一原则,在三分之一原则方面是“一回事儿”,只不过选择的比值在1/3~1/10范围内大小不同而已。

1/3还用得着你这位木鱼的脑袋来教吗。将16楼截图中的1/312楼、13楼截图中的1/4、1/5看成是“一回事儿”,言下之意就是扩展不确定度U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是一回事儿。一回事为什么规程起草人吃饱了撑着要写两条要求呀?一回事为什么JJG837-20036.1.2.2条不要求≤1/4呀?计量标准与被测对象的最大允差绝对值之比应选择1/4~1/10,与检定扩展不确定度U与被测对象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之比应选择1/3~1/10是一回事吗?

U/MPEV1/3U是校准过程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其中U里面的大头是所用计量标准的误差给校准过程或校准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记为U0),因此U0≈U。而这个U0的大小近似与计量标准的最大误差(记为MPEV0)相等,所以U≈U0≈MPEV0。将U≈MPEV0代人U/MPEV1/3,可得MPEV0/MPEV1/3,翻译成大多数检定规程的语言就是计量检定中所用计量标准的最大误差绝对值与被检计量器具的最大允差绝对值的比值不得大于1/3

全部都是没有任何证据依据,自己瞎编出来的东西,将“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混为一谈。众所周知,前者理论上是不包括被测对象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业内比较认同的是“校准和测量能力CMC”),后者与被测对象自身性能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强相关,往往被测对象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占大头。“U0≈U。而这个U0的大小近似与计量标准的最大误差(记为MPEV0)相等,所以U≈U0≈MPEV0”,这是从哪阴间里翻出来的理论啊?没有证据东西那就是胡说八道。按照这种逻辑,12楼、13楼的截图中为什么不要求≤1/3呀?检压力表的计量标准为什么不要求≤1/3呀?以下是液位计检定规程规定对所使用的计量标准的要求:

a.png

b.png

像这样的案例多得很,在这些场合选用“1/3”那就是不靠谱,靠谱的是选用“≤1/4”。

我的回复除了好心告诉你,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向大家提供一个与你不同的观点。你的观点是否“荒谬绝伦”,我不评价,我的观点是否有人认可,我从来也不在意,全由大家自己自由评价,其意义就是防范技术论坛中只见挥舞大棒和高帽子的人“在这里大粪教屎说一大堆屁话”,却阻隔其它新鲜空气的进入。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是哪一个人说错就错了。因此我从不“批驳其他量友都是理解错误了”,也从不认为自己的观点一定是“真理”。

你啥时候不说别人的观点错误啊?啥时候没说过其他量友理解错误啊?光天化日之下如此厚颜无耻的撒谎,是不是还要截几张图出来帮你验证一下呀?“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是哪一个人说错就错了。”这话还比较在理。谁的观点都可以评价,但评价要有证据。说自己对要不要拿出对的证据?说对方错要不要举证错在哪里?你啥时候不是自拍脑袋、瞎编臆造、不举证、不演示的说张三错,说李四错,说国家标准错,只有你对呀。别人举证你不举证,别人演示你不演示,这也叫公平、平等?既不拿证据证明自己对,也不拿证据证明别人错,这与强词夺理、胡说八道有什么区别呀?还“新鲜空气”呢,整个论坛也只有你这位学风恶劣的“学术流氓”在此破坏正常的学术氛围。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7 16: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什么是三分之一原则,我在23和25楼已经说得够详细了,对于26楼的长篇大论其糊涂到至今仍然吧三分之一原则的比值选择限定在只能是1/3,也就只能由他继续糊涂着吧,自己糊涂还不允许别人发表一点不同看法,还要天天在论坛中骂人、骂街,的的确确“整个论坛也只有这位学风恶劣的‘学术流氓’在此破坏正常的学术氛围。”,我的观点不再重复,不理他也罢,就请这位有强烈“封贴”欲的人再发一个帖子作为“封贴”吧。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8 01: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26楼的长篇大论再次重复了他的陈词滥调,实在是浪费量友们的眼球,不值得大家再给他做什么“指导”,本人也没必要再重复驳斥。如他所骂,“整个论坛也只有这位学风恶劣的‘学术流氓’在此破坏正常的学术氛围”,自己不懂还要在此满口恶臭天天骂街,天天骂人。对26楼的简单问题,我的观点在25楼、23楼已经说得够详细了,为避免此人污蔑本人“玩失踪”,就做个简单回答如下吧:
  12楼、13楼的截图中为什么不要求≤1/3呀?
  答:12楼、13楼的截图中仍然符合三分之一原则,是1/3原则在低电阻表和高阻器检定中的具体应用。
  检压力表的计量标准为什么不要求≤1/3呀?
  答:我已经多次说过,检定过程的风险高于一般测量过程的风险,因此在具体应用1/3原则时,比值在1/3~1/10中适当向1/10倾斜,取了1/6,而压力表因与安全防护有关,风险性又大于其它一般计量器具,再次向1/10倾斜而选择了1/8。U/T换算成U/MPEV(全宽T换算成半宽MPEV),1/6、1/8就变成了1/3、1/4。26楼提到的JJG971的比值仍然是1/3原则的具体应用,在1/3~1/10中适当向1/10倾斜选择了1/8和1/10。
csln 发表于 2018-3-8 17: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8 01:21
  26楼的长篇大论再次重复了他的陈词滥调,实在是浪费量友们的眼球,不值得大家再给他做什么“指导”,本 ...

不要再喋喋不休卖弄什么三分之一关系了,你根本不懂

测量能力指数的3倍与计量中的三分之一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时间频率计量中计量标准的准确度比被检高一个数量级,是1/3到1/10向什么地方倾斜了呢?
路云 发表于 2018-3-8 20: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3-8 00:39 编辑

搞搞清楚到底是谁限定只能在1/3吧,如此不要脸的造谣诬陷还振振有词。电阻计检定规程明明规定计量标准的最大允差应小于等于被检对象最大允差的四分之一,是哪位婊子说的万分之五的电阻箱可以检千分之一点五的电阻计呀?自己不懂装懂还堂而皇之说成“表达不同观点”,没有任何证据的胡说八道,还好意思说这是“反驳”。参与本主题讨论的所有量友,有谁认同你这机械套用1/3原则整出来的千分之一点五的电阻计呀?既拿不出证据又死不认错,在证据面前还要不识相的强词夺理胡搅蛮缠的狡辩。所以才会被大家一致推举为“学术流氓”,嘴贱难耐,天天招骂,天天找骂。

呵呵,还有谁有这份闲工夫来污蔑此人“玩失踪”啊,不打自招吧。

12楼、13楼的截图中仍然符合三分之一原则,是1/3原则在低电阻表和高阻器检定中的具体应用。

这也叫具体应用?明明规程规定计量标准与被检对象的MPEV之比应小于等于1/4,尽管1/4小于1/3,但1/3大于1/4却装痴卖傻避而不谈,1/3在这里就是不靠谱。“≤1/3”也只能视为充分条件,还有“≯1/4”这一必要条件怎么不说啦?撇开这一必要条件不说,一味强调满足1/3,那我说也满足1/2何错之理?

我已经多次说过,检定过程的风险高于一般测量过程的风险,因此在具体应用1/3原则时,比值在1/3~1/10中适当向1/10倾斜,取了1/6,而压力表因与安全防护有关,风险性又大于其它一般计量器具,再次向1/10倾斜而选择了1/8U/T换算成U/MPEV(全宽T换算成半宽MPEV),1/61/8就变成了1/31/426楼提到的JJG971的比值仍然是1/3原则的具体应用,在1/3~1/10中适当向1/10倾斜选择了1/81/10

22楼截图中数字压力计的1/2你怎么不说啦?那又是什么原则的具体应用啊?检定数字压力计过程的风险要低很多是不是?是不是又要说国家规程错啦?无理都要搅三分,一个十足的无赖、搅屎棍。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11 02: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csln 发表于 2018-3-8 17:56
不要再喋喋不休卖弄什么三分之一关系了,你根本不懂

测量能力指数的3倍与计量中的三分之一根本就不是一 ...

  你可以提出“测量能力指数的3倍与计量中的三分之一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的观点,我也不评价你懂不懂。我们可以相互反驳对方的观点,评价谁懂不懂不是本论坛的责任和义务。我只讲我的观点,测量能力指数的3倍与计量学中的三分之一原则关系是极其密切的,首先并无你所说的“测量能力指数的3倍”,原国家计量局推荐的测量能力指数中指出,对于一般的尚可满足要求的质量检验与工艺监控中,其测量能力指数不得小于1.5。写成不等式就是Mcp=T/(2U)≥1.5。这个不等式的来源其实就是“1/3原则”的逆向表达式。由“1/3原则”的表达式U/T≤1/3,得2U/T≤2/3,进一步可推出:T/(2U)≥3/2。因为T/(2U)=Mcp,3/2=1.5,所以Mcp≥1.5。完整的表达式是Mcp=T/(2U)≥1.5。由此可见原国家计量局推荐的测量能力指数Mcp≥1.5就是计量学的三分之一原则的另一种说法。
  时间频率计量中计量标准的准确度比被检高一个数量级,是1/3到1/10向什么地方倾斜了呢?
  答:三分之一原则是U/T≤1/3,一般情况下比值取1/3到1/10,在风险特别巨大时可以不计测量成本选择小于1/10的比值。26楼提到的JJG971的比值选择了1/8和1/10(半宽是1/4和1/5),“时间频率计量中计量标准的准确度比被检高一个数量级”,这是因为时间频率计量是十大类计量中准确度最高的,对其而言相对于其它计量领域测量成本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因此选择了比值1/20,用半宽表述就是1/10,也就是所谓的“一个数量级”。每一个科学领域在使用三分之一原则时,选择的比值都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怎么不一样,都不允许大于1/3,这就是测量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高一个数量级”是三分之一原则在时间频率计量中的具体应用。
xqbljc 发表于 2018-3-11 12: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计量中的三分之一原则”“是测量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这个莫须有的“基本原则”法规性技术文件的依据在哪里?如果没有法规性技术文件做依据,即使能讲出有专业技术资料或教科书内容做依据也可以,什么都没有,那就只能说这个莫须有的“基本原则”只能是拍着脑袋瓜杜撰出来的,就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路云 发表于 2018-3-11 23: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科学领域在使用三分之一原则时,选择的比值都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怎么不一样,都不允许大于1/3,这就是测量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高一个数量级”是三分之一原则在时间频率计量中的具体应用。

22楼我就晒出了1/2的截图证据,31楼最后一段我也一再追问,可这位“学术流氓”既要插嘴,又不正面回答。那不是大于三分之一吗?国防军工计量和军事计量要求不大于四分之一,大于四分之一在这些领域根本就不靠谱,居然还说“这是1/3原则的具体应用。那22楼的截图(JJG 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是不是1/2原则的具体应用啊?“但不管怎么不一样,都不允许大于1/3”,这纯粹就是没有任何证据的胡说八道。

a.png

b.png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12 00: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34楼的作者认真看一下我对22楼的回复,如果你没看见,我再重复一下:
  有的人自己不明白什么是“三分之一原则”,把“1/3原则”的比值仅看成只能取1/3,似乎取1/4、1/5、1/6、1/8、1/10都是对1/3原则的大逆不道,不知道1/3原则的比值取值范围一般是1/3~1/10,只有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可以不计测量成本取小于1/10的比值。因此在22楼提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检定规程明明规定1/4或1/5,某人整出个1/3出来,1/3不大于1/4吗?你1/3比1/4靠谱,为什么1/2不可以比1/3靠谱呀?”
  需要提醒对三分之一原则很不理解,对帮他指点迷津的人又极不尊重的那个人,三分之一原则在检定/校准领域里应用时,如果遇到当前计量检测技术难于突破≤1/6时(换算为半宽是JJF1094的1/3),允许放宽要求1/4换算为半宽是1/2)。例如JJG875对0.05级(含)以上数字压力计检定,以及高等级量块的检定等,比值就选择了半宽的U/MPEV≤1/2。这个≤1/2其实就是U/T≤1/4,仍然属于1/3原则(U/T≤1/3)的具体应用实例。
  另外,34楼复制粘贴的JJF(军工)7和GJB5109,众所周知军工行业的风险比一般产品行业的风险大,在“1/3原则的具体应用”时比一般产品行业要求就更严,使用三分之一原则时选择的比值1/4(标准的用语是4:1)只会比1/3更小,这再次证明了三分之一原则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应用中,比值的选择“不管怎么不一样,都不允许大于1/3”的原则性绝不允许突破。自己举的例子已“正面回答”了自己,铁证如山,却还要大骂自己举的例子“纯粹就是没有任何证据的胡说八道”,实乃灼灼怪事!请问这位天天骂街的“学术流氓”还要指责自己的铁证“不正面回答”,你到底要什么样的“正面回答”?
chuxp 发表于 2018-3-12 13: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 所谓的“1/3原则”被某人描述成了一个十分奇怪的东西。

        首先,具备超级的伸缩性能,从1/3一直可延伸到1/10,甚至于说,只要小于1/3,就都属于1/3原则。
         其次,如何正确运用这个所谓原则,有个标准,就是必须以某人说的为准,别人观点若不同,就都是错误的。

        但是,退一万步说,就算某人说的正确,大家也很难理解呀?!怎么执行呢?大家请看看他的基本观点。

        某人在32楼说:“每一个科学领域在使用三分之一原则时,选择的比值都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怎么不一样,都不允许大于1/3,这就是测量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高一个数量级”是三分之一原则在时间频率计量中的具体应用。”
        
        紧跟着在35楼又说:“三分之一原则在检定/校准领域里应用时,如果遇到当前计量检测技术难于突破≤1/6时(换算为半宽是JJF1094的1/3),允许放宽要求到1/4(换算为半宽是1/2)。例如JJG875对0.05级(含)以上数字压力计检定,以及高等级量块的检定等,比值就选择了半宽的U/MPEV≤1/2。这个≤1/2其实就是U/T≤1/4,仍然属于1/3原则(U/T≤1/3)的具体应用实例。”
chuxp 发表于 2018-3-12 13: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自己都没弄清楚的东西,就不要拿来用于指导别人了。

重复一下之前说过的观点:
    楼主所提出的是一个具体的电学计量专业技术问题,直流电阻参数具有国家的检定系统,规程规范也比较完备,应当建议楼主依据国家的技术要求判断,这个问题不存在任何难以理解之处。

    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必要去自己研究这个问题,依据子虚乌有的所谓1/3原则去揣测,去估算,去分析,得不到任何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3-12 13: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的精密仪器专业本科生,我特别能理解规矩湾版主。
xqbljc 发表于 2018-3-12 15: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耀煌 发表于 2018-3-12 13:38
作为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的精密仪器专业本科生,我特别能理解规矩湾版主。 ...

       呵呵,所谓的“规矩湾版主”,早已是过去式了。放弃老黄历吧。
路云 发表于 2018-3-12 1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人自己不明白什么是“三分之一原则”,把“1/3原则”的比值仅看成只能取1/3,似乎取1/4、1/5、1/6、1/8、1/10都是对1/3原则的大逆不道,不知道1/3原则的比值取值范围一般是1/3~1/10,只有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可以不计测量成本取小于1/10的比值。因此在22楼提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检定规程明明规定1/41/5,某人整出个1/3出来,1/3不大于1/4吗?你1/31/4靠谱,为什么1/2不可以比1/3靠谱呀?”

我31楼就已经指出,就是此无赖把“1/3原则”的比值看成只能取1/3,所以才整出个“万分之五的电阻箱可以检千分之一点五的电阻计”来。检定规程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写着计量标准与被校对象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之比应为1/41/5,即便是按照这位无赖的逻辑,那也应该是1/4~1/10。大于1/4整出来的千分之一点五的电阻计,除了这位学术无赖到现在为止拿不出任何证据的说它“靠谱”,还有谁认可这一观点啊?谁不认为这是自拍脑袋胡编乱造的瞎扯蛋呀?说好听一点这叫所谓的“执着”,说难听一点这就是“拧种”。除了东扯西绕重三道四的答非所问,没其他能耐。

比值的选择“不管怎么不一样,都不允许大于1/3”的原则性绝不允许突破。

JJG 837-2003《直流低电阻表检定规程》和JJG 690-2003《高绝缘电阻测量仪(高阻计)检定规程》明明规定不允许大于四分之一,你凭什么依据“三分之一原则”整出个“千分之一点五的电阻计”来呀?这不就是嘴贱难耐吗。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13 02: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已经说得够清楚了,也够详细了,我不再重复。有的人自己不懂三分之一原则,自持高傲不愿意听不同意见,“东扯西绕重三道四的答非所问”也就罢了,还要天天骂街骂人,这种人是否他自己所骂的那个“说难听一点就是‘拧种’”,是否“嘴贱难耐”,也就由他吧。
yangzhaosheng 发表于 2018-3-13 10: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事论事吧,措辞各方面的能不能温和一点呢。
oldfish 发表于 2018-3-13 12: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2-27 19:13
  检定、校准和型式评价的要求应根据JJF1094的规定,按U/MPEV≤1/3确定万分之五标准器最高可以检测千分之 ...

“检定、校准和型式评价的要求应根据JJF1094的规定,按U/MPEV≤1/3确定万分之五标准器最高可以检测千分之几的被测仪器,其中U是检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MPEV是被检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绝对值。
  在进行粗略估计时,可用所用计量标准的最大允差绝对值近似代替U,因此你的计量标准的最大允差绝对值是万分之五,被检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3倍的万分之五,即被检测量设备的最大允差绝对值MPEV应≥1.5‰。
  实际工作中应该依据被检测量设备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确定所用计量标准是否满足要求。但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提出要求的依据也是JJF1094,几乎所有的规程/规范都不会违背U/MPEV≤1/3这个判别式。因此,你的万分之五级的电阻箱,可以检定精度不高于(或低于)千分之一点五级的电阻计。”


1.您引用的文件是JJF1094,它规定了仪器特性评定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校准检测的依据,校准检测应该是至少2台仪器之间的操作或关系,即至少1台标准和1台被测;仪器特性评定并不一定需要2台仪器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我们对某台仪器进行特性评定,可以只根据某些数据只对某台仪器进行特性评定。所以您引用了1094不太恰当。

2.您引用的1094中的1/3原则,这个原则只是规定了在1/3原则下,在使用仪器或测量点的合格判据时,是否应该考虑校准不确定度;而并不是说可不可以校准或测量。对于校准来说,1/2原则下也可以校准,只不过待定区会大一些。因此,应该引用相应的校准或检定的技术文件,而不是1094。

3.按照您的观点,最终能够得出的结论是,“用0.05%的电阻箱校准或测量不超过0.15%的电阻表时,可以不考虑不确定度的影响,直接判定被测表的数据合格与否”;而不能得出“0.05%的电阻箱”可以检定(校准)不超过0.15%的电阻表”这一结论。而且这还是在不考虑检定规程是否有更高的要求的情况下。

4.校准检定依据规程规范是显而易见的。1094中的1/3原则应该是检定规程中的最低要求,但检定规程可能还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您仅以1/3原则来推断出“0.05可以检0.15%”这个结论是不负责任的。

5. 我只反驳您在这个主题下的第一篇帖子,后面您的回帖我没仔细看。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13 14: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oldfish 发表于 2018-3-13 12:58
“检定、校准和型式评价的要求应根据JJF1094的规定,按U/MPEV≤1/3确定万分之五标准器最高可以检测千分之 ...

  1.你说的很对,我引用的文件是JJF1094,它规定了仪器特性评定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校准检测的依据。但JJF1094第1条明确规定了其适用范围是“计量仪器、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测量系统等各类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评定,同时适用于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特性的评定”。评定各种测量设备的特性,必须要有参考对象或参考值,岂能无被评价与参考对象2个测量设备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只根据某些数据对某台仪器进行特性评定,这些“数据”来自哪里?另外,所有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规定计量要求和检定/校准方法时,都不能违反JJF1094的规定。
  2.JJF1094中的1/3原则(U/MPEV≤1/3)使用了两个参数,一个是在使用仪器或测量点的合格判据时,“判据”的指标就是被检仪器的MPEV,另一个就是“校准不确定度”U。其实1/3原则就是用来判定设计的测量方法可不可以用来实施该被测对象的校准或测量。《计量学》没有1/2原则、1/4原则等,只有1/3原则,选择不大于1/3的什么比值是各领域测量工作对1/3原则的具体应用。1/2也可以用于校准,用控制限的全宽表述就是1/4,1/4≤1/3,只不过误判风险较大(你说的待定区会大一些),若当前某领域测量技术确保≤1/3(全宽≤1/6)极其困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引用的校准规范/检定规程要求是依据JJF1094提出的,如果有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当然应依据现成的文件。管理人员现场巡查,审核员现场审核,或技术主管领导审批新测量方案,若当前没有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没时间去查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用1/3原则进行粗略判断是简易而实用的方法,不会造成颠覆性风险。
  3.“用0.05%的电阻箱校准或测量不超过0.15%的电阻表时,可以不考虑不确定度的影响,直接判定被测表的数据合格与否”,与“0.05%的电阻箱”可以检定(校准)不超过0.15%的电阻表”结论没多大差别。这也的确只考虑了一般计量器具计量检定的风险,没考虑特殊计量器具的特殊风险,用你的话说是“在不考虑检定规程是否有更高的要求的情况下”。这种考虑造成的误判风险并不大,不会造成颠覆性的巨大事故和损失。
  4.校准检定要依据规程规范显而易见。JJF1094中的1/3原则的确是检定规程中的最低要求,检定规程可能还有更高要求,此说完全正确。但因此而判定“仅以1/3原则来推断出‘0.05可以检0.15%’这个结论是不负责任的”似有不妥,不信,请用试验和理论推导验证出现误判风险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事实上建国以来,绝大多数检定规程选择的比值都是1/3,至今全国范围内也未发现一起因检定规程使用比值1/3出现的重大误判事故。
  5. 你只反驳我在这个主题下的第一篇帖子,后面您的回帖我没仔细看。对于你诚心诚意的“反驳”,不管我的哪个帖子,我都非常感谢。我认为,技术讨论需要你这样的“反驳”与“再反驳”,只有通过大家不断地“反驳”与“再反驳”,才能辨明是非,才能推动技术进步,才能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你也可以把我的这个帖子看成是我对你的观点的“反驳”,但我像你“反驳”我一样绝无恶意。我只是反对极少数人在技术讨论中的乱打棍子、乱戴帽子和天天骂街的不良行为。
oldfish 发表于 2018-3-13 15: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13 14:32
  1.你说的很对,我引用的文件是JJF1094,它规定了仪器特性评定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校准检测的依据。 ...

第一,您一直强调用1/3原则来判断不会也没有造成重大误判,但是这个不能掩盖,高阻表检定规程中比1/3更高的要求,且按照1/3来检定高阻计就违反了相应的检定规程。

第二,您强调的1/3原则,从技术角度讲,我觉得问题不大,此原则下的误判率大约是不到7%(具体数值没记住),从经济实惠角度讲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从计量管理角度讲,检定高阻计应该按照检定规程中的要求,而不是1094的1/3。因此,回答楼主的问题,确实不应该引用1094,这有误导的嫌疑。

第三,“若当前某领域测量技术确保≤1/3(全宽≤1/6)”,这个“全宽≤1/6”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13 18: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oldfish 发表于 2018-3-13 15:00
第一,您一直强调用1/3原则来判断不会也没有造成重大误判,但是这个不能掩盖,高阻表检定规程中比1/3更高 ...

  第一,用JJF1094规定的1/3原则来判断检定/校准方法的可行性,的确不会也没有造成重大误判,这是事实,但不能掩盖高阻表检定规程中比1/3更高的要求也是事实。高阻表检定中规程选用的比值是1/4或1/5,至于为什么选择比1/3小的比值,相信规程的制定者也是从风险性考虑的。按照1/3比值确定检定方法来检定高阻计的确违反了高阻表的检定规程规定,但同样根据计量学基本原理,绝不会产生重大误判风险。
  第二,1/3原则,从技术角度讲的确问题不大,此原则下的误判率大约是多少并不重要,总之比较小且一般测量和检定活动是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是基本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实惠,达到检测质量与检测成本的基本平衡。我赞成从计量管理角度讲,检定高阻计应该按照检定规程中的要求,但在计量监督管理巡查、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技术领导审批测量方案时,只要遵循JJF1094的≤1/3的原则,就可以基本达到计量管理的目标。因此,回答楼主的问题,应首先提出JJF1094的规定,然后指出检定规程是JJF1094的具体落实,这有利于大家对JJF1094等提出的1/3原则真谛加深理解,避免对不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理解出现“两张皮”的矛盾解读。
  第三,“若当前某领域测量技术确保≤1/3(全宽≤1/6)”,这个“全宽≤1/6”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答:其实我已经在论坛里多次解答过,现在就再简单重复一下。
  所谓三分之一原则,可用不等式表达为U/T≤1/3,其中T为被测参数控制限(允许的最大值减去允许的最小值),U是所设计的测量方法扩展不确定度。在计量检定中,测量设备的允差往往是相对于0对称,常用允许误差±MPEV表示。那么控制限T=(+MPEV)-(-MPEV)=2MPEV,代人JJF1094的U/MPEV≤1/3,即可推导出U/T≤1/6。这就是我说的JJF1094是用“半宽”描述三分之一原则在本领域的应用,换算为“全宽”选择的比值适当向1/10倾斜的1/6。这是因为这种测量过程的风险大于一般产品的测量过程,因此选择比值适当向1/10倾斜。
  在其他风险更大的测量领域使用三分之一原则时,选择的比值可能比1/6更小,例如1/8、1/10等。1/8与1/10换算成用半宽表述就是1/4和1/5。高阻表的检定规程使用1/3原则就选择了用半宽表述的1/4和1/5。
  三分之一原则的比值大小也是一把双刃剑,比值选择越小,测量过程的安全性越高,对质量越有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测量成本的提高,甚至高到无法承受。计量工作的管理者就是要灵活运用1/3原则,尽可能做到测量过程的安全性与测量成本的平衡。但无论怎么平衡,有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U/T不能大于1/3,这就是1/3原则。比值>1/3的测量方案绝不能容忍,作为负责把关、签批的技术主管领导,一定要坚决将设计的这种方案推倒重来,这就是1/3原则,“原则”不可抗拒。
xqbljc 发表于 2018-3-13 19: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8-3-13 19:38 编辑

         横嘴“灵活运用1/3原则”;竖嘴“1/3原则,“原则”不可抗拒”,这不就是啪、啪的自我掌嘴吗!由此可见,所谓的“1/3原则”根本就是莫须有,是学术流氓信口开河杜撰出来的东西。否则,就拿出法规性技术文件做依据,整天胡说八道真无聊!

         大家都清楚,在几何量计量专业有三个原则,这就是①、阿贝原则;②、最小变形原则;③、封闭原则。就是没有一个所谓的“1/3原则”,这个莫须有的原则,只能为规氏歪理邪说中的怪胎!
chuxp 发表于 2018-3-13 2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应前后一致,自己说过的话,最好记住,不要一会这么说,一会又那么说,前后总是针锋相对,相互矛盾。

在32楼说:“每一个科学领域在使用三分之一原则时,选择的比值都可能不一样,但不管怎么不一样,都不允许大于1/3,这就是测量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高一个数量级”是三分之一原则在时间频率计量中的具体应用。”
        
在35楼又说:“三分之一原则在检定/校准领域里应用时,如果遇到当前计量检测技术难于突破≤1/6时(换算为半宽是JJF1094的1/3),允许放宽要求到1/4(换算为半宽是1/2)。例如JJG875对0.05级(含)以上数字压力计检定,以及高等级量块的检定等,比值就选择了半宽的U/MPEV≤1/2。这个≤1/2其实就是U/T≤1/4,仍然属于1/3原则(U/T≤1/3)的具体应用实例。”

46楼这样说:
有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U/T不能大于1/3,这就是1/3原则。比值>1/3的测量方案绝不能容忍,作为负责把关、签批的技术主管领导,一定要坚决将设计的这种方案推倒重来,这就是1/3原则,“原则”不可抗拒。

这居然是同一个人来来回回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的,自相矛盾!!问问,到底应该怎么样?

补充内容 (2018-3-13 21:54):
还有呢:判别式U/T≤1/3是三分之一原则的基本式,U/MPEV≤1/3是三分之一原则在检定/校准中的具体应用。。。
真够乱的
规矩湾锦苑 发表于 2018-3-13 22: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48楼之所以仍然认为32、35、46楼的道理相互矛盾,因为他刻意假装看不见或根本就没有看明白“比值选择了半宽的U/MPEV≤1/2,这个≤1/2其实就是U/T≤1/4,仍然属于1/3原则(U/T≤1/3)的具体应用实例”这句话。如果看清楚了“这个≤1/2其实就是U/T≤1/4”,“同一个人来来回回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的,自相矛盾!!”的指责自然也就瞬间化为乌有。
  众所周知“1/3原则”并非几何量计量专有的基本原则,而是“关于测量的科学”之《计量学》中所有测量领域的基本原则。47楼那个人是闻名世界的骂人砖家,可谓是在本论坛持续不断骂了十来年的砖家,此人多次插嘴,却除了偷换概念,语无伦次地胡言乱语,次次只有骂街,没谈到一丁点有价值的技术问题,天天骂“技术流氓”,岂不知“技术流氓”恰恰是自己的真实写照,此人的帖子不值得大家,当然也不值得本人回应。
xqbljc 发表于 2018-3-14 2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莫须有且神乎其神的“1/3原则”横嘴瞎讲是“《计量学》中所有测量领域的基本原则”,却又竖嘴胡言“1/3原则并非几何量计量专有的基本原则”,莫非几何量计量专业不属于“《计量学》中.......测量领域”?乱七八糟的1/2=1/3=1/4......=1/10......,这些东西源自哪里?大家都清楚,但是这个“源”并没有在机械行业上升至什么“基本原则”,而是某位学术流氓独出心裁、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编造出了一个贻笑大方的什么“1/3原则”,大家就当学术流氓脑子进水或被驴踢了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5-5-4 0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