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论坛

 找回密码
 成为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54|回复: 4

[国内新闻] 武大学者提出测量误差理论的新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4 09: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成为会员

x

测绘学院教师叶晓明最近提出了一种测量误差理论的新观点,发表在国际测量学联合会(IMEKO)旗下的Measurement(《测量》)杂志和中国的《计量学报》上。


两篇论文的题目分别是The new concepts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ory(《测量误差理论的新观点》)、《误差理论的新哲学观》。论文指出,误差是测量出来的,误差分类学说是一种经验性错误。作者将已知误差、误差样本归入测量结果的概念范畴,并对测量结果序列的离散、规律误差的系统/随机影响、标准偏差概念等发表了新的见解。


叶晓明介绍,测量学理论以误差分类学开篇,把误差分类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以系统误差评价正确度,以随机误差评价精度,用正确度和精度共同评价准确度。然而测量实践中这种逻辑实际是混乱和纠缠不清的。


叶晓明曾多次撰文置疑误差分类学说,也举出大量证据证明误差分类理论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在本文中,他从认识论角度,剖析了误差分类哲学观的狭义本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误差认识论,给出误差分类定义及其衍生出来的精度、正确度、准确度等概念应当删除的论据,并同时确证测量不确定度概念体系的唯一科学性。


论文的审读专家和杂志编辑认为,叶晓明提出的观点具有创新性,对推动测量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将产生积极意义。

发表于 2016-3-25 20: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
武大学者提出测量学理论新思维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6-03-25 11:27:51    文字:【大】【中】【小】
近日,由武汉大学教师和我所研究员提出的一种全新测量学理论思维发表于国际测量学联合会(IMEKO)旗下的《Measurement》杂志和中国的《计量学报》,二篇论文的题目分别是《The new concepts of measurement error theory》和《误差理论的新哲学观》。该理论归纳了现有测量理论的三种不同逻辑,指出了他们的逻辑矛盾和哲学误区,逆天地颠覆了人类沿袭百年的误差分类理论,提出了废止精度、正确度、准确度概念的建议,首次以误差无类别哲学给测量不确定度概念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按照这一新的测量理论,全世界所有测量学教科书、仪器标准、计量规范等都将需要重新修订。这几乎让业内同行难以接受,这种对公理的颠覆甚至可以跟哥白尼的日心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
该理论认为,所谓随机误差(最终唯一测量结果与数学期望之差)和所谓系统误差(数学期望与真值之差)都是恒差,不存在性质上的差异;既然误差都是测量产生的,站在测量者的角度看就当然都是遵循随机分布的,遵循随机分布与对后续测量的系统、随机影响是二个完全不同的事情,以是否遵循随机分布来分类误差是人类在认识论上的经验性错误。同时,该理论把已知误差、误差样本归入测量结果的概念范畴,对测量结果序列的离散、误差的系统/随机影响、规律误差的随机分布等也都作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解释,给出了一种基于误差无类别认识论的测量理论体系架构。这些新颖的思维几乎都超脱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该理论的提出人叶晓明和凌模(我所)均系电子测量专家,具有长年从事仪器设计、计量、测绘等多学科领域工作的阅历,15年前他们也曾因指出日本测量仪器的设计错误而名震一时,国内诸多媒体都曾对此进行过报道。其他作者也系国内测绘、计量领域的博士或专家。这一理论思维的最初提出迄今已经近十年,期间还发表过多篇不同成熟程度的论文。叶表示,该理论本身就得益于团队多学科领域工作的阅历,这使人视角更宽泛。传统理论的哲学误区就是因为拘泥于一个领域而把上游测量领域的输出误差归类为系统误差,而忽视了自己领域的输出误差也是恒差也同样能对后续下游测量产生系统性影响。颠覆传统是个困难的过程,让IMEKO的编辑和专家信服已经很不容易了,估计测量学界仍然会有一段时期的争论,毕竟传统思维在人们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
发表于 2016-3-24 13: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2013年以前就发表的吧
发表于 2016-3-24 18: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che-zp 发表于 2016-3-24 13:42
好像是2013年以前就发表的吧

论文链接:http://authors.elsevier.com/a/1SVnjxsQZxZSt

http://jlxb.china-csm.org:81/Jwk ... 000-1158.2015.06.25

此前的确也发表过一些前期研究,但成熟度相对欠缺些。
发表于 2016-3-24 22: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文章在哪里能下到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计量论坛 ( 闽ICP备06005787号-1—304所 )
电话: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072号

GMT+8, 2024-4-25 23:59 , Processed in 0.0572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