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质检系统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加大完善国家溯源提体系改革力度,提高准确、可靠、公正、高效的计量公共服务能力,现就积极推进质检系统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围绕计量技术机构在维护国家计量单位制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着力解决重复机构设置、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清、服务形式单一和创新活力不足问题,坚持解放思想,精简机构数量,增强综合能力, 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协量资源,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中国特色计量技术保障体系完善和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与发展要在确保国家计量单位制统一、完善国家量传溯源体系、保证量值准确可靠、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进行。
(二)计量技术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法定任务不改变, 继续承担研究建立国家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量值传递,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为政府实施计量监将管理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三)计量技术机构的公益性质不改变, 为政府设置的事业单位。计量技术机构是专业从事计量技术活动, 以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为宗旨,以公正计盘维护国家、公众利益为责任, 以满足社会量传溯源需要为目标的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组织)。
(四)计量技术机构实行精简整合。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需要,统筹规划、设置和授权本地区计量技术机构, 优化资源配置, 减少重复建设, 探索更加高效的运行机制。
(五)创新计量服务机制。改变传统的实验室工作模式, 走出实验室融入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鼓励计量科技创新, 坚持计量服务经济发展, 提升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排。
三、总体目标 到2020 年,完成计量技术机构的重新设置, 形成布局合理、专业高效、公正可信的计量技术保附体系, 建立起定位清晰、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全面提升量传溯源能力、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和计量科技创新能力. 培育一批技术能力强、服务功能全、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计量技术机构。
四、改革思路
( 一)改革计量技术机构设置。修订《计量法》相关法律规定, 改革各级政府层层设置计量技术机构的做法。地方计量技术机构的设置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本地区实施计量法的需要,统一规划、设置和授权, 全国机构设置模式不搞一刀切。
模式一:省级地区只设一个计量技术机构。 以省级计量技术机构为主体, 整合本地区质检系统计量技术机构为一个事业单位,业务工作覆盖本地区。过渡阶段可实行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对省级以下计量技术机构垂直管理; 第二阶段以省级计量技术机构派出或分支机构的形式覆盖本地区。
模式二:省、市级地区只设一个计量技术机构。 省会城市只设置个计量技术机构。设置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并以其为主体,整合省会城市质检系统计量技术机构为一个事业单位, 工作覆盖省会城市和本地区:市级地区只设置一个计量技术机构。设置市级计量技术机构并以其为主体, 整合本地区质检系统计量技术机构为个事业单位,以派出或分支机构的形式覆盖本地区。
模式三:省级地区统一规划、布局设置计量技术机构。 打破目前层级设置计量技术机构的固有模式, 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则, 从一切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满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统一规划, 布局设置计量技术机构。
(二)探索新型量传溯源机制。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龙头, 依托省、市级计量技术机构,在条件成熟时探索成立计量校准实体, 推进中国特色计量技术保障体系改革。
(三)构建产业计量服务体系。引导计量技术机构的分工与合作, 打破质检系统与部门、行业系统盟界限, 依托有条件的计量技术机构在重点产业领域设立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整合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计量资源, 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研究具有产业特点的宣传溯源技术和关键参数测量技术, 开发产业专业测量装备,构建产业计量服务体系。
(四)深化能源计量服务。建立健全覆盖本地区的能源计量工作网络, 完善与能源计量相关的计量标准建设, 开展能源、资源计量建设示范, 积极转化先进的能源计量测试技术成果, 指导用能单位合理配备能源计量检测设备,推进用能单位计量数据采集和应用, 促进用能单位节能、减排、增效, 为本地区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五)构建区域发展计量支撑体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整合区域内计量资源. 探索以质检系统计量技术机构为主,会同区域内有条件的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的计量技术机构, 成立计量科技创新联盟, 加强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 开展计量检测等活动, 提升现代计量测试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五、加强领导 (一)防止改革偏离目标。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设置或整合要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综合考虑. 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要明确界定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 防止以谋求部门不当利益和垄断为目的设置、整合或联合, 防止利用政府资源进行市场竞争。 (二)防止改革增加成本。计量技术机构的发展要立足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改革管理体制, 引进竞争机制, 扩大服务供给, 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让社会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利民成果, 不得以任何改革为理由变相收费、增加收费。
(三)严格遵守溯源性原线。向社会提供校准服务的任何单位、计量技术机构或者个人, 其用于校准服务项目的最高计量标准必须依法通过有关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考饭,并定期向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国家计量基准溯源, 保持溯源性, 保证校准的计量器具量值可溯源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或国家计童基准。
(四)加强对计量技术机构改革的领导。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要高度重视并加强对计量技术机构改革的领导,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国家计量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技术机构改革方案,并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