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锦顺 于 2016-12-28 08:20 编辑
-
1 VIM3与JJF1001都有明确的“仪器的不确定度”条款。福禄克公司把坚持多年的“仪器的准确度”改成“仪器的不确定度”,是符合VIM3的规定的。你说人家“混淆概念”,其实是你自己理解的“不确定度”太局限。
-
2 JJF1069之仪器性能表中,写有“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就是说:三者任选其一,在表达仪器性能的功能上,不确定度同最大允许误差等效。这点给你指出过,你怎么就是不理解?
-
3 在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中,GUM法由仪器说明书中给定的由MPEV求标准不确定度的公式为:
u = MPEV/√3 (1)
(1)式体现了标准不确定度就是来源于MPEV;而当合成后表达成扩展不确定度,要乘一个因子;设与此项合成的误差量很小,可忽略,则不改变分布,且因子该乘以√3 ,就变成扩展不确定度U。请问扩展不确定度U等于什么?就是MPEV! 如果并没有另外的项与其合成,则u乘以√3,就得到U,U就等于MPEV,这里可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U=u*√3=(MPEV/√3)*√3=MPEV (2)
请问(2)式有什么错?
-
4 美国的最高时频标准的性能指标,原称准确度,1993年推行不确定度后,改称“不确定度”;2007年后,又改称为“不准确度”。其实“准确度”、“不确定度”、“不准确度”都是频率偏差绝对值的最大可能值(误差范围,MPEV,极限误差)。
-
5 中国的铯时频基准,2007年以前称“准确度”,2007年后改称“不确定度”,实质都是频率偏差范围。即MPEV.
-
中国的NIM,美国的NIST,都是世界顶级的国家计量机构, 那里计量权威云集。就凭你个规矩湾先生,你竟敢说人家都错了。你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高!
-
补充内容 (2016-12-28 09:11):
3 之“由MPEV”去掉“由”字。(2)式中之“*”号表示乘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