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larup 于 2017-1-14 12:21 编辑
我觉得两个系统误差如您所说并不等价,前者是测量系统的误差,后者是测量系统误差。测量系统误差是系统误差。测量系统确实包含随机的误差,但是系统误差不包含。1001-2011后我觉得概念改变是其元概念的改变而得出的。
关于不确定度和误差理论,我觉得大家对其相关性在做努力研究是有意义的,最主要的是可以等量代换,化简计算难度,辨明使用条件。
两个概念的等价性很难保证,但是部分等价还是可以做到。说的再那个一点,史老师用误差理论代替不确定度我不知道是否可能,但是总是有可以代替的地方。其实工作实践中这种(部分代替)做法已经很常见了不是么?欧姆定律的存在,不是为了替换掉maxwell,但是在很多条件下可以等价。
恒定不变和按照可预测的方式变化我工作中是可以感觉到的,但是因为叠加着随机误差,能感觉到,但是具体的值确实无法观测到,再多的重复实验也不行。再高的等级也存在。我觉得这个找到不是观测到,而是确实是计算到的。至于重复测量,不过是用于计算的其中一个分量。但是计算到的是否就是恒值?计算出的是测量系统的误差还是系统误差?或者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我觉得难说,可能是最后一种,但是已经在逼近结果了。您在174楼说系统误差可以修正掉,可以找到,我觉得和学到的不符。我所学到的是可以修正,但是修正也是不完全的,不能完全修正掉。
考虑一下厂家干的那些事情吧。其实有些时候,我们给出的MPEV其中的M就很明确,Max是最大的,如果是为了判断是否合格,只要小于即可。但是我[1,2]是一个误差限,[0,3]也是一个误差限,即使计算出得出的是[1,2],说成[0,3]的也不是没有(那个[0,3]可能完全没依据,只不过它比较大)。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是计量人员烦恼的事情,他们是根据[0,3]去考虑下一级的检定误差限去了,出不了错。但是我们能说系统误差可能在(0,1)或者(2,3)范围内么?还是那两个字,难说。不过照旧拿来计算。台域也好,时域也好,如果一个值能把R和r都包含进去,他们才不自寻烦恼。大家都在干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
其实MPEV和U都在干这种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但是反正是有一个能用的结果,就可以了。
误差和不确定度都是估计,都是评估。可能有的评估的准确,有的不准确,相比较而言,具体来源多亏各位老师的讲解,不过使用时,好多时候我们也是看哪个能满足需要,宁大勿小,或者宁小勿大,只要满足等级需要,可能就不较真了。
为什么要修正?有些时候就是为了这个。而且别把新旧当修正不修正,说实话,唉,现在好多设备还不如老设备来的准……我宁愿信上海第六电表厂或者哈工厂的东西,也愿意信镇江计量实验的电阻类东西,但是好多新买的南京的甚至进口的一些东西,壳子是挺新,我还要削尖了脑袋去修正。
|